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過程當中,剛開始也許寶寶並不知道如何進行自我介紹,這個時候媽媽就要對寶寶進行提問,然後寶寶來回答,在提問的過程當中,盡可能問一些寶寶比較感興趣的問題,比如,“寶寶喜歡幹什麼,為什麼”等,這些都有利於培養寶寶與人交往的能力。
300.建造城堡
遊戲過程
先讓寶寶把鄰居家的小朋友邀請到自己家中來做客,然後媽媽把積木玩具拿出來,告訴所有的寶寶,接下來的遊戲叫“建城堡”,遊戲的要求是:用積木搭房子,建小路,城堡裏麵還有花園等一些建築。這個時候讓所有寶寶進行商量,然後分工,誰搭房子,誰鋪小路,還有誰建造花園等,媽媽不要插手,隻要在旁邊看著寶寶們玩就可以了。
溫馨提示
在遊戲過程當中,如果看見有的小寶寶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媽媽就要給予一定的幫助,也可以給出一些意見或者建議來,整個過程要讓寶寶自己商量,這樣不僅提升了寶寶與人交往的能力,同時也讓寶寶明白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301.幫忙洗襪子
遊戲過程
媽媽在洗一些小件東西的時候,也可以和寶寶做一個遊戲,以此來培養寶寶與人合作、與人交往的能力。媽媽在洗襪子或者是洗抹布的時候,假裝自己有困難,這個時候讓寶寶來幫一下忙,比如:媽媽的腰疼,讓寶寶幫助洗一下襪子,然後媽媽在旁邊對寶寶進行指點,並且要告訴寶寶如何洗才能夠洗得幹淨,洗的時候需要放洗衣粉等。或者是媽媽在洗完之後,讓寶寶掛在洗衣服的架子上麵等。
溫馨提示
在遊戲的過程當中,不僅有助於寶寶建立服務他人的意識,也能夠訓練寶寶與人的合作意識,還有利於培養寶寶與人交往的能力。
302.問路
遊戲過程
媽媽在上街的時候,也要經常帶著寶寶,在去超市的時候,可以和寶寶做一個“問路”的遊戲。在走路的過程中,碰到一位老奶奶,這個時候就讓寶寶去向老奶奶問路,並且要告訴寶寶在問路的時候要有禮貌,要讓寶寶說:“奶奶好,能不能告訴我,去超市的路怎麼走?”在整個遊戲當中,媽媽要告訴寶寶,碰到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問候方式,這樣別人才會更加樂於幫助你。
溫馨提示
在剛開始遊戲的時候,寶寶也許並不知道該如何去問路,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先做一個示範,然後讓寶寶自己去問。多進行這樣的遊戲,不僅能夠鍛煉寶寶與人交往的能力,同時也鍛煉寶寶的語言能力。
自然觀察能力開發訓練
303.地上的影子
遊戲過程
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來玩一個遊戲:媽媽首先要和寶寶一起背對著太陽站在一片空地上麵,然後讓寶寶觀察一下,在空地上麵,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時候寶寶就會發現在地上會出現兩個影子,然後讓寶寶對兩個影子進行仔細觀察,並且比較一下。然後用手做出不同的手勢,或者是隨便擺個姿勢,看一下影子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媽媽可以嚐試讓自己的影子和寶寶的影子相碰,但是實際身體並沒有什麼接觸,讓寶寶了解影子的特性。
溫馨提示
在遊戲過程當中,可以讓寶寶觀察一下太陽在前麵和在後麵有什麼樣的變化,如果天氣太熱的話,小心寶寶中暑。
304.花草樹木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主要是讓寶寶能夠和大自然有一個親密的接觸,在接觸當中發展寶寶的觀察能力。
遊戲過程
身處自然當中的寶寶,要親手去摸一下自然當中的一些事物。媽媽可以帶著寶寶到一些長滿了花草樹木的地方,讓寶寶用自己的小手親自去觸摸一下樹幹、樹枝、樹葉、花朵、草、細沙、石頭等物體。在寶寶觸摸的過程當中,要告訴寶寶他現在觸摸的是什麼東西,然後讓寶寶進行仔細觀察,從中發現這些物體的不同特征,這樣寶寶在大自然當中不僅增長了知識,同時也鍛煉了觀察能力。
