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聰明的人就是因為有了自己的真正追求,他才對自己的奮鬥目標是那般的執著。這正像高爾基說的那樣:“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才力就發展得越快。一個平庸的人就是因為沒有自己的真正追求,他才顯得如此低下。”這正像愛因斯坦說的那樣:“人們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標——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我總覺得都是可鄙的。”
走路不忘看風景
一個20出頭的年輕小夥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對路邊的景色與過往的行人全然不顧。一個人攔住了他,問:
“小夥子,你為何行色匆匆啊?”
小夥子頭也不回,飛快地向前跑著,隻泛泛地甩了一句:“別攔我,我在尋求幸福。”
轉眼20年過去了,小夥子已變成了中年人,他依然在路上疾馳。
又一個人攔住他:“喂,夥計,你在忙什麼呀?”
“別攔我,我在尋求幸福。”
又是20年過去了,這個中年人已成了一個麵色憔悴、老眼昏花的老頭兒,但他還在路上掙紮著向前挪。
一個人攔住他:“老頭子,還在尋找你的幸福嗎?”
“是啊!”
老頭兒回答完別人的問話,猛地驚醒,一行眼淚掉了下來。原來剛才問他問題的那個人就是幸福之神啊,他尋找了一輩子,可幸福之神實際上就在他旁邊。
日常生活當中,沒見過一個超高速運轉的車會停得住,沒見過一個繃得過緊的琴弦不易斷,沒見過一個發條永遠上得十足的表會走得久,也沒見過一個心情日夜緊張的人不易生玻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成功、快樂的人生,秘密就在於你有沒有給自己時間。我們常說生活是一門藝術,而藝術是講究創造與欣賞的,它需要你在上麵花時間和心思。生活正是如此,停下腳來慢慢走路,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這樣的生活應該是精致而美麗的,它充滿樂趣和美好的體驗。
如今,講求速度的現代人被時間的巨輪追趕得喘不過氣來,但同時又想忙碌才能帶來充實的人生。因此,我們不敢怠慢每一分鍾,忙工作,忙賺錢,連度假也是爭分奪秒,生命的樂趣就在一連串的趕、追、跑中被自己無情地拋棄了。
其實,生活之路上有很多能引起我們遐想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事物。路邊不起眼的小樹、小樹庇護下的瘦弱的小野花、野花上采蜜的野蜂,甚至於蜜蜂身上的蜂刺——它的護身武器,也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起幾千年來人類與自然的抗爭史。
不要成為生活的奴隸,填飽肚子之餘,別忘了心靈也需要營養。人不能隻靠麵包生活,經常問問自己,你有多久沒有唱歌,有多久沒有到大自然中走一走,有多久沒有讀書了。
不妨問問自己:你可曾凝視過花朵的凋落?你可曾注意過在秋千上嬉戲的小孩?你可曾聆聽過細雨落到地上的聲音?你可曾追逐過飛來飛去的蝴蝶?你可曾凝視過落日漸黃昏?你是否每天忙忙碌碌、慌慌張張,甚至連躺在床上還想著明天的種種瑣事呢?你是否曾因失去聯係而使一段珍貴的友誼無奈凋零呢?
生活不是速度的競賽,讓我們放慢腳步,仔細聆聽這生命之樂。
舍棄怨天怨地,選擇主動努力
生活工作中出現了問題,你是否會習慣地發出如此的抱怨:
“真倒黴,我怎麼碰上了這麼一個難題!”
“這不是我的責任,這是其他部門的責任!”
“為什麼老板給了我這麼一個項目,他明明知道我不擅長這個!”
……
抱怨隻會讓你的心情更差,做起事來毫無精神,為什麼不嚐試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呢?
