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也可以用彩色的筆在這個簡單的紙話筒上麵畫一些美麗的圖案,這樣更加能夠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263.故事裏麵的問題
遊戲功能
通過下麵的遊戲,不僅能夠有效鍛煉寶寶傾聽別人說話的耐心,同時也豐富了寶寶的詞彙量,進一步發展了寶寶的語言能力。
遊戲過程
可以選擇一些故事比較簡單,並且還配有一些圖畫的故事書給寶寶看,可以讓寶寶一邊看著圖畫,一邊聽媽媽講一些故事。在媽媽講完故事之後,媽媽向寶寶提出有關於故事裏麵的一些問題,比如說:在媽媽所講的故事裏麵都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啊?如果寶寶正確回答問題之後,媽媽可以讓遊戲繼續延伸,比如說在故事當中,出現了小貓、小狗、小兔子,就要讓寶寶來學習一下小貓、小狗叫,還有學習小兔子走路等。這就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
264.模仿
遊戲過程
媽媽先是要告訴寶寶,在鳥類當中,學習人類說話最好的就是鸚鵡和八哥,然後找一些鸚鵡和八哥的圖片給寶寶看。媽媽就可以和寶寶玩一個“鸚鵡學舌”的遊戲了,遊戲的內容就是:一個人說話,另外一個人要一字不差地把話學說下來,其中還包括了語氣和表情。也可以和寶寶玩一個“照鏡子”的遊戲,媽媽和寶寶麵對麵,媽媽來當鏡子當中的寶寶,對寶寶的一些動作和語氣進行模仿,然後再進行角色的互換。
溫馨提示
在進行遊戲之前,要把遊戲的規則給寶寶講清楚,這樣寶寶就知道,媽媽學自己的動作和語氣是在進行遊戲,否則寶寶會不耐煩。
265.職業特點
遊戲過程
開始遊戲的時候,媽媽和寶寶要說出一些職業的名稱,比如說:警察、老師、醫生等,然後讓寶寶做出這些職業最有代表性的動作來,比如說:警察敬禮、老師拿著粉筆、醫生戴著聽診器等,等到寶寶熟悉遊戲的規則之後,可以換一些其他的角色。也可以由媽媽來進行提問,然後讓寶寶說出這些人有什麼樣的特點等。
溫馨提示
通過上麵的這個小遊戲,不僅能夠增強寶寶對於語言的理解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遊戲當中所提到的一些職業都要是寶寶知道的,如果太難的話,寶寶會失去玩遊戲的信心。在過程當中,如果寶寶想不起來的話,媽媽可以給寶寶適當的提示。
266.猜猜看
遊戲功能
遊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鍛煉寶寶語言的表達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通過遊戲,也能夠提高寶寶的自信心和適應能力。
遊戲過程
媽媽首先要把水杯放在桌子上麵,拿著水杯裝作喝水的樣子,然後假裝不小心把水灑到了桌子上麵,然後拿起抹布把桌子上麵的水給擦幹淨。等到把這一係列動作都做完之後,然後讓寶寶描述一下,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媽媽又在幹什麼?如果寶寶說對了的話,媽媽再表演一些其他的讓寶寶來猜,比如說刷牙洗臉等。然後角色進行互換,讓寶寶來進行表演,讓媽媽來猜。
267.造句接龍
遊戲功能
下麵的遊戲不僅訓練了寶寶對於造句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寶寶的認知能力,也鍛煉了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遊戲過程
先是媽媽說出一種物品來,然後讓寶寶把這件物品的作用給說出來,引申出一個因果關係來。比如媽媽說:“碗有什麼樣的作用?”寶寶回答說:“碗是用來吃飯的。”媽媽接著又說:“吃飯能夠讓寶寶長高長壯。”寶寶接著又說:“寶寶長高長壯之後就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幹活了。”等到寶寶熟悉了規則之後,讓寶寶先說,然後媽媽接下句。
