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手藝人生存狀態素描之九:殺豬匠
殺年豬大約是蕭瑟沉寂的冬季裏最讓人興奮的事了。小孩子們自不必說,等待著大人把豬尿泡賞賜給自己,用地灰揉薄,吹足氣,當作球來打;而缺少油水的大人們也指望著這一天把自己幹枯如繩的腸胃好好地滋潤一番,猛吃一頓那油膩的蒸肉。
因此,這一天,殺豬的地方就平添了幾份喜氣。天不亮,女人就起床燒水,灶屋裏立刻閃耀出明亮的火光;天開亮口時,一個手持鋌撞、腳蹬長統膠鞋男人來了,並且又有幾個男人也咬著煙袋前前後後走了攏來。
鍋裏的水開始冒氣了。男人把大腰盆滾到灶屋門口,再卸下一塊門板,三兩下就把屠案支好了。女人便把一個放了辣椒麵、柑子皮、花椒粉的飯盆端出來,放在屠案一頭,用來承接豬血。
一會兒,腳蹬長統膠鞋的男人站起來,走到屋外,係上油膩的長圍腰領著那幾個咬著煙袋的男人走進豬圈裏,鄉村清晨裏,立刻竄出了豬的嚎叫聲,嚎叫聲和山的回聲水波一樣在山間彌漫蕩漾。同時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圖景:
腳穿長統膠鞋的男人揪住豬的一隻耳朵,另幾個男人揪的揪耳朵,揪的揪尾巴,揪的揪豬豎起來的脊毛,將豬往圈外拉著;豬大岔著嘴巴,死命向後退縮,由於用力,四隻腿已經斜撐在地麵上了。
而女人則在豬圈裏豬食盆裏倒上一些豬食,用木鏟子(和鏟鏟)敲著盆沿,高聲喚著“啦啦——啦啦”(鄂西一帶農婦喚豬的語言),並背過臉去,擦去臉上的淚滴……
腳穿長筒膠鞋的男人就是專門殺豬的,鄉人叫他“殺豬匠”或“殺豬佬”。鄉村人家過年,殺年豬;過喜事,殺期豬;做壽,殺壽豬……都由他來承擔。
殺年豬的程序一般是這樣:
要殺豬的人家選好殺豬的日期(殺豬要選擇日期,一般選擇醜日,醜屬牛,意味著來年會養有更大的豬),就去請殺豬匠,和殺豬匠約定日子。然後,到有關部門去辦理手續(如屠宰稅、防疫費等),買鹽,假如要接村上的人,或是家族的人吃年豬肉,還要去籌備一些煙酒和別的菜蔬。日子臨近,再去請周圍的人來幫忙。一般請兩至三個男人,主要幫忙揪豬、褪毛、捶豬、拆大腸、翻小腸。如果請客,要請一至二名女人來幫廚。
有了幫忙的男人、女人,殺豬就可以開始了。
將豬拖到屠案上,殺豬匠一手持刀,一手搬豬頭,讓豬頸亮出來,然後,一刀從豬頸中間捅進去,給豬放血。這時殺豬匠隨手扔了點血刀。
豬血湧了出來,衝進屠案下麵的飯盆裏。待豬血流盡,殺豬匠撿起點血刀,在死豬的右蹄上劃開一條口子,用鋌撞在豬的身上捅氣路,然後殺豬匠一腳蹬在屠案上,雙手抓起切了口子的豬蹄,埋下頭,把嘴對著豬蹄上的口子,向裏吹氣。與此同時,幫忙的男人手持一截棍棒,猛力敲打著豬肚、豬脊和豬腿,在豬身上捶出一陣啪啪啪啪似拍籃球的聲音。於是死豬在殺豬匠搖動身子的吹氣中,在一陣拍打聲中,脹大了,一些皺褶也被氣充滿了,變得像一隻鼓脹起來的氣球。豬吹起來了,有人在殺豬匠係豬蹄上的切口時,把屠案撤掉。殺豬匠抓起豬腿一旋,讓豬倒栽在腰盆裏。隨之,幾個男人從東家灶房裏提來熱氣騰騰的開水,傾倒在腰盆裏。殺豬匠這時抄起一把瓢,將腰盆裏的開水舀起,淋到豬的身上,又用瓢指著豬的某個部位,讓提水的男人把開水淋在他指的那個地方。淋了一陣,殺豬匠拿出鐵質的刮子,在豬身上推一推,試一試燙的程度。假如刮子輕輕一推,毛就褪了。殺豬匠就將豬倒過來,燙豬的後半部。
燙好了,殺獵匠就會把一根扁擔(或木棍)橫在腰盆上,將豬騎在上麵,讓幫忙的人用刮子褪毛。這個過程叫做“漩豬”。
一會兒,豬毛褪幹淨了,一隻活毛豬變成了一隻白色的、光亮的、肥胖的豬。殺豬匠這時拿出一把長刀,打開了豬脊。然後,把豬頭卸了下來。
這時,假如東家要接客吃年豬肉的話,家裏的主婦就會出來,要殺豬匠先下(割)一道菜。這時殺豬匠就拿刀把豬頸子那一圈割了下來。這圈肉叫“汗圈”,適合蒸了吃。主婦拿了汗圈,就忙著到廚房裏燒肉(除去肉中毛根的辦法),立刻,廚房裏飄出了一種嗆鼻的肉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