305.環境保護
遊戲過程
在平時,媽媽可以培養寶寶對於環境保護方麵的意識,事先準備有關於環境方麵的書籍,讓寶寶對上麵的一些圖片進行觀察,對環境沒有被破壞之前以及環境被破壞之後所呈現出來的後果進行仔細觀察,寶寶就能夠知道環境對於我們的生存非常重要,寶寶就會知道:“大自然是需要每一個人來保護的,寶寶也要做大自然保護者中的一員。”這樣不僅強化了寶寶的環保意識,同時也在過程當中發展了寶寶的自然觀察能力。
溫馨提示
平常如果走在戶外的時候,要讓寶寶對周邊的事物進行仔細觀察,在觀察的時候讓寶寶做一個比較,寶寶就會逐漸明白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306.種大蒜
遊戲準備
在進行遊戲之前需要準備的有:綠豆,洋蔥,大蒜,小玻璃杯。
遊戲過程
媽媽先要給寶寶找來一些比較容易成活的植物,比如說洋蔥、大蒜、綠豆等植物,然後找一個小盆栽種起來,並且要讓寶寶天天進行觀察。
拿出兩個小玻璃杯,把一些泥土放在裏麵,然後將兩瓣準備好的大蒜分別插入杯子裏麵,留出l/4在外邊就可以了。大蒜的嫩芽在一兩天之內就會從土裏長出來,然後讓寶寶進行仔細觀察,同時可以讓寶寶進行一個實驗,將其中的一棵大蒜的嫩芽在陽光底下放著,但是不往上麵澆水,另外一棵放置在照不到太陽的地方,天天都要給它澆水,三天後,讓寶寶觀察它們有什麼不同。
溫馨提示
在遊戲的過程當中,主要鍛煉了寶寶對於自然事物的觀察能力,在種植的過程當中,也培養了寶寶的動手能力。
307.表情表達語氣
遊戲過程
1.媽媽在說一些話的時候,可以加上一些表情。比如說“寶寶真棒,自己都能夠滑滑梯了;和寶寶一起做遊戲,非常高興”等。
2.媽媽也可以向寶寶做出一些比較難過的表情來,同時說“你的玩具車不見了,我很難過;看到你傷心,我也非常難過”等。
寶寶對媽媽的示範要進行仔細觀察,之後媽媽要讓寶寶在說話的同時加上一些表情,媽媽看一下寶寶的表情是不是模仿到位。
溫馨提示
通過這個遊戲,寶寶不僅能夠對各種事物的不同表情有所理解,同時也鍛煉了寶寶的觀察能力。
308.照片裏麵的昆蟲
遊戲準備
在進行遊戲之前需要準備的有:百科全書,照相機,放大鏡。
遊戲過程
媽媽可以陪著寶寶一起到公園裏麵或者戶外的場地,最好能夠帶著一架照相機。讓寶寶來尋找一下昆蟲的蹤跡,並且用放大鏡把找到的昆蟲看個清楚。媽媽讓寶寶用照相機把尋找到的幾種昆蟲拍下來,回到家中之後,把照片衝洗出來,讓寶寶對照片裏麵的昆蟲進行仔細觀察,並且要讓寶寶把觀察到的結果說出來,包括它們的外形特征,寶寶可以參照一下百科全書,對所拍攝的昆蟲進行分類。
309.冰塊探索
遊戲過程
把事先準備好的小玩具拿出來,然後讓寶寶把小雕像或者小玩具放入冰箱裏麵的冰格子裏,然後再向裏麵加上水,並且把加了水的冰格子放入冰箱裏麵進行冰凍。一直到冰格子裏麵的水被凍結成冰,然後把冰塊從裏麵給取出來,讓寶寶把兩塊冰分別放在兩個杯子裏,把其中的一個杯子放在陽光底下,另外一隻杯子放置在陰暗處。讓寶寶對冰的融化情況進行觀察,再把冰塊放入加入溫水的盆子裏麵,寶寶就能夠在水當中對冰的特性進行探索了。
溫馨提示
在遊戲的過程當中,家長要和寶寶時時刻刻都在一起,這樣就能夠避免寶寶發生意外,更要注意寶寶的安全,不要讓寶寶把遊戲當中的小冰塊誤食。
310.動作模仿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主要是鍛煉寶寶的觀察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寶寶的模仿能力。
遊戲過程
媽媽可以和寶寶玩一個模仿的遊戲,媽媽先讓寶寶從簡單的開始練習,比如媽媽拍拍手、跺跺腳,然後讓寶寶照著樣子進行模仿。寶寶做完這些簡單的動作之後,然後讓寶寶看一下解放軍叔叔敬禮的動作以及正確的坐姿,在這期間讓寶寶進行仔細觀察,並且進行模仿,媽媽也可以讓寶寶對一些常見的小動物進行模仿,比如小鬆鼠的動作,小狗的坐姿等,在仔細觀察之下,寶寶也會模仿得有模有樣。