268.可憐的小狗
遊戲過程
先是把人偶玩具以及動物玩具全部都擺在桌子上麵,然後讓寶寶把這些玩具編進一個故事裏麵,比如說,有一天,小人偶正吃著麵包在外麵走著,突然碰見了一隻小狗,小狗似乎受傷了,而且還餓著肚子,小狗看見了小人偶手中的麵包,便一直跟著小人偶,小人偶看見小狗很可憐,就把手裏麵的麵包給了小狗,小狗終於吃到東西了。
溫馨提示
剛開始的時候,也許寶寶不知道應該如何講,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對寶寶進行提示,然後問寶寶,如果寶寶碰到這隻可憐的小狗,應該如何去做呢?這個時候寶寶就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講故事。
音樂駕馭能力開發訓練
269.隨節奏拍手
遊戲過程
首先要給寶寶放一首比較歡快的兒童歌曲,讓寶寶跟著音樂的節拍進行拍手,媽媽可以先打出一個拍手的節奏,然後讓寶寶對動作進行模仿。剛開始的時候,媽媽最好是拍一個寶寶經常接觸的比較熟悉的節奏,這樣寶寶才能夠快速地進行學習。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媽媽和寶寶一起走路的時候,媽媽就可以和寶寶一邊跟著步子的節拍,一邊唱著歌曲並拍手。
溫馨提示
無論在唱歌或者吟誦詩的時候,寶寶通常情況下都會用拍手的方式來表現出音樂的節拍來,所以媽媽要利用寶寶的這一特點來培養他們的音樂能力。
270.展現節奏美
遊戲過程
媽媽可以用不一樣的節奏和寶寶講同一句話,這樣寶寶就能夠感受到節奏有什麼不一樣。媽媽還可以教寶寶用碗筷來敲出一些好聽的節奏來,然後對寶寶進行指導,讓寶寶知道如何能夠注意到節奏的變化以及重複。在聽兒歌的時候,要讓寶寶跟著音樂一起打著節拍或者蹦跳,這樣寶寶可以從音樂當中感受到歌曲的韻律。比如:“我家鬧鍾會說話,滴答滴答滴滴答,手手手手腳腳腳,腳腳腳腳手手手。”當寶寶唱到“手”的時候就要拍手,每當唱到“腳”的時候就要跺一下腳,以此來培養寶寶的節奏感。
溫馨提示
通過遊戲,寶寶感知到了這些音樂的節奏,逐漸提升寶寶駕馭音樂的能力,媽媽也可以通過敲打、說唱的形式來向寶寶展示出不同的節奏來。
271.啤酒瓶樂器
遊戲目的
下麵遊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寶寶在音樂方麵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寶寶對於音樂節奏感的感知能力。
遊戲過程
先把7個啤酒瓶給“一”字排開,然後用漏鬥按照由多到少的順序依次向7個啤酒瓶當中注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對瓶口依次進行敲擊,這個時候就能夠聽到從7個啤酒瓶裏麵發出來的7種不同的聲音,然後把寫有1、2、3、4、5、6、7的數字標簽貼在啤酒瓶的上麵,以此來對7種不同的聲音進行區分,這樣就可以進行曲子的演奏了。媽媽可以說出幾個連續的數字,然後讓寶寶按照瓶子上麵的數字標簽來敲擊相應的瓶子,比如:媽媽說4-7-1,寶寶找到啤酒瓶上麵相應的數字標簽,然後進行敲擊。
溫馨提示
在遊戲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是,7個空啤酒瓶裏麵所注入的水是不一樣的,這樣才能夠發出不一樣的聲音來。
272.辨別樂器
遊戲目的
通過學習和認知圖片,能夠知道不同的樂器,通過聽不同樂器發出來的聲音,了解不同樂器所產生的不同音色或者聲音。
遊戲準備
畫有樂器的圖片,各種樂器的音樂。
遊戲過程
先讓寶寶從圖片當中辨別出來都有哪些樂器,要求寶寶把看見的樂器的名稱給說出來。然後媽媽要給寶寶播放一下收錄有各種樂器的音樂,讓寶寶猜一下所播放的是哪種樂器的音樂聲,如果寶寶回答不出來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媽媽不要馬上告訴寶寶是哪一種樂器,要給寶寶提示,或者是媽媽表演吹奏樂器時的動作,以此讓寶寶來猜是什麼樣的樂器。