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是一種良好的習慣。把這一習慣應用於工作中,就是說我們這些員工在工作中始終要居於主動地位,要以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工作中的一切困難和問題。對普通員工來說,在工作中始終保持主動的地位,就是要主動地去要求開展工作、服務客戶、開展售後服務、主動地去了解客戶、與客戶交流、主動地反思自己的工作、主動地彌補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而以積極的心態去應對工作,則是要迎難而上,知不足而彌補,熱情溫情麵含微笑地對待客戶和同事、人性化地服務客戶、樂觀地麵對工作和生活。
被譽為“當代青年的榜樣”的青海柴達木石油工人秦文貴就是這樣,當麵對柴達木惡劣的環境時,他發出了與別人不同的聲音:“要苦幹而不要苦熬。”他認為柴達木油氣田確實艱苦,但不能把環境艱苦當成不出成績的理由。在艱苦的地方苦熬不算本事,隻有自強創業,幹出一番事業,才是真正的好漢。1982年石油大學畢業的秦文貴就來到柴達木油田工作,他負責找油、鑽井工作。這在柴達木不僅苦、累,而且是個危險活,但秦文貴並沒有後退,而是積極主動地主持、開展工作。他確實在工作20多年來堅持著要苦幹而不要苦熬的習慣,陸續地創造了一個個高原油田之最,甚至創造著一個個人類之最。
要苦幹而不要苦熬。在我們身邊的許多成功者都是這樣,雖然我們在同樣艱苦、枯燥無聊、沒有樂趣、工作條件十分惡劣的環境下從業,然而隻有那些願意苦幹的人才會有進步、有發展,而那些隻願苦熬、甚至連苦熬都不願意的從業者麵臨的不是平庸就是失業。苦幹和苦熬是兩種不同的從業習慣和態度。苦幹是積極主動的;苦熬是消極逃避的。苦幹能成為優異者,能出成績,能有創新,能發展自我;苦熬隻能讓自己心情沉重、心態低迷、無所成就,不是嗎?想想我們遇見過的人們,苦幹者興高采烈,視困難為機遇,迎難而上,每克服一個困難、爭取一個顧客就是一份成就和快樂;而苦熬者灰心喪氣,視任務為壓迫,每接受一次任務就多一份抱怨和負擔,更別提有創新和成就之樂。
要把自己當作解決問題的關鍵,要把解決問題當作自己的主要工作,而不是把工作視為壓力、困難。在實際工作中你要敢於而且急於迎難而上地主動解決問題,而不是被問題和困難所壓倒。人天生就有樂於從工作、奮鬥中獲得精神滿足和鼓勵的需要,人也要從工作中獲得自己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條件。因此,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是符合這一需要的,它是符合人性的。而那些消極被動地逃避問題、應付工作的行為和習慣則是不理性的,它既不能給我們帶來樂趣和成就,甚至會讓我們失去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現有的生活條件。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既是一種行為上的習慣,也是一種心態上的習慣。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的人往往具有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並且往往樂於追求進步和成就。隻有在樂觀向上的心態下積極主動地行動的人才可以成為競爭中的優勝者,才可以成為成功者。
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首先就要求你對自己的工作秉持一種積極進娶非常關注的工作態度和決心。我們周圍有許多員工通常不怎麼關心自己的工作,往往對工作的要求很低。他們時常是沒有完成任務就趕快下班回家,甚至等不得下班就急於外出娛樂。試想想,一個連自己的工作都沒有做到基本關注的員工怎麼可能去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當然我們中也有些人關心自己的工作,但從來不把工作當成一種理應關心的對象,而是為了提升、漲工資、賺錢而不得不關心自己的工作,這樣的態度與前麵那種一點都不關心自己工作的態度是一樣的,有異曲同工之壞處。麵對工作,我們不僅要積極關心,我們還要對自身的工作持有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度。我們對工作的要求不是能做到什麼樣就做到什麼樣,不是隨遇而安,而是要盡可能地做到最好,要“未雨綢繆”。
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還需要你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你必須得清楚地知道你的工作是什麼,你的工作要求你做到什麼,你的工作從理論上如何解釋,你的客戶是誰,你通過哪些途徑為你的客戶提供服務……了解自己的工作,這是做到主動積極解決問題的第二步。如果你不了解,那麼就應該盡快地不惜一切代價地把你的工作搞個清清楚楚,因為這是你要成為合格員工必須具備的能力。
那麼,如何尋找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是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的一項重要的步驟。你得學會尋找和發現問題。我們中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不善於發現問題,總是麻木地被動等待問題的到來。這樣的人是不可能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的,而隻能應急性地解決問題,無疑,這樣解決問題的效果就差多了。如何發現問題呢?重要的是你要注意觀察你身邊環境的變化對你的工作的影響,善於在這種影響發生之前預測到它的發生,提前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
那麼,如何解決問題呢?積極主動地對症下藥。發現了問題,你就能認清問題的內容和解決的難度大校然而,你根據對問題的這些認識,或者通過查資料、請教同事、上司的方法,或者通過網絡空間的請教與閱讀等途徑尋找到解決這一問題可行的方法,然後將之應用在工作中。
這就是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其實做到這些,並不是特別困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資格有能力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