311.白菜裏有沒有蟲子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主要讓寶寶對一些事物的明顯特征進行仔細觀察,然後根據物品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這樣對於寶寶的分析、綜合能力就會是一個很好的培養。
遊戲過程
媽媽要讓寶寶看一下生活當中經常吃到的白菜,讓寶寶對白菜進行仔細觀察。剛開始,寶寶也許隻能夠看見白菜的外部形狀這個比較簡單的層次,然後就說不出其他的東西了,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向寶寶提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比如“這顆白菜上麵有沒有蟲子”、“這棵白菜什麼顏色”等,從媽媽的提問當中,寶寶就能夠以不同的角度對白菜進行仔細觀察,從而就鍛煉了寶寶的觀察能力。
312.紙沉入水底
遊戲過程
寶寶通常都非常喜歡玩水,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引導寶寶利用水來觀察一下物體的沉浮現象,可以借助其他一些工具,就能夠更好地進行觀察。媽媽要把準備的一張皺紋紙拿出來,讓寶寶把皺紋紙放在水中,觀察水中的皺紋紙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寶寶就會發現原本輕飄飄的皺紋紙放在水中的時候竟然慢慢沉了下去,寶寶對於這一現象一定會十分驚奇。
溫馨提示
等到遊戲結束之後,媽媽要讓寶寶用恰當、清晰的語言來對這一過程進行詳細描述,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寶寶的描述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寶寶對於自然的觀察能力。
313.給積木“找家”
遊戲過程
1.媽媽給寶寶準備一些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積木。
2.讓寶寶給這些積木找個“家”,並且要在規定的時間裏,而所謂的“家”就是有各種形狀的板子。
在遊戲開始進行之前,媽媽要把所有不同形狀的積木都給弄混了,並且要讓寶寶有一種比較錯綜複雜的感覺。在遊戲開始的時候,讓寶寶對這個板子的形狀進行仔細觀察,再進行目標的尋找,告訴寶寶在規定的時間內,拚對多少個就算贏。
溫馨提示
在遊戲中,不僅能夠鍛煉寶寶對於圖形的觀察認知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寶寶的動手能力,隨後可以增加遊戲的難度,比如,縮短時間限製、增加“參賽積木”的數量、增進一些混淆的積木……
314.學做表情
遊戲過程
媽媽把各種表情的圖片準備好,還要表明這些圖片的意思,比如說微笑、沮喪、高興、哭泣等。然後開始遊戲。
1.媽媽要讓寶寶看一下這些圖片,讓寶寶熟悉這些表情,並且能夠猜出表情的意思。
2.媽媽把這些圖片都給收起來,自己做出表情,讓寶寶進行仔細觀察,等到明白表情所表達的意思之後,就讓寶寶說出來,最後讓寶寶學著媽媽做出同樣的一個表情。
3.媽媽和寶寶可以互換“角色”進行遊戲。
溫馨提示
通過這個遊戲,不僅能夠很好地訓練寶寶對於事物的觀察識別能力,同時也增進了寶寶與媽媽之間的感情,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315.像什麼
遊戲過程
1.媽媽要為寶寶準備一些水果(香蕉、西瓜、梨等)或者是蔬菜(西紅柿、黃瓜、白菜等)。
2.讓寶寶對這些水果進行仔細觀察,說出這些水果或者蔬菜像什麼東西,比如說:香蕉像臘腸;西瓜像太陽;梨像大蒜等。
溫馨提示
在遊戲的過程當中,不僅能夠有效鍛煉寶寶對於事物的判斷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寶寶對於事物的仔細觀察能力,等到寶寶能夠熟練完成遊戲的時候,媽媽可以加大遊戲的難度,以此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和興趣度。