273.歌曲改編
遊戲過程
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可以把一些發生的事件編成歌曲,和寶寶一邊玩一邊唱。比如說,刷牙、洗臉、吃飯的時候,媽媽都可以把這些情況和所熟悉的旋律編在一起來唱歌,比如說“生日歌”:我們-快來-洗-臉,我們-快來-洗-臉,我們-快來-洗——臉,天天-都要-洗——臉。把平時經常發生的一些事情以“生日歌”的曲調來進行改編,這樣寶寶不僅能夠對音樂進行感知,同時也更加有興趣參與到這類遊戲當中。
溫馨提示
在進行遊戲的時候,寶寶一開始並不知道如何進行遊戲,所以媽媽首先要給寶寶做一個示範,並且在寶寶改編的過程中要給寶寶一定的幫助。
274.音樂家的故事
遊戲過程
媽媽可以先給寶寶講一些著名音樂家的故事,比如貝多芬、肖邦等,講他們是如何來學習音樂的,並且鼓勵寶寶要向他們學習。然後給寶寶講一下有關於音樂的“奧秘”,比如說音樂當中有聲音的長短、高低之分,然後要給寶寶進行一定的示範,向寶寶講述一些音樂方麵的知識,對寶寶經常提問,並且幫助他們逐漸加深記憶。讓寶寶說一下他們從音樂當中發現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溫馨提示
在寶寶唱歌的時候,無論寶寶所唱歌曲是好是壞,媽媽都要給寶寶一定的鼓勵。這對於培養寶寶的音樂能力很重要。
275.即興演奏
遊戲過程
在沒有曲調、沒有節奏的情況下,寶寶也可以自由進行哼唱,這就是寶寶的即興創作了,所以媽媽要多給寶寶聽一些音樂,提供一些機會讓寶寶能夠自由發揮。媽媽也可以用一些自己創作出來的曲調唱給寶寶聽,然後讓寶寶對自己進行模仿,當寶寶學會使用某一種樂器的時候,媽媽要經常鼓勵寶寶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場即興演奏,然後爸爸和媽媽來當寶寶的聽眾。
溫馨提示
在遊戲過程當中,即便寶寶所創造出來的聲音並不是特別好聽,但是媽媽還是要不時給寶寶一些鼓勵,這樣才有利於發展寶寶的音樂能力。
276.老鷹和小雞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讓寶寶感受到不同情感的樂曲,寶寶可以根據不同的樂曲進行即興表演,這樣不但鍛煉了寶寶的聽覺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寶寶的反應能力。
遊戲過程
先讓寶寶傾聽一段輕快的音樂,在聽音樂的時候,寶寶也要跟著做一些動作。當響起輕快音樂的時候,寶寶先做一個小雞的動作;當響起低沉音樂的時候,爸爸就做老鷹展翅的動作。首先放的是輕快的音樂,首先是寶寶扮演的小雞出來覓食,並且做出各種即興的動作。當低沉音樂響起來的時候,爸爸扮演的老鷹也就出來捉小雞了,小雞可以躲到媽媽的身後,但是如果再次響起輕音樂,小雞就要出來覓食。
277.用自製音響伴奏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不僅能夠鍛煉寶寶身體的靈活性,同時也增強了寶寶對於音樂的節奏感,促進寶寶的想象能力。
遊戲過程
準備幾個小瓶子、罐子、小盒子、紙盒,再找一些米粒、沙子、豆子、紐扣、小鈴鐺等東西,把這些東西分別裝入準備好的容器裏麵,把容器封閉,這個時候拿起來進行搖晃、滾動,這樣就能夠從裏麵發出有節奏的聲音來。接下來讓寶寶一邊搖晃著這些容器,一邊唱一首熟悉的兒歌,在自製“音響”的伴奏下,寶寶的歌聲會更加有節奏感。
278.樓梯上的音階
遊戲過程
媽媽在帶著寶寶上下樓梯的時候,可以隨著上下台階了解一下上下音階,這樣就能夠讓寶寶體會到上行、下行和音調之間的關係。在家中的時候可以和寶寶先用積木搭一座樓梯出來,然後讓寶寶拿著動物玩具從樓梯上麵走上走下。遊戲的時候要一邊唱出或者一邊彈奏出音階來。
溫馨提示
