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首先是讓孩子掌握自我服務的本領,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各係統功能的成熟,他能逐漸學會各種生活自理能力,同時隨著語言和自我意識的發展,孩子也會表現出願意獨立自立的自我服務的傾向,這是幼兒時期的共同特性,家長要因勢利導,從小培養孩子自己料理生活方麵的獨立性,防止依賴性。

2歲的孩子開始有了獨立的能力,喜歡嚐試著自己做事情,從這時就要注意小兒的自立能力培養,如教孩子自己用勺吃飯,自己穿脫衣服,自己學著洗臉洗手等。孩子開始學習做事時,手的動作還不協調,有時會搞的亂七八糟,家長不要責罵他,這樣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首先應加以鼓勵和表揚,如說“寶寶真能幹,會幫助媽媽做事了,”讓孩子感到“被接納”和“認可”,然後再教他怎麼做,並給予一些必要的幫助,如穿衣服時,先把上衣給孩子技上,讓他自己伸手抓住衣領往後一披再穿袖子,這樣使他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意識到自己的力量,從而更激勵他主動學習,獨立探索,如家長嫌孩子慢、麻煩,而一切代勞或過分溺愛,過分照顧,就挫傷了孩子獨立性的萌芽,使他們養成一切依賴於別人的習慣,這對孩子是害不是愛。

自理能力的培養也是促進鍛煉技能的過程,是培養勞動觀念的過程,這對孩子今後的學業和生活,對適應複雜的社會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

睡 姿

有的孩子晚上睡覺總趴著,這種睡眠姿勢是最不衛生的,既影響呼吸,又壓迫心髒,父母應當設法糾正這種睡眠姿勢。如果夜晚糾正不便,可利用午睡時間糾正。

人的最佳睡眠姿勢是右側臥位,因為這樣既不影響呼吸,也不壓迫心髒,並可以使全身肌肉放鬆,以達到休息的目的。

兒童睡眠姿勢不正確,有時是孩子身體不適的反應。如脾胃功能差,消化不良,大便不正常和積食等。2歲多的孩子剛會說簡單的話,所以一般的身體不適感,孩子很難用語言形容和表述出來,這需要父母的仔細觀察。

如果屬於大便不正常,可用導赤散或妙靈丹之類的藥物通便。大便通暢,腹腔內的一些脹氣可以排出體外,解決腹部不適,孩子有可能比較快的糾正不良睡姿。

如果屬於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引起睡姿不佳,可以給孩子用一些消導藥,如菜菔子、雞內金、焦三仙、砂仁、焦稻芽等藥物,或用參苓白術丸等,消食導滯,調理脾胃。

如果由於積食引起睡姿不適,可用此方治療:砂仁3克,陳皮、使君子各6克,白術、扁豆、胡黃連、山楂、神曲、麥芽各9克,山藥,茯苓各12克。每日一劑,水煎兩次,將兩次藥液合在一起,每次服1~2匙,不拘次數,一日內服下即可。這種服藥方法,一可避免孩子嘔吐藥液,二使藥力緩慢而持久地發揮。另外如患腹脹滿的孩子,加積殼6克;汗多口幹者,加麥冬9克、浮小麥15克;大便流泄者,去積殼,加肉豆6克;氣弱少力者,加黃苗9克。

攀 登

利用滑梯和攀登架練習攀登,不僅鍛煉了手的能力和手腳協調動用能力,還培養孩子勇敢頑強的精神。

初上滑梯,年幼的孩子往往膽怯,可以讓年齡大的孩子,先做示範動作,再在成人扶持和鼓勵下,幫助孩子手扶欄杆,一步一步雙腳交替上梯。孩子到節頂端先坐好,雙手輕扶滑梯兩側。慢慢向下滑。成人可在下方做保護動作。同時,囑咐孩子們有秩序地一個一個登梯,一個一個滑梯,以免發生碰撞。

上攀登架時,要囑咐孩子腳登緊,手抓牢。兩手和兩腳在攀登架橫根上,從下往上交替攀登。登至最高一根橫根時,休息片刻,再順攀登架橫棍由上而下退回來。在攀登的過程中,不斷給予鼓勵,使孩子有信心完成全過程。

為小兒(2歲)製作食物

作食物的要求一般應從以下3方麵考慮:①適應小兒的消化吸收能力。②在製作過程中盡可能地保留食物的營養成分。③小兒對製作的食物具有良好的興趣。根據上述原則,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麵:

1.米飯要做的爛、軟。也可用葷素菜煨飯;粗糧要做成粉糊狀,以利於小兒的消化吸收。

2.蔬菜切成小絲、小片、小丁,雞、鴨肉內髒等也要切成細絲,謹防小兒嚼不爛後下咽造成惡心、嘔吐。魚類要取骨、去刺、燒爛、謹防魚刺卡在小兒的喉嚨處。

3.不宜為小兒製作油炸食品,刺激性的食品,如咖啡、濃茶、辣椒、咖喱粉等也不宜為小兒配餐及作為調喂品添加。

4.小兒進餐具有很強的興趣性,所以在製作時要注意到食物的色、香、形,以刺激小兒的食欲。

5.幼兒愛吃帶餡的食物,可將小兒不愛吃的菜做成餡,使他能平衡地攝入營養。

2歲小兒春季常用食譜

推薦食譜:

早餐:雞蛋軟餅25克;

大米紅豆粥25~50克

中餐:燴油菜豆腐;軟飯50克

午點:山藥薏米粥50克

晚餐:豬肉菠菜餡水餃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