316.電視機裏麵的畫麵
遊戲目的
遊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寶寶對於一些事物的觀察能力,同時也提高對事物之間的聯係能力。
遊戲過程
媽媽要給寶寶舉出一些能夠進行聯係的事物來,比如說:水果、家具、房屋、電器,等等,然後讓寶寶對於其中的一件物品進行仔細的觀察,引導寶寶發現事物之間的必然聯係。比如說:一幅畫有卡通人物的畫,這個時候媽媽可以指著畫問寶寶,“寶寶仔細觀察一下,看這幅畫像什麼?”寶寶在經過仔細觀察之後,得出的結論就是:看到這幅畫首先想到的就是電視機裏麵播放的動畫片。
溫馨提示
媽媽在遊戲當中要給寶寶一定的鼓勵以及幫助,等到寶寶有一定發現的時候,媽媽要給寶寶肯定,這樣寶寶就更加有興致繼續玩遊戲。通過遊戲,不僅發展了寶寶的聯係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寶寶的觀察能力。
317.照片中的寶寶
遊戲過程
媽媽把家人的一些照片找出來,讓寶寶對這些照片進行仔細觀察,然後讓寶寶說出來照片裏麵的人到底是誰。媽媽先把家人的照片都混在一起,然後從中隨便抽出一張,讓寶寶仔細觀察一下,看一下是誰的照片,最好是拿著寶寶小時候的照片,寶寶一時之間還看不出來是誰,這個時候媽媽就要對寶寶進行提示:“照片裏麵的寶寶是不是眼睛很大,睫毛很長,寶寶的耳朵垂上麵是不是有個小黑痣?”等,在媽媽的提示之下,寶寶很快就能猜到是誰了。
溫馨提示
整個遊戲不僅能鍛煉寶寶仔細觀察的能力,同時也能夠增強寶寶的想象能力。
318.小小商販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主要讓寶寶提高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同時也提高對事物之間的聯係能力。
遊戲過程
媽媽帶著寶寶去農貿市場仔細觀察一下那些小商販是如何賣東西的,然後媽媽把提前準備好的一個大紙箱拿出來,以此來充當桌子,然後把這個季節的水果也都集中起來,比如說香蕉、葡萄、桃子、西瓜等。這個時候寶寶來充當小商販,而媽媽則作為顧客,來買寶寶的東西,寶寶就可以按照觀察到的小商販的情景來和媽媽進行買賣了。
溫馨提示
通過這個遊戲,寶寶的積極性能夠很好地調動起來,寶寶要對日常小商販進行仔細觀察,以此為參照,這樣寶寶才能夠進行這個遊戲。
319.兩隻小狗的不同
遊戲過程
媽媽找來兩個一模一樣的玩具,然後媽媽把其中的一個小狗玩具脖子上麵掛一個小鈴鐺。媽媽把兩個玩具同時給寶寶,讓寶寶對兩個玩具進行仔細觀察,看一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寶寶很快就找出來。媽媽也可以把其中一個小狗的眼睛塗成紅色,然後讓寶寶進行觀察,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
溫馨提示
剛開始的時候,如果不同之處非常明顯的話,寶寶一眼就能夠看出來,但是一些細小地方的不同,寶寶就需要進行仔細的觀察,這樣能夠有效鍛煉寶寶的觀察能力。
320.七彩的顏色
遊戲準備
盛有一半清水的臉盆,大鏡子,白色的牆壁,肥皂水。
遊戲過程
先把一塊大鏡子放在盛有一半清水的洗臉盆當中,而且鏡麵要對著陽光,這個時候鏡麵所反射的太陽光就能夠射到白色的牆壁上,然後讓寶寶進行仔細觀察,寶寶就會發現有一道七種顏色的彩虹出現在牆麵上。利用肥皂水,用一根吸管吹出美麗的泡泡來,讓寶寶在陽光下觀察,寶寶就會發現泡泡上麵閃爍著七彩的顏色。
溫馨提示
在遊戲的過程當中,媽媽可以幫助寶寶把遊戲當中所需要的材料準備好,在遊戲中還要注意寶寶的安全,而且吹泡泡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寶寶把肥皂水喝進肚子,要告訴寶寶方法。
321.變色的顏料
遊戲準備
5個白色的盤子,藍、黃、紅三種不同顏色的顏料。
遊戲過程