媽媽可以向寶寶講述一下音調是如何沿著音階上下進行變動的。在剛開始的時候,寶寶一般都無法掌握音階的技巧,但是在經過練習之後,慢慢就能夠熟練掌握了,這為以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79.了解樂器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知識,寶寶在音樂方麵的知識會有所增加,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寶寶對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力。
遊戲過程
媽媽首先要拿出一張樂器的圖片來給寶寶看,比如說笛子。然後把一張吹笛子的圖片拿給寶寶看,讓寶寶進行仔細的觀察,並且要對圖片當中吹笛子的姿勢進行模仿,放一段吹笛子的樂曲,然後讓寶寶持續模仿吹笛子的動作,按照前麵的步驟,再把其他的樂器介紹給寶寶。
280.定格的舞蹈
遊戲過程
先播放舞曲的音樂,讓寶寶隨著音樂跳舞,一直到音樂暫停,當音樂停止的時候,寶寶也必須停止舞步,並且要保持舞蹈的動作不變,等到音樂再次響起來的時候,再接著進行舞蹈。然後媽媽繼續播放或者是讓音樂停止,一直到曲子放完為止。等到寶寶逐漸熟悉本遊戲之後,再換一些不同類型的音樂,重複進行。
溫馨提示
在進行遊戲的時候,要確保場地上麵沒有障礙物,在寶寶跳舞的時候要確保寶寶的安全,這樣遊戲才能夠更加順利地進行。
281.敲小鼓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不僅培養了寶寶的認知能力以及邏輯能力,同時也鍛煉了身體的協調性以及對於音樂的節奏感。
遊戲過程
用兩隻奶粉桶來代替小鼓,媽媽和寶寶每個人一隻小鼓,首先媽媽示範一下用手來敲這個小鼓,敲出一些簡單的節奏,比如:嗒-嗒-嗒,然後讓寶寶根據所聽見的節奏,在他自己的小鼓上麵敲出這種節奏來。當寶寶能夠熟練敲擊出一定節奏來的時候,媽媽可以給寶寶增加一定的難度,比如說要一邊敲出節奏一邊說唱出來,比如:“一邊敲著咚-咚-咚,一邊唱著好-朋-友”,要讓寶寶跟著節奏進行說唱。
282.玻璃杯中的音樂
遊戲準備
7個一樣的玻璃杯,桌子,一瓶水,金屬勺子。
遊戲過程
先把7個玻璃杯依次放在桌子上麵,在第一個玻璃杯裏麵注入大約2.5厘米高的水,向第二個玻璃杯裏麵倒入3.5厘米高的水,在其餘的5個玻璃杯裏麵倒入水,每一杯水的深度要比前麵杯子裏麵水的深刻增加1厘米。然後讓寶寶用金屬勺子對每一個玻璃杯依次輕輕地進行敲擊,對於每一個杯子所發出來的聲音仔細聆聽。問一下寶寶,敲擊每個玻璃杯所發出來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
溫馨提示
在遊戲的過程當中,寶寶在敲擊玻璃杯的時候,媽媽要提醒寶寶動作要輕一些,這樣能夠避免玻璃杯破碎。
283.歌曲表演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培養寶寶對於音樂的節奏感,同時也培養寶寶對於音樂的感知能力。
遊戲準備
在進行遊戲之前,需要準備的是不同形式的音樂。
遊戲過程
媽媽要給寶寶挑選一些不同形式的音樂,比如說兒歌、合唱、民族音樂等,把這些音樂放給寶寶聽,同時讓寶寶嚐試著按照音樂當中的節奏來動動手、動動腳、動動全身,寶寶熟練以後,可以讓寶寶為歌曲配上一定的動作。通常情況下,播放的音樂隻要是比較輕柔、舒緩的就可以了,比如在兒歌“小小粉刷匠”中,寶寶可以在音樂聲當中一邊唱著歌曲,一邊把歌詞裏麵的情景展示出來。
284.節奏樂器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不僅能夠鍛煉寶寶在音樂方麵的能力,同時也讓寶寶喜歡上音樂當中的旋律。
遊戲準備
三角鐵,沙球,手搖鈴。
遊戲過程
媽媽要把一些比較容易操作的節奏樂器拿給寶寶,比如說三角鐵、沙球、手搖鈴等,具有一定節奏感的樂器對寶寶來說非常合適。媽媽先唱一首好聽的歌曲,一邊唱著歌曲一邊拿著手搖鈴,手搖鈴要按照所唱歌曲的節奏進行搖晃,也可以讓寶寶在一旁,手裏拿著三角鐵,按照歌曲的節奏進行搖晃。等到寶寶熟悉遊戲之後,可讓寶寶唱一首歌曲,然後媽媽按照寶寶所唱歌曲的節奏用手搖鈴打節拍,或者寶寶和媽媽可以各拿一個來打節拍。
