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劉邦連對他最忠心的人都不放心。
漢十年七月,劉邦聽說陳造反,禦駕親征。戰事正在緊張進行,淮陰侯韓信謀反關中,呂後采用蕭何之計,誅殺韓信。劉邦聽說韓信被誅殺,立即派使者拜蕭何為相國,加封5000戶,下令增加500人作為相國衛隊,並令一個都尉率領。朝中文武皆來祝賀蕭何高升。
蕭何的一個食客叫做召平的人看出了劉邦的用心所在,忙去給蕭何出主意。
這位召平,是原來秦國的東陵侯。秦國滅亡之後,淪落為一個平民百姓,生活無著,隻得在長安城東種瓜為生。召平很會種瓜,人們他種的瓜譽為東陵瓜。蕭何聽說他有賢才,讓他來做掾屬之職,大概是搞人事工作,實際上一位幕僚。
召平在一片讚歌聲中,忙私見蕭何。
蕭何問:“足下何事?”
召平說:“丞相可知大禍將要臨頭了?”
“你怎麼突然說起此事?”
“丞相怎麼不細細思量一下,皇上禦駕親征,頂風雨,冒嚴寒,時刻都有生命危險,而丞相鎮守關中,可以說是過的清閑日子,無刀劍之險,無嚴寒之苦,而皇上還加封您為相國,增加你的衛隊,加封您的食邑,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為什麼呢?”蕭何來不及多想。
召平說:“淮陰侯韓信新近在都城謀反,因此對您也產生了疑心。皇上賞賜衛隊,名義上是對您的寵愛,而實際上是為了防範您。希望丞相推辭不受,趕快拿出自己的家產去充當軍費,這樣或許可以轉禍為福,取悅皇上。”
蕭何覺得召平的話很有道理,急忙上表推辭,拿出家產充當軍費,劉邦果然大喜。
漢十二年秋,英布造反,劉邦不得不帶病親征。劉邦數次派遣使者詢問蕭何,鎮守關中準備做些什麼。蕭何上表回奏,聲稱就像劉邦平定陳時一樣,安撫百姓,穩定關中,搞好後勤供給。
劉邦自從殺了韓信之後,接著殺了彭越,而今又去征討英布,心中是十分的恐慌。韓信彭越和英布,號稱漢初三大將,劉邦最怕他們造反,所以設計誣殺了韓信和彭越,這兩人都是束手就擒,劉邦有驚無險。但是如今英布擁兵造反,他怎麼不憂心忡忡?
史書記載:連生病在家的張良也親自趕到霸上送行,並且告誡劉邦千萬要小心,劉邦本來有病,想叫太子劉盈帶兵征討,但是呂後又哭又鬧,聲稱劉盈絕不是英布的對手,呂後此話雖然另有目的,但是客觀上卻是絕對正確的,這是為事實所證明的。
劉邦緊握張良之手,懇請張良為太子少傅,協助叔孫通輔佐太子。劉邦又采納張良的建議,給太子劉盈配備了一隻強大的衛隊。劉邦的這些舉動,又被蕭何手下食客看出了其中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