先在一個盤子裏麵加入一定量的紅色顏料,比如說10滴,然後向裏麵加入黃色的顏料,從一滴開始,逐漸增加,每次按一定量進行增加時都要調勻,然後用筆蘸著調好的顏料抹在紙上麵,讓寶寶仔細觀察一下,看顏色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按照上麵的方法,可以在紅色裏麵逐漸加入藍色,在黃色裏麵逐漸加一些藍色等,然後讓寶寶觀察,它們的顏色有什麼樣的變化。
溫馨提示
在遊戲的過程當中,在調顏色的時候,媽媽最好在旁邊對寶寶進行協助,這樣就能夠有效避免寶寶把顏料灑出來,或者是弄混了,每做完一步都要讓寶寶進行觀察,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寶寶細致的觀察力。
322.熄滅的蠟燭
遊戲過程
媽媽準備一隻點燃的蠟燭,把它放在桌子上麵,讓寶寶嚐試一下如果不用吹的方式,如何才能夠讓蠟燭熄滅這個時候寶寶就會想到各種各樣的方式,首先寶寶用手扇風,然後讓寶寶觀察一下蠟燭的火苗有什麼變化,並且說出來;然後采用其他的方式,每用一次方式都要讓寶寶觀察一下蠟燭火苗的情況,最後讓寶寶把準備好的玻璃杯扣到燃燒的蠟燭上麵,讓寶寶觀察一下,看蠟燭是不是依舊燃燒,當把杯子扣在蠟燭上的時候,蠟燭慢慢熄滅了,這個時候媽媽要告訴寶寶,蠟燭之所以熄滅是因為杯子裏麵的空氣用完的緣故。
溫馨提示
遊戲的結果一定會讓寶寶感到非常吃驚,這個遊戲不僅鍛煉了寶寶的觀察能力,同時也增加了寶寶的知識。
自我認識能力開發訓練
323.身體的左右
遊戲過程
讓寶寶站在鏡子的前麵做一些動作,媽媽告訴寶寶現實當中的人和鏡子裏麵的人之間的關係。然後,媽媽就當寶寶的一麵鏡子,站在寶寶的麵前,寶寶做一個動作的時候,媽媽就去模仿;也可以互換,寶寶作為媽媽的鏡子,媽媽做一個動作的時候,要讓寶寶也做相同的動作,並且要讓寶寶認識到哪邊是左,哪邊是右,媽媽可以讓寶寶站在自己剛才的位置,做一下剛才的動作,寶寶就能夠認識到身體的左右了。
溫馨提示
剛開始,寶寶也許並不知道該如何去做,媽媽要給予耐心的指導,並且做一下示範,等到寶寶發現了遊戲的好玩之處,媽媽就要慢慢引導寶寶了解自己身體的左右方向。
324.漂亮的馬兒
遊戲準備
紙張,畫筆。
遊戲過程
媽媽可以要求寶寶在紙上麵畫一匹想象當中的馬的樣子,在寶寶繪畫的過程當中,媽媽不要提供任何意見或者是建議,就讓寶寶自己自由發揮。當寶寶畫完之後把畫交給媽媽,無論畫得怎麼樣,媽媽都不要對寶寶的畫進行挑剔,而是對寶寶畫得好的地方進行讚賞“看,寶寶把馬的眼睛畫得真好,就像是會說話一般。”或者“寶寶為馬塗的顏色真漂亮。”
溫馨提示
通過媽媽的讚賞,寶寶就會對畫畫越發有興趣了,而且同時也提升了寶寶的自信心,這對寶寶正確自我認識是非常有益的。
325.功勞記事本
遊戲過程
媽媽可以和寶寶做這樣的一個遊戲,讓寶寶為自己做一本“功勞記事本”,讓寶寶把自己最近一些“功勞”給寫、畫出來,同時還要告訴寶寶,任何小小的進步,或者是一次小小的努力,都可以記在這個“功勞記事本”上。然後,讓寶寶想出最近自己的一件功勞,先說給媽媽聽,再寫在記事本上麵。
溫馨提示
媽媽對於寶寶的一些“功勞”要給予一定的評價,然後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獎品,這樣寶寶就能夠不斷肯定自己,同時也增強自己的正確認識能力。
326.故事的重新演繹
遊戲過程
媽媽讓寶寶躺在舒服的床上麵,讓寶寶把最近發生在寶寶身上的、非常有趣的事情向媽媽講述一遍,媽媽和寶寶還可以把發生過的事情重新演繹一遍,比如“小胖低著頭走路,不小心撞到了寶寶的身上,把寶寶給撞倒了”等。這個時候媽媽就問:“小胖撞到了寶寶的哪裏?”寶寶就會說撞到了身體的哪個部位。然後寶寶扮作小胖,假裝低著頭走路,不小心撞一下媽媽,媽媽假裝被撞倒。
溫馨提示
等到寶寶熟悉這個遊戲之後,媽媽可以為遊戲增加一些新的內容,這樣的內容能讓寶寶的認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27.測量身高
遊戲過程
媽媽要為寶寶測量身高,在家裏一個固定的位置進行專門的標注,然後讓寶寶把這一次測量身高的標注和上一次測量身高的標注進行比較,要讓寶寶說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寶寶就會發現這次標注的身高要超過上一次標注的身高,這個時候就要告訴寶寶:“寶貝,你又長高了。”這樣寶寶就能夠深切體會到長高的快樂。