285.跟著媽媽學跳舞
遊戲過程
首先播放一些寶寶比較熟悉的兒歌音樂,媽媽在教寶寶唱歌的時候,也要把歌曲的動作教給寶寶,等到寶寶學會動作之後,媽媽要和寶寶一起伴隨著音樂的節拍來跳舞,如果寶寶跳得不是很熟練的話,可以媽媽在前麵跳,寶寶跟在媽媽的身後,學著媽媽的動作跳,等到寶寶完全熟悉了動作之後,就可以是寶寶在前麵跳,然後媽媽在寶寶的身後,和寶寶一起在音樂的節奏下跳舞。
溫馨提示
可以播放一些寶寶比較喜歡聽的歌曲,然後讓寶寶按照音樂的節奏進行自由發揮,這對寶寶的音樂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人際交往能力開發訓練
286.邀請小朋友
遊戲過程
寶寶和媽媽可以做一個“以物換人”的遊戲。首先媽媽要帶著寶寶到公園裏麵去,找到小朋友集中的地方,然後把自家的寶寶帶過去,讓寶寶邀請其他小朋友和自己一起來玩手裏麵的玩具,媽媽要告訴寶寶,想要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一定要主動去邀請,而且還要有禮貌。媽媽要教寶寶如何去邀請他人,比如說“我叫明明,我有機器人玩具,我們一起玩吧。”等到寶寶知道了之後,讓寶寶自己去學著邀請他人來玩。
溫馨提示
以這種遊戲的方式,寶寶能夠接觸到最基本的人際交往,以此為基礎,寶寶就能夠很好地發展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長此以往,寶寶就能夠熟練掌握人際交往的方法,在此過程當中,媽媽對於寶寶的引導也是非常必要的。
287.在大家麵前介紹自己
遊戲過程
媽媽可以讓寶寶邀請幾個小朋友來家裏麵一起玩遊戲,同時把一些玩具、一些好吃的零食等拿出來招待小朋友,這樣寶寶們就可以玩“自我介紹”的遊戲了。先是由媽媽來給大家做一個示範,比如說“我叫××,今年30歲,我喜歡看書,也很喜歡大家……”,然後讓寶寶來向大家介紹自己:“我叫明明,今年4歲半,我喜歡玩具,也喜歡吃零食,也喜歡和大家一起玩遊戲……”然後一個一個小朋友依次來介紹自己,而且媽媽要告訴寶寶們,每一個小朋友介紹完自己,大家要給他鼓掌。等到大家都介紹完了自己,大家就可以來玩“找朋友”的遊戲了。
溫馨提示
通過這種自我介紹的遊戲,不僅能夠鍛煉寶寶的人際交往能力,也鍛煉了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寶寶也多了一些能夠一起玩的朋友。
288.送玩具給弟弟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能夠讓寶寶發展人際交往的能力,同時也讓寶寶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如何去和他人進行溝通等。
遊戲過程
首先媽媽要讓寶寶從自己的玩具當中挑出1、2件玩具,然後告訴寶寶:“鄰居家的小胖要比寶寶的年紀小,所以小胖就是小弟弟了,作為哥哥的寶寶是不是應該送兩件玩具給弟弟呀?”這個時候讓寶寶把玩具送到鄰居家,並且要告訴寶寶,到了鄰居家的門口之後要先敲門,等到門開了之後要向鄰居家的叔叔阿姨問好,然後再把玩具送給小朋友。媽媽告訴寶寶之後,讓寶寶去給鄰居家弟弟送玩具。
289.做客
遊戲過程
首先,在遊戲開始之前,需要把角色分配好,由媽媽來扮演“熊媽媽”,然後讓寶寶帶著爸爸去“熊媽媽”家做客。
馬上出發,走到熊媽媽家的門口,爸爸敲門的時候,這個時候熊媽媽要進行詢問:“是誰在敲門?”這個時候寶寶可以進行回答,然後爸爸和寶寶進入了熊媽媽的家裏麵,這個時候爸爸和媽媽就要用問候、擁抱等動作來進行示範,並且告訴寶寶這是對朋友表示歡迎的一種方式,然後可以進行角色互換。
溫馨提示
剛開始的時候,寶寶並不能很好地把握遊戲的規則,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要給寶寶先做一個示範,這樣寶寶才能夠參與到遊戲當中來。在進行遊戲的時候,不僅能夠增強寶寶的模仿力和記憶力,還能夠有效幫助寶寶學會以禮貌的方式和人進行交往。
