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畫(15)(1 / 2)

遠方。

東京大內探事司,皇帝趙恒剛從早朝下來。那八十六人雖為劫匪卻有另一層身份,逃兵。雖為逃兵尚在軍籍,探事司這一番試探,他竟然抬手便殺的精光,他究竟要做甚麽?近來趙恒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對武道諸事皆有些力不從心,似乎跟不上他們的腳步,他們究竟在做甚麽?他有些恐懼。張西郡乃當世大才,深斂人事,許多不明之事他都能給自己解答,他終於也有自己的軍師了。這次的事讓趙恒明白,郭曉終究顧忌了自己皇帝的臉麵隻說了其中的一部分。盡管有些心慌,趙恒仍勉力壓下心緒,緩步入院子。

探事司內,張西郡正在擺弄郭曉留下的那些卷宗,經與探事司檔案卷宗以之比較,他終於揭開了自己多年的迷惑。趙恒一入室內張西郡便讓趙恒瞧了自己所摘取之筆錄精要。最為鮮明的是,縱橫派究竟想幹甚麽有了明確答案。他們在創立一種可以存於世俗的生存文化,這種意識一旦形成,那對皇權的威脅將大大增加,也更難清除,若由此繁衍天機百年,詩畫江山猶未可知。這一堆人加起來數百萬之巨,大宋這些天子門生壓得住場麵嗎?趙恒沉默許久突然有些疲憊,論文治武功他皆不如太祖太宗,他們都治不好的絕症自己又能如何?他怕是要連這守成之君都做不了。

趙恒沉默許久,問道:“你有何想法?”張西郡問道:“陛下親手殺過人嗎?。”趙恒歎道:“凡四十餘載唯涉獵之餘屠過牲畜。”張西郡道:“陛下麵對的是一群經書識倫,聰明絕頂的亡命之徒。陛下的觀念若不改變,唯有認命。”趙恒道:“朕已決議與武屬講和,難道還要與異端勢力講和不成?武屬尚有前鑒,這異端勢力朕若和了,又以何等臉麵見列祖列宗?”張西郡道:“異端勢力斷無可和之機,他們的理想是推翻一切,這絕非區區二百萬眾可行之事。”趙恒歎道:“這二百萬雖隻是估量,但這其中牽扯到多少門戶?二百萬人堆成京觀填滿大內都綽綽有餘啊,張卿!”張西郡問道:“陛下慌了?”趙恒道:“剛剛朝堂上大臣都建議下旨緝拿,以維朝廷臉麵。想想真是可笑,數萬人戰死荒野都不見他們這般激烈,如今為了區區八十六條無辜性命在這裏叫囂!朕問了一句,天下之患誰能一殺而定之,刹那間朝堂上下鴉雀無聲,那個寂靜啊!”張西郡微微一笑,歎道:“陛下這是嚇到了!”

趙恒閉眼深吸口氣,歎道:“這大好江山之外,朝臣之忌諱,天子之威赫,皆成井底之蛙。回過頭來,八方強敵環伺,稍有不慎他們是要吃人的。可歎朝廷上下無人懂這個道理啊!朕這個皇帝在他們眼裏隻是普通人,何況這些公卿貴戚!”張西郡笑道:“陛下的牢騷發完了?”趙恒斂聚心神,再度恢複那謙謙若鬱的神態,沉聲問道:“朕這個天下真的如此差勁嗎?”張西郡道:“即便在異端勢力眼中他們也感歎大宋祥和之功,雖多有瑕疵隻是對武官嚴厲了些。陛下自己治理的江山文治武功有目共睹,陛下連自己都不信了嗎?”趙恒問道:“那八十六人都撫恤了嗎?”這張西郡道:“皆已撫恤妥當。”趙恒道:“有時候想想朕總是驚得一身冷汗,撫恤再豐厚又有何用?如此虛偽之態不過自安罷了。”張西郡道:“武屬異端雖不同於政治,但武屬求得是生存,異端求的是過程和結局。陛下有探事司,四方門,足以應對當前局勢,隻是陛下未下決心罷了。”

趙恒問道:“他於牌坊上留名是真?”張西郡道:“是天罪所書。陛下,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做甚麽!”趙恒歎道:“還不明白嗎!改革,他們跟朝廷一樣都想千秋萬代的傳承下去。他們人少,所有有阻礙的都將被清除,一概殺之。”張西郡道:“這便是武林的厲害之處,朝廷是學不來的。”趙恒道:“他們要幹甚麽隨他們去,別騷擾百姓,此為朝廷所不能忍,為朕所不能忍。黑幫禁絕,十年禁方的代價便是六千多戶百姓家破人亡。父皇連百姓一家豬竊失尚且問事公斷,然朕手中傷亡慘重,此乃朕之過!”張西郡躬身問道:“陛下真的這麽想?”趙恒挑眉問道:“你看的透朕?”張西郡道:“也許,也不許。”趙恒歎道:“是啊!八方地網尚在朕手中,這天下的一切朕已都看得明了。這朝堂上的奏報都可以忽略了,否則朕真要誤在他們手中。不能再等了,再等要出事。”張西郡道:“武屬與異端一日不定,武屬便一日不會放下戒心。朝廷該做的便是配合他們去異端,並從中知曉諸宗深淺。”趙恒歎道:“朕知!朕知!他如此當眾挑釁,朝廷該如何行之?”張西郡道:“當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