正文 第二節 肉類和水產品企業的生產管理(1 / 3)

一、主要管理機構

(一)肉類和水產品企業主要管理機構

主要有行政管理、生產管理、銷售管理三大部分。

(1)行政管理部門行政部、人力資源部、財務部。

(2)生產管理部門生產技術部、品管部、動力部、倉貯部。

(3)銷售管理部門銷售部(市場部、貿易部、國際業務部)。

(二)各部門主要職能

(1)行政部協助總經理對外協調有關部門及單位的聯絡、工作安排,以及內部的行政後勤管理。

(2)人力資源部負責企業人員招聘、考核、勞資、保險、福利、計生、培訓等工作。

(3)財務部負責企業的收入、支出、利潤、稅務、融資、債務、成本管理等工作。

(4)生產技術部負責生產原材料、人員安排,組織生產加工,製定工藝方案,研究新技術,研發新產品。

(5)品管部負責產品的質量控製與檢驗,編製質量控製文件,執行質量管理製度,對生產進行監控,下設化驗室。

(6)動力部負責廠內鍋爐房、製冷機房、水處理設備的運行、維護,及其他生產設備的維護、保養。

(7)倉貯部負責原輔材料、成品的運輸、驗收、存貯、發放、流通。

(8)銷售部負責產品的銷售,向客戶介紹產品種類、價格,下訂單,跟蹤貨品,回籠貨款,了解客戶意見。

二、常用設備管理

(一)設備購置

選購設備前,生產技術部經理提供設備的技術資料,總經理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審查,總經理簽字後方可選購。選購時應嚴格遵守國家及有關部門的規定,堅持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生產適用的原則,保證企業生產的正常運作,提高經濟效益。

(二)設備驗收

車間按照設備的各項技術參數要求,檢查設備情況,符合要求的才能進廠安裝調試。設備安裝調試應按有關的安裝技術標準進行,設備試車由負責安裝的人員會同使用部門共同進行。設備安裝要適合工作現場,合理布置。調試運行正常方能驗收。

(三)設備的使用和維護保養

(1)設備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設備操作人員應通過崗位培訓,對所使用的設備做到“三會”(會使用、會維護保養、會排除故障)才能單獨操作。

(2)設備操作人員的工作崗位要求正確使用設備,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精心維護設備,認真填寫運行記錄;嚴格執行交接班製度;認真做好設備潤滑保養工作;與維修人員配合,積極做好設備安全性、計劃性檢修。

(3)設備管理人員應了解設備運行環境,不斷改進設備管理工作。

(4)設備維修堅持為生產服務的原則,以預防為主,維護保養和計劃檢修並重,有計劃地組織好設備維修工作,以保證設備始終處於良好的狀態。

(5)對因生產原因不能經常使用的設備等,應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適當的防護。

(6)為保證生產連續,在檢修時更換下來的但可修複的設備等,設備管理人員應進行維修保養。

(7)設備要加強三級保養,編製檢修計劃。

①日常保養:班前、班後操作工人要認真進行擦拭,檢查各部位,加注潤滑油,使設備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潤滑、安全;班中設備發生故障,及時排除。

②一級保養:一級保養周期按設備運行500h進行一次,以操作工人為主,按保養細則要求對設備進行局部拆卸和檢查,清洗規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理,更換或清洗油線、濾油器等,調整各部位配合間隙,緊固設備的各部位。

③二級保養:二級保養周期按設備運行2500h進行一次;以維修人員為主,操作工人配合,按保養細則的要求,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修理,更換或修複磨損件,清洗,上機油,檢查電氣部分及精準度。

三級保養後要進行驗收,並填寫相應的記錄。

(8)健全設備檔案,建立設備台賬,保管相關記錄。

三、原料管理

肉類和水產品加工的原料和輔料必須來自非疫區。加工肉製品的原料肉須經獸醫檢驗合格,符合GB 2722、GB 2723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水產品原料必須提供捕撈證明文件,養殖產品須提供養殖場備案登記、用藥、運輸、驗收記錄。必須使用國家允許的食品添加劑,使用量必須符合GB 2760的規定。原料和輔料使用前必須經過衛生、質量檢驗,不合格的原料和輔料不得投入生產。同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