290.交友計劃
遊戲過程
如果寶寶想要和一些小朋友交往的時候,媽媽可以鼓勵寶寶自己製訂出一份假期的交友計劃,比如說:在一個月之內要交到幾個朋友,通過什麼樣的方式,結果又是如何,等等。
同時,媽媽還可以提前準備一些紙和筆給寶寶,然後和寶寶一起製作一些便簽名片,這種名片不能太大,最好是能夠隨身攜帶的,告訴寶寶,如果在外麵遇到了自己想要交往的小朋友的時候,就要把自己的名片遞給這位小朋友,所選擇的小朋友最好是和寶寶同一個小區的,這樣就有利於寶寶交到朋友了。
溫馨提示
也許寶寶經常會看見爸爸把自己的名片遞給其他人,所以媽媽和寶寶一起設計這個便攜名片,寶寶就會感覺很高興,這個遊戲不僅能夠鍛煉寶寶的人際交往能力,同時也讓寶寶日後的學習有個良好的開始。
291.和媽媽聊天
遊戲過程
媽媽和寶寶要麵對麵坐著,然後相互之間進行提問,比如媽媽先向寶寶進行提問:在咱們家裏誰是起得最早的?在幼兒園裏麵寶寶和誰的關係是最好的?你知道姐姐最喜歡的動物是什麼嗎?然後媽媽還要和寶寶討論一下親戚、朋友、老師、同學等,同時也可以把討論的範圍擴充到家所在的整個社區等。
溫馨提示
在遊戲進行的過程當中,如果問到有關小朋友的情況時,寶寶最先說出的是誰,那麼寶寶就和那個人的關係是最好的,在一問一答的過程當中,不僅提高了寶寶的人際交往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292.傳遞小球
遊戲過程
1.媽媽要讓寶寶邀請幾個鄰居家的小朋友來家,找一塊幹淨、寬闊的地方。
2.準備工作都做好之後,所有的寶寶可以圍坐一圈,當音樂開始的時候,由一個寶寶把手中的小球傳遞給下一個寶寶,當音樂結束的時候,手裏麵有小球的寶寶可以得到一個盒子,當音樂再次響起來的時候,要將手中的小球繼續進行傳遞,等到音樂停止的時候,誰手裏有小球,就可以得到一個小盒子。等到一輪遊戲結束之後,遵守規則的寶寶都會得到一個小盒子,然後把小盒子打開,告訴大家,盒子裏麵有什麼樣的禮物。
溫馨提示
媽媽這個時候告訴寶寶,隻有遵守規則的人才能夠得到禮物,然後媽媽要告訴寶寶如何與他人進行合作,並且要讓寶寶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293.主動打招呼
遊戲過程
在平常的生活當中要經常和寶寶說話、聊天,即便有的時候寶寶還不能夠完全聽懂父母說的話,但是平常和寶寶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吃飯的時候要和寶寶聊聊今天所吃的飯菜,問一下寶寶對於飯菜的喜好,寶寶最喜歡吃什麼,最不喜歡吃的是什麼等。這些都能夠有效鍛煉寶寶講話的勇氣。在外麵的時候,也要鼓勵寶寶多進行說話,比如要讓寶寶說一下,他看到周圍有什麼,如果遇到熟人的時候,也要鼓勵寶寶和對方主動打招呼,鼓勵寶寶向他人進行自我介紹,尤其是家裏麵來了客人的時候,要讓寶寶和客人多交談。
溫馨提示
這種讓寶寶表現的形式,對於寶寶的人際交往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於寶寶社交智能的發展也是有很大幫助的,所以要讓寶寶敢於說話。
294.寶寶如何去做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能夠增強寶寶的同理心,同時也為良好的人際關係打下基礎。
遊戲過程
媽媽首先要準備一些在不同情況當中所產生的困境的圖片。比如,把一件東西放在寶寶無法夠得到的地方;如果寶寶餓的時候,想吃東西的時候,但身邊卻沒有什麼能吃的東西;或者是寶寶的鞋帶開了,係不上鞋帶的時候。然後媽媽把其中的一張圖片拿出來,讓寶寶看著圖片來敘述一下圖片裏麵的故事,然後媽媽問寶寶:“如果是寶寶碰到這些情況的時候,寶寶應該如何去做呢?”這個時候媽媽要引導寶寶去想一些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溫馨提示