溫馨提示
每過一段時間就進行一次測量的遊戲,寶寶就能夠知道自己的成長過程,從而讓寶寶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身體的一些變化以及其成長的真實性,有利於寶寶對自身的正確認識。
328.從哪兒來回哪兒去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主要是對寶寶的自律能力進行有效鍛煉,同時也讓寶寶對自身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遊戲過程
媽媽和寶寶一起做這個遊戲,先是媽媽從房間的不同地方把取來的各種東西放在客廳裏麵,然後讓寶寶把這些東西再一一放回到原來的位置。媽媽和寶寶也可以來一場比賽,媽媽和寶寶一同從房間的各個地方拿一些東西出來,寶寶把媽媽拿來的東西放回原先的位置,媽媽要把寶寶拿過來的東西放回原先的位置,看誰放得又快又好,誰最先放完,那麼誰就贏了。
溫馨提示
在遊戲的過程當中,媽媽要讓寶寶多贏幾次,這樣才能夠調動寶寶玩遊戲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逐漸增加遊戲的難度。
329.提問題
遊戲過程
媽媽問寶寶:“寶寶你今年幾歲了?”、“你叫什麼名字?”、“寶寶的家住在什麼地方?”、“在幼兒園裏麵寶寶最喜歡和誰一起玩?”、“寶寶的爸爸叫什麼名字?媽媽又叫什麼?”、“寶寶有沒有上幼兒園?”,等等一係列問題。多問幾遍之後,把問題的順序打亂,重新再問一遍寶寶,也可以讓寶寶描述一下在幼兒園裏麵的情景。
溫馨提示
在本遊戲當中,媽媽對寶寶的一些基本信息一再進行提問,這讓寶寶能夠熟悉自身的情況,同時也對自己有一個初步的自我認識。
330.看照片
遊戲過程
媽媽要把寶寶出生之後的相片分類放在寶寶的專用相冊裏麵,讓寶寶看這些照片,告訴寶寶,這些都是記錄寶寶成長的相片。當寶寶在看自己照片的時候,讓寶寶認識到自己不同造型以及不同情況下的相貌,媽媽可以讓寶寶說出這些照片都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媽媽在和寶寶看照片的時候,為寶寶講述一下照片當中所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件。
溫馨提示
通過讓寶寶看一些小時候的照片,寶寶就能夠感覺到自己的成長,這對寶寶加深自我認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31.熊式動作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主要是增強寶寶對於自身的認知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寶寶身體的運動能力。
遊戲過程
媽媽播放一段舒緩的音樂,教給寶寶五禽戲裏麵的熊式動作。媽媽要先做一個動作,比如右膝彎曲,左肩向前下晃動,手臂也隨左肩下沉;右肩則稍向後外舒展,右臂稍上抬。讓寶寶按照媽媽的示範照做,在寶寶學習的過程當中要注意讓寶寶分清楚身體的左右。左膝和右肩的動作和右膝和左肩的動作是一樣的。把這幾個動作反複進行,次數不限。
通過這種鍛煉的方法,寶寶能夠得到有效鍛煉,也讓寶寶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定的認識。
溫馨提示
也許剛開始的時候寶寶的動作並不是特別規範,或者寶寶分不清楚身體的左右,這個時候媽媽就要給寶寶一定的指導。
332.不同表情
遊戲準備
有哈哈大笑、張大嘴巴驚訝、發怒等不同表情的圖片。
遊戲過程
媽媽可以提前找一些不同表情的圖片,如果找不到的話也可以在紙上畫出不同的表情來。媽媽把這張表情圖片拿給寶寶,一邊解說一邊帶著寶寶做出各種不同的表情來。寶寶在做出各種表情的時候,並不隻是要動動嘴,轉轉眼珠子,要讓臉上的各部分器官充分活動起來。
溫馨提示
