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轉基因食品盡管尚未達到治病救人的層次,但產量高、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轉基因食品在國外早已走向市場,並且同時也帶來諸多的爭議。大家遲早都要麵對轉基因食品,而且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食用了轉基因食品。
2.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性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向人類所需要的目標轉變而生產出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食品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改造現有的基因,使一些性狀不表現出來,如保鮮番茄,就是阻止促使番茄衰老的乙烯基因表達,減少或阻止乙烯的產生,延長番茄保存期;另外一類是導人其他物種的基因,由此產生新的性狀,如在生產酸奶所用的乳酸菌中導人低聚糖基因,成品酸奶中低聚精含量就會大增,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產生特殊的作用。
無法長高的因素
1.胎兒在母體內先天不足。如果孕婦營養不良,患有高血壓等疾病,或染上酗酒、吸煙乃至吸毒等惡習,常使胎兒的生長發育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另外,胎兒的染色體異常或患有先天性疾病,也會使他們後天發育遲緩。通常,一個人未來的身高在母體內就已大致確定。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的身體不應小於50厘米,體重不應少於3.25千克。
2.兒童營養不足。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是由於缺乏營養造成的。缺乏醫學常識的父母,不容易覺察到寶寶缺水、缺鉀、缺磷、缺鹽和缺鈣等症狀,而這些症狀都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3.遺傳性疾病。有兩種遺傳性疾病會引起身體矮小:第21對染色體異常(先天愚型)和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調查統計表明,在每2000~400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患有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症的嬰兒。這種病使女孩子發育緩慢,青春期遲遲不來,成年後平均身高僅為1.42米。
4.內分泌疾病。缺乏生長激素是一個人身體矮小的主要原因。本來身高正常的新生兒患此病後,從1歲起就會顯現出發育遲緩;4歲以後,患此病的寶寶每年隻長高4厘米,而健康寶寶則每年長高5~6厘米。倘若不及時治療,患病寶寶成年後,身高很難超過1.4米。
5.長期精神緊張。正在發育中的寶寶,若精神常處於焦慮、過度緊張或壓抑狀態,會使大腦功能紊亂,導致體內有利於身高增長的激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等的分泌失調,從而影響生長發育。
6.睡眠不足。人的個子高矮與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的量成正比關係。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晝夜懸殊很大,夜間深睡時分泌旺盛,血液中濃度每毫升可達20微克以上,約為白天平均分泌量的5~7倍。若不能保證睡眠的質與量,致使生長激素的分泌下降,生長發育將受到影響。
7.食糖過量。糖吃多了,體液就會呈弱酸性,機體為了中和過多的酸,維持酸堿平衡,就要消耗大量的鈣。而鈣是寶寶骨骼生長的必需原料,鈣減少時會影響骨骼生長,抑製寶寶長高。
8.過量食入味精。長期過量吃味精,每天每千克體重超過100毫克,骨骼中的紅細胞和顆粒性白細胞的數量會下降,長骨的骨化過程減慢,許多成骨細胞不能轉化為骨細胞,並阻礙鈣鹽進入細胞間質,從而使骨骼生長變緩。過多的味精還能破壞調節骨組織代謝的甲狀腺激素和甲狀腺激素間的正常關係。長期食人過量味精會抑製寶寶的生長發育。
9.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寶寶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強的鬆、可的鬆、地塞米鬆等,這些激素具有對抗生長激素的作用,會引起蛋白質的負性平衡,從而使骨骼的軟骨增殖受抑製,新骨形成受阻,活動性成骨細胞數目減少,加之蛋白質組成也受阻礙,因而使生長受抑製。
2歲小兒能進行的體育鍛煉
小兒神經係統的特點是興奮容易擴散而不易集中,不能較大地保護注意力,所以孩子的體育鍛煉方式要多樣化:
1.2歲的孩子會雙腳跳,2歲半時能單腳跳。1~2次,不扶東西能邁過較矮的障礙物。隨著年齡增長,四肢活動較靈活,適合做各種簡單的遊戲式的體育活動,例如撿豆豆、撿花生;練習走和蹲的動作;開火車練習走跪跳動作,可以用寬鬆緊帶做成各種拉力器或投包等,以鍛煉胸大肌及上臂肌。
2.2歲的孩子適做各種簡單的兒歌模仿操,例如做兒歌早操:早早起,做早操、伸伸腿,彎彎腰,兩手向上舉,還要跳一跳。隨著歌詞做各種簡單有趣的動作,以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
3.2.5~3歲的孩子,逐步鍛煉學會聽口令,做簡單的幼兒手操,例如立正、兩手前平舉,掌心相對、兩手分開、側平舉。掌心向下等簡單的集體操動作。
通過各種體育鍛煉,能促進小兒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