在進行遊戲的過程當中,寶寶如果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決,這個時候媽媽不要馬上告訴寶寶應該如何去做,而是先要給寶寶一定的提示,這樣才有利於寶寶的社交能力的發展。
295.借東西
遊戲過程
媽媽要和鄰居打好招呼,讓寶寶向鄰居家借一樣東西,比如說:去鄰居家借茶葉。媽媽先要告訴寶寶,過一會兒家裏麵要有客人來,但是家裏麵沒有茶葉了,然後讓寶寶去鄰居家借茶葉。在寶寶去之前,媽媽要告訴寶寶去借茶葉的時候,先是要問好,借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有禮貌,告訴寶寶應該如何去說之後,鼓勵寶寶自己去完成。
溫馨提示
如果寶寶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媽媽先要和寶寶演練一遍,告訴寶寶可以這樣說:“阿姨您好,我家有客人要來,家裏麵沒有茶葉了,媽媽讓我來借一些茶葉。”告訴寶寶如何去做之後,讓寶寶去敲鄰居的門。也許剛開始的時候,寶寶有一些膽怯,不敢去,這個時候媽媽就要對寶寶進行鼓勵。
296.為媽媽買蛋糕
遊戲過程
首先媽媽要跟寶寶說,今天是媽媽的生日,那麼寶寶給媽媽購買一些生日禮物吧。然後由爸爸來扮演“售貨員”,媽媽可以告訴寶寶應該買一些什麼東西,並且做一下示範,比如,“請幫我拿一份蛋糕。”這個時候寶寶就會走到“售貨員”麵前,說:“我要給媽媽買一份蛋糕。”然後,“售貨員”就把蛋糕給寶寶。寶寶要端著蛋糕,交給媽媽,並且要告訴媽媽:“媽媽,這個蛋糕是我給你買的生日禮物。”如果寶寶說得很好的時候,媽媽可以獎勵寶寶一塊蛋糕。
溫馨提示
在平常的生活當中,爸爸媽媽可以多和寶寶玩這種類型的遊戲,這樣不僅鍛煉了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為以後的人際交往能力奠定基礎。
297.一起前進
遊戲過程
寶寶可以邀請自己的朋友一起來玩遊戲,在遊戲開始的時候,寶寶和小朋友要麵對麵手拉手,在音樂聲當中,有節奏地同時朝前、朝後、向左、向右。為了能夠同時進行動作,寶寶要和小夥伴提前商量好,一起來數著節拍或者是用其他的方法來保持動作的同步。兩個人也可以同一方向站立,並且手拉著手,其中的一個人原地打轉,另外一個人對他進行螺旋狀環繞行走。
溫馨提示
在遊戲的時候,媽媽告訴寶寶,在進行遊戲的時候一定要和其他的小朋友商量,這樣遊戲才能夠順利進行下去,要告訴寶寶隻有兩個人齊心合作,這樣才能成功。這樣不僅使得寶寶身體得到鍛煉,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寶寶和他人之間的人際交往能力。
298.問候
遊戲目的
通過下麵的遊戲,能夠有效提升寶寶的人際交往技能,同時也提升了寶寶語言方麵的能力。
遊戲過程
這個遊戲需要全家人的參與,要教寶寶見到熟人的時候,如何向他們問好。由爸爸和媽媽來模擬各種場景,讓寶寶見到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問候方式。首先媽媽扮作一個老奶奶,爸爸扮成一個老爺爺,假設在早上寶寶去幼兒園的路上遇到,這個時候要讓寶寶對“爺爺奶奶”進行問候,寶寶就會說:“爺爺奶奶,早上好。”然後媽媽扮作鄰居家的阿姨,爸爸扮成鄰居家的叔叔,這個時候,寶寶也可以說:“叔叔阿姨好,你們去上班嗎?”等,爸爸媽媽還可以扮作不同的人,來鍛煉寶寶與人的交往能力。
299.介紹自己
遊戲過程
在遊戲開始之前,媽媽首先要和寶寶說明一些遊戲的內容:假設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寶寶要如何來向他人介紹自己。然後媽媽作為鄰居家的阿姨,讓爸爸帶著寶寶到“鄰居”家做客,這個時候就要讓寶寶進行一下自我介紹,比如“我叫寶寶,今年4歲半……”,如果寶寶比較害羞的話,隻要介紹一下姓名、年齡就可以了,如果寶寶的膽子比較大的話,可以告訴寶寶介紹一下自己的愛好,自己有哪些優點等,在這樣一個假設的遊戲過程當中,就能夠鍛煉寶寶與人的交際能力。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