媽媽要提醒寶寶的是,所做的不同表情隻能是在遊戲當中,如果對別人扮鬼臉的話,那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333.做小主人
遊戲過程
寶寶可以邀請一些小朋友到自己的家中來做客,由寶寶負責對整個活動的安排。媽媽告訴寶寶,小朋友來家裏做客之前要準備些什麼東西,比如要準備一些玩具、零食,或者在做客的過程當中應該進行哪些活動等。寶寶在和小朋友進行互動的時候,媽媽不要對寶寶的活動進行幹涉,但是要注意寶寶們的安全,在活動結束後,提醒寶寶要收拾一下。
溫馨提示
讓寶寶主導遊戲,不僅能夠增強寶寶的自信心以及榮譽感,同時也能夠讓寶寶對自身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334.皮球接力
遊戲過程
在地上把出發線給畫出來,在五米處的地方再畫一條折返線。把所有的寶寶都分成兩個組,然後進行比賽。先是要把球放在出發點,然後每個人用雙腳的腳尖夾著球,向目標跳去,繞過目標之後,跳向原來的位置;然後把球交給下一個人,不斷進行這樣的接力比賽,如果哪一組最先完成的話,那麼那一組也就最終獲勝了,但是如果哪一個寶寶不遵守遊戲規則,則要重來。
溫馨提示
在玩競爭遊戲的過程當中,為了爭奪勝利,寶寶很容易忘記遵守遊戲的規則,這個時候媽媽就要提醒寶寶,如果不遵守遊戲規則的話,那麼即便贏了也是不算數的,這樣寶寶就能夠知道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335.小獵人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主要培養寶寶對於自我的認識能力,同時也明白自己在團隊當中的重要性。
遊戲過程
先讓寶寶邀請一些小朋友來一起玩耍,然後由媽媽帶著所有寶寶進行玩耍。媽媽要扮作一位勇敢的獵人,所有的小朋友都是打獵隊的隊員,所有人要去森林裏打獵。寶寶要跟著領頭的獵人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比如當穿過一條小河的時候,這個時候獵人媽媽就要告訴寶寶小心踩著一些石頭過河等。爬過高山之後,發現了動物,獵人們要在草叢裏麵爬行、追蹤等。這些都是寶寶要在遊戲當中完成的。
溫馨提示
在整個遊戲的過程當中,讓寶寶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寶寶按照媽媽的要求進行一些動作,同樣讓寶寶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336.“捉鬼”遊戲
遊戲過程
爸爸把舊床單披在身上,扮成“鬼”的樣子,並且躲在一間關了燈的房間裏麵。媽媽帶著寶寶進入房間,媽媽的手裏麵要拿著手電筒,和寶寶一起來“捉鬼”。媽媽在前麵,寶寶跟在媽媽的身後麵,在進入房間時要關上門,當發現“鬼”的時候,要馬上打開手電筒照一下,如果手電筒的光沒有照射到“鬼”的話,那就表示沒能夠抓到鬼,那就要馬上把手電筒關掉,重新進行尋找。
溫馨提示
也許膽小的寶寶對於黑暗有一種恐懼的心理,這個時候就需要媽媽給予寶寶鼓勵,要讓寶寶相信可以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
337.不好聽的故事
遊戲過程
媽媽從寶寶所熟悉的故事書當中,挑選出10句話來,用好聽、和諧的聲音讀幾句,再用抱怨的聲音、不友好的聲音、不可愛的聲音讀幾句,在讀的時候用錄音機把聲音給錄下來,然後再播放給寶寶聽,並且告訴寶寶,如果播放到寶寶喜歡的語氣的時候,寶寶要舉手;也可以讓寶寶來讀一遍,讓寶寶用懶散的聲音以及不滿的聲音把那些句子再重新錄一遍,然後播放出來。
溫馨提示
當寶寶聽到自己所喜歡的故事,被不好聽、不友好、不和諧的聲音讀出來的時候,故事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個時候媽媽就要告訴寶寶:抱怨、不滿這樣的情緒都是不受人歡迎的,甚至令人感到討厭,這樣寶寶就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