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使寶寶能鑽過比身高矮一半的洞穴,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4)講故事
點金子
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名叫邁德斯,雖然他有很多錢,但他很貪心,一心想要更多的金子。
有一天,他請求上帝給他很多很多的金子。上帝說:“可以,從明天起,凡是被你的手碰到的東西都將變成金子。”
第二天,他起床穿衣服,衣服變成了金子,他拿毛巾去洗臉,毛巾變成了金子。他高興極了!他走到餐室裏用早點。剛端起一杯牛奶,牛奶變成了金子;他拿起一片香皂,香皂也變成了金子。金子不能吃,不能喝,他隻好餓著肚子。
他走到花園裏,美麗的玫瑰花,開的十分鮮豔。國王走過去,剛摘下一朵,這花立刻變成了金子。
國王的小女兒在花園中玩,看見爸爸,高興得正跑過來。國王非常愛他的小女兒,他剛把她抱起來,小女兒變成了什麼呢?可憐的小姑娘,立刻變成了一尊金雕像。
國王哭的很傷心。他該怎麼辦呢?
(結尾:國王請求上帝,收回點金術,還他可愛的小女兒。上帝說,花園旁邊有一條小河,可以幫助洗去點金的魔法。國王立刻跑到河邊,拚命洗手。洗了好久,他急急忙忙奔向金雕像,雕像又重新變成了國王的小公主。國王邁德斯明白了,金子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
2歲8個月智力訓練
第一周
(I)幼兒體操(第二套)
(2)小貓吃魚
方法:畫好幾條魚,塗色剪下,分別擺在兩層以上的台階上,讓孩子扮作小貓,家長一邊說兒歌:“小花貓,上高台,吃完魚,走下來。”一邊教孩子自己走上台階去拿小魚(可蹲下,也可站在低層旁彎腰取高層的小魚),再從台階上自己走下來。
目的:練習攀登及蹲下的動作,培養動作的協調性。
(3)定形撕紙
玩法:將廢紙在縫紉機下軋成條狀的孔,讓寶寶照著針孔將紙撕成條。熟練之後,再在紙上畫成圓、方、三角、長方等形狀,照形狀軋孔,然後學習照形狀小心撕紙。最後在紙上畫上小動物的形狀,如小兔、小雞小鴨、大象、狗熊等,在縫紉機上先軋孔後學習撕紙,練習至熟練以後,用鉛筆在紙上畫圖,然後學習不必要先軋孔,小心的撕成畫的形狀。
目的:鍛煉手眼配合,練習手的技巧。
(4)講故事:
雪花 一片、兩片、三片……一片片的白雪花兒從天上飄下來。雪花飄呀,飄呀不一會兒功夫,大樹杈上,屋頂上,大地上,都蓋上了一層白顏色。
小黃狗從屋裏跑出來,快樂地跳著,叫著:“汪汪汪,下糖啦,下糖啦,大家快來看呀!”
小花貓從屋子裏跑出來,搖了搖尾巴說:“喵喵喵,下鹽啦,下鹽啦,大家快來看呀!”
大黃狗聽見了說:“汪汪汪,不是鹽,是糖!”
小花貓說:“喵喵喵,不是糖,是鹽!”
說著說著,小花貓和小黃狗“喵喵喵、”“汪汪汪”地爭吵起來了。小花貓說是鹽,小黃狗說是糖。
老母雞聽見了,就一步一步地走過來,扇扇翅膀說:“咯咯咯,你說是鹽,他說是糖,是鹽,是糖,讓我嚐一嚐。”老母雞說著,就用嘴一啄一啄……從地上啄了些雪花嚐了嚐,睜圓了眼睛,伸了伸脖子說:“咯咯咯,不是鹽,不是糖,不甜也不成,吃在嘴裏冰冰涼涼!這是什麼呢?”
(結尾:小黃狗,小花貓搶著說:“是雪,是雪!”老母雞說:“對呀!我們大家來堆雪人吧。”)
第二周
(1)幼兒體操(第二套)
(2)配對與排列
方法:兩歲前後孩子就能玩配對遊戲。如圖片配對,在眾多圖片中找出相同的動物、水果、日用品等。顏色配對要在兩歲半前後,當孩子已學認4~6種顏色時,用顏色相同的圖卡配對,或用顏色相同的物品配對都是很好的遊戲。兩歲半前後,孩子已認識若幹漢字,可以做字卡配對,用白紙剪成小塊,每個漢字寫兩塊,將字卡混在一起,讓孩子將相同的配對。還可以做數字配對,以促進孩子學認數字和分辨寫法近似的數字,如3和8,6和9,2和5也有時容易混淆,可以通過配對使孩子學會正確辨認。
排列是在配對基礎上進一步的遊戲,有製好的骨牌或紙牌。也可以用自己寫成的漢字和數字卡片,每卡上的兩端各寫不同的漢字或數字。玩時將卡片前端與桌上卡片後端配對;再選卡片與其後端接上,擺成長列。可以兩三個人一起玩,看誰最先把手中的卡片排完。每次可加入1~2個新的字卡,使孩子認識新的漢字或數字。
目的:培養觀察力,鞏固所學物名、顏色、數字和漢字。
(3)講故事
快點吃藥
小刺蝟感冒了。他發燒流鼻涕,還打噴嚏。媽媽讓小刺蝟吃藥,他嫌藥苦,怎麼也不肯吃,鴨子大嬸正好來做客,她說:“吃吧,乖孩子,吃了藥我給你吃花生巧克力!”“不”!小刺蝟說:“我不吃巧克力!”
爸爸生氣了,他說:“你不吃藥會病的越來越重。還會死掉的!”“騙人”,小刺蝟說:“上次小烏龜沒吃藥,不也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