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巨鹿元皓亦拜主(3 / 3)

“我與甄家有些商業上的合作,些許買賣,五五分成。蒙的甄逸家主的垂憐,得以將長女甄薑許配與我,如此算來,我應該是甄家的女婿吧。”徐瑞笑道。

“原來還有這番親情,如此好辦多了,恭喜公主找了一個好嶽父,也素聞甄家女兒個個美極,與主公卻也般配。甄家在冀州的糧商之中,絕不會低於前三位,日後必是一大助力。”田豐喜道,心想:主公果然做了準備,什麼最重要?錢糧!沒有錢糧,怎麼招人養人,怎麼發展……

“主公還要繼續遊曆否?”田豐又問。

“諸事並未全備,不宜操之過急。我有想法:亂世某得基業,名將名士缺也,我此番遊曆蓋因到此,今得元皓,定事半功倍,我欲請元皓助我求訪名士名將何如?”

“這有何難,我昔年有不少好友,皆有大才,願為主公請之。”

“如此大喜,請元皓不日即往,我等還需尋找幾人,明年初,齊聚遼東。”

“但為主公驅使!”

三月出去,四月歸來,溪邊浣紗,楊柳依依。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

辭別田豐,離開田家村,加速快行,冀州之才都留元皓去訪。徐瑞眾人一路稍歇穿東平國,過青州兗州進入徐州。千裏車馬勞頓,於五月終於到達東海朐縣。徐州富商糜家,世代經營墾殖,養有僮仆、食客近萬人,資產上億。大農場主啊。此番便是尋糜家而來。

糜家家主,糜竺,有弟糜芳,妹糜貞。時糜芳糜貞均年幼。徐瑞用糧食以前世之法釀酒,蒸餾過濾再蒸餾,濃縮出來了高度酒。今以烈酒會糜竺。糜竺品酒,大驚然大喜:如此烈酒,世間罕見,愛酒之人當不吝千金以購之。徐瑞問曰:“當去沛國譙郡一古井中之水,釀造口感更佳,添為上品。子仲世代糧商,堆糧如山,何不釀酒?”糜竺:“子榮不知,非不願也,無釀美酒之法也。”魚已上鉤。

“此酒可呼?”

糜竺撲來,執瑞手:“子榮若肯告之釀酒奇方,半數家財換之!”

“子仲兄客氣,你我一見如故,皆是好酒之人,我雖懂釀酒之法,卻難於經營,不如你我合作,我傳釀酒之法,利潤你我相分。”

“固所願也,實不敢開口也。子榮既如此,兩家合作,我糜家全權經營,利潤分在五五之數,何如?”

“單憑子仲兄做主。”兩人皆大醉。

次日,糜竺邀請徐瑞,前去看東海。眾人同行。徐瑞眾人,皆未見過,都震撼驚呆。

“不瞞子榮兄,我初次見海之時,亦如他們這麼癡呆,竟不如子榮兄之鎮定自若也。”糜竺笑曰。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一首曹操的《觀滄海》,讓徐瑞起了思鄉之情,哎。

“歌詞如此豪邁,怎奈子榮卻有愁容?”

“子仲兄,何誌?”

糜竺走到海邊,尋一青石坐下,徐瑞亦同坐。

“子榮問我何誌?我大漢,士農工商,商業為最低賤之業。縱使我糜家世代居於此地,置田耕種,占據著這朐縣半數的土地商鋪,養家丁家仆過萬,財富可以億計,也曾顧散資財助相鄰,也曾求取官職。奈何商業低賤,縱使萬般討好,亦是收人輕辱。我自幼隨父經商,家父早去,舍弟舍妹尚且年幼,不忍拋家棄業,又無甚大才,惟有於銅臭之中,苟活一世也。所以平時深愛酒,醉意解千愁啊,無奈,奈何……”

“子仲,亦隻水呼?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士族權貴,便是這舟,庶人黎民便是這水。若者東海之水,一旦狂風爆起,何舟不沉?”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說的好,說的洽。子榮何意?”

“這天下可以無君,可以無臣,可以無權貴,卻不可無民。無民則無國。江山社稷,民為根本。民富則國強,民若則國衰。在我心裏,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天下的老百姓,生活何其艱苦,常年勞作卻難得溫飽,可要求也隻是溫飽,如今亦是難得。在這朐縣,有無官府,百姓往常依舊。若是無子仲兄,百姓難以活命也。子仲大才,便在於活民富民,壯國之根本,何以低賤?何以自棄?”

“是也,子榮所言,頓時開悟,還請子榮教我?”

“子仲,當為天下百姓而活,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民者。國之本也。糧者,民之活也。商者,民富國強也。子仲本是商業奇才,當發奮立誌,他日當以堂堂商者之身份,位入朝堂。”

“今蒙子榮開導,慰我平生第一快事。如蒙不棄,願結為異性兄弟!”

“此意甚好!就以這茫茫大海為證!”徐瑞也頗為激動,亂世起家的資本,不用發愁了。其實,徐瑞心中何其的感激!自己一無所有之時,一個成為了自己的嶽父,一個成為了自己的兄弟!兩人並跪。“今河東楊人徐瑞徐子榮(東海糜竺麋子仲),二人雖為異性,義氣相投,願結為兄弟,肝膽相照,富貴患難與共。東海之水,實鑒此心。背恩忘義,天人共戮!”禮畢,拜徐瑞為兄長,本來徐瑞要問糜芳年齡,但是糜芳絕口不提,願認徐瑞為兄,徐瑞無奈,隻得答應。遙想當初,曾經的曆史上,涿郡桃源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中,關羽年齡最長,若論年齡排,劉備乃是二弟,奈何劉備自許為漢室宗親,起事又需要劉備皇族分支的背景名號,故以劉備為大。今日之時,糜芳的心裏,也是因為佩服徐瑞的才華於誌向。

“二弟,大哥有一事相求。”

“大哥隻管吩咐,我本布衣,沒什麼錢財,好研究各種奇術巧技。釀酒之事,分得錢財,取部分,換成糧食可否,二弟差人與我送到朔方郡太守魏寵,不知可否?”

“這次易耳,我存糧頗多,大哥需要用度,我送便是,不用錢財。隻是不知道需要送多少?”

“五萬人,一年用度,可批次運送。”

“這麼多,一人一年糧草十石,五萬人便是五十萬石。大哥亦做起糧食買賣了,哈哈”

“二弟非也,此事機密,必須差心腹之人前去。吾非賣糧耳。實則朔方軍民皆拜我為主也。”

糜竺驚詫,轉思震驚:“大哥你……”

“事在人為,現在言之過早,不可說。”

五日後,糜竺差心腹管家,著家丁護衛兩千人,驅趕馬車數百,糧食十萬石。徐瑞著令隨行宗族即楊興所部悉數押送,令附書信。隻留關羽,張飛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