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平糴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魏國的國力發展,提高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由國家調劑糧食價格,以穩定小農經濟。並由國家控製糧食的購銷和價格:政府在豐年以平價收購農民餘糧,防止商人壓價傷農;在災年則平價出售儲備糧,防止商人抬價傷民,防止“穀賤傷農,穀貴傷民”。
◎文苑拾萃
西門豹治鄴
春秋戰國時期,鄴是抑製趙國南進中原與魏國爭利的戰略據點,因此必須任用一位能夠獨當一麵的大臣,才能擔當重任。魏文侯選擇了當時名聲赫赫的西門豹。
當時,漳河的水經常泛濫,湧向鄴地,致使鄴地的百姓深受水災禍患。而當地的三老、廷掾以為河伯妻平息水患為名,從老百姓身上搜刮了大量的錢財。
西門豹到達鄴地後,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廢除了為河伯娶親的陋習,阻止了人口流失現象,為百姓節省了大量賦稅。
為解決漳水泛濫和鄴地鹽堿化嚴重的問題,西門豹在漳水南岸開鑿了12條水渠。這些水渠出色地完成了泄洪任務,消除了漳水的泛濫現象。西門豹還利用這12條水渠將漳水引入鄴地灌溉農田,改善了鄴地的耕地質量。鄴地的經濟開始複蘇,原來逃走的百姓也陸續回來了。
鄴地的老百姓對西門豹充滿了感激,因此也十分擁護魏國的統治。在西門豹的治理下,鄴地成為魏國製趙的戰略基地,處於魏國中央政府的控製下。趙國對鄴曾采取過多次的進攻,但都無法占領,魏軍在鄴地百姓的支持下很快就能趕走趙軍,奪回鄴地。由於無法突破鄴地對邯鄲的封鎖,趙國也一直無法進入中原。
文王尊薑子牙為師
◎木受繩而直,金就礪則利。——《荀子》
薑尚(公元前1128—前1015年),字子牙,呂氏,一名望,尊稱太公望,武王尊之號為“師尚父”,世稱“薑太公”。漢族(華夏族)。“海曲城有東呂鄉東呂裏,太公望所出也”,據說祖先在舜時為“四嶽”之一,曾幫助大禹治水立過功,被封在呂,薑為其族姓。薑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所以薑子牙年輕時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薑子牙人窮誌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雖然他滿腹經綸、才華出眾,但在商朝卻懷才不遇。他已年過60,滿頭白發,閱曆過人,仍在尋機施展才能與抱負。
薑子牙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他年輕時便胸懷濟世之誌,欲施展自己的抱負,可是一直都懷才不遇,大半生處於窮困潦倒之中。他曾在朝歌宰過牛,又在孟津賣過麵,轉眼便到了垂生暮年,兩鬢白發蒼蒼。他聽說了當朝賢主周文王的聖名後,便來到渭水河畔,假借垂釣之名來觀望時局,希望能得到周文王的常識,使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
時間一年年地過去了,薑子牙的頭發也由花白變成了全白,仍然沒有等到文王。他每天投竿拋餌,兩膝跪踞的石頭上,已磨出了兩個淺淺的小坑。人們見他一直垂釣,卻毫無收獲,都勸他放棄,他卻說:“你們不懂其中的奧妙!”依舊堅持垂釣。
有一天,薑子牙又在河邊垂釣,從身後的大路上來了一輛馬車。車後麵跟著的人都垂喪著臉,其中有的人還哭哭啼啼,就連趕車的人也哭喪著臉。他問明原因後,方知車中躺著的人是這家的大公子,在出門拜師求學途中,突然昏迷不醒。找了幾個郎中看了,都說是得了不治之症,讓趕緊回家準備後事。
薑子牙用手撩起車簾看了一會兒,說:“諸位不必悲傷,盡管放心,此人三日內必好。”當然沒人相信一個窮困潦倒閑極無聊的釣魚老頭說的話是真的。
幾天後,薑子牙又在釣魚,從城中出來一夥人馬,直奔他而來。到了他釣魚的地方,從車裏走出一個英俊青年,然後對著薑子牙叩頭便拜,嘴裏不停說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一定要拜薑子牙為師。
原來,這個青年就是前幾天躺在車裏的人。他的父親是當朝重臣,正在輔佐周文王治理國家。此時,他要把薑子牙請回家中當老師,並許以重金,還想認薑子牙為義父,但都被薑子牙婉言謝絕了。
又有一天,薑子牙依然在釣魚時,從大路上走過來兩個人,每人牽著一匹高頭大馬,武將打扮,正值中午,馬要飲水,人要洗臉。薑子牙看了一眼其中一人的麵相,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說:“老朽看你印堂發黑,有赤脈貫瞳,如果現在回去馬上救治還來得及;否則你七日內必死。”誰知道這兩人衝著薑子牙哈哈大笑了一陣,說薑子牙是瘋老頭,說完後毫不在意地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