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預防傳染性疾病,在我們日常就餐時,餐桌上應有公用的筷子和勺子,以夾菜、添飯、盛湯時公用。這樣可保證孩子的飲食安全和衛生。
日本人采取分餐製,在家庭中實行每人一份的方法。這種方法實行多年後,成為亞洲地區乙肝流行的少發地區。我國是乙肝流行的大國,有一億多乙肝患者或攜帶者,大約占我國總人口的10%。這與我國家庭的用餐方法有密切關係。我國家庭用餐的方法是不分餐,大家都用沾染了自己唾液的筷子夾菜;喝湯時,也用自己用過的湯匙汙染大碗中的湯,家中有一個帶菌者全家受感染。這種不衛生的就餐方法最易受害的是孩子,因為他們抗病能力弱,是傳染病易感者。
很多傳染病都可以通過唾液傳染,如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大部分肝炎都會通過唾液及餐具傳播。其中乙肝,被感染後,有可能發生肝癌,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家庭實行公用筷、勺的方法簡單,就餐時使用公筷及公勺將飯菜盛在自己的碗和盤中,要求每人都要把自己碗和盤中的食物吃幹淨。給孩子盛飯菜時不要太多,以免利在碗裏。鼓勵孩子自己洗幹淨自己用的碗筷和盤子,養成從小自己清理自己東西的習慣,同時也避免交叉感染。
在家庭中實行公用筷和勺,是預防各種呼吸道及消化道傳染病的好方法。應該推廣。
淡茶是上好飲料
夏天來臨,各種飲料名目繁多,往往使父母無所適從。
市售各種飲料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含糖,糖固然是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但目前孩子飲食中攝入的糖普遍過多。不僅如此,他們還喜歡吃葷腥原味的食品不喜歡吃蔬菜等清淡食品,因此,攝入的蛋白質也過多。
過多的糖和蛋白質,使人體血液形成一個偏酸性的異常情況。在孩子身上則表現為煩躁多動,厭食口幹,夜寐盜汗,痰聲漉漉、便秘或排便堅硬等症狀。
要糾正並治療孩子的這種常見病,除了鼓勵他們多食富含纖維素的新鮮蔬菜之外,茶葉也是治療這類病的良藥。
中醫認為茶葉味苦性微寒,呈弱堿性,有消食去膩、解毒化痰除煩解渴的功用。經常飲用可以糾正兒童血液偏酸性的現象,從而消除上述症狀。茶葉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少量胡蘿卜素及一些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自然也對孩子生長發育有益。
但是,孩子不宜喝濃茶,茶葉中的鞣質與蛋白質結合成不易消化的物質,對營養的吸收有一定影響,平時人們服用人參等補品,不宜同時飲用濃茶就是這道理。對孩子來說隻宜飲淡茶,用質量較好的綠茶1~1.5克,衝泡兩杯(約40℃開水),即成適宜孩子飲用的淡茶。
常給孩子吃紫菜
紫菜營養豐富,每100克幹紫菜含蛋白質24.7克,比鮮蘑菇多9倍,含脂肪0.9克、糖31.2克、煙酸5.1克、維生素B(2下標)0.07毫克。另外,還含有維生素B(12下標)、葉綠素、葉黃素、紅藻素、粗纖維、膽堿、多種氨基酸等。紫菜含碘量也相當高。
紫菜可以藥用,常吃紫菜可降低血漿裏的膽固醇的含量,對防止動脈硬化、降低血壓有一定的療效。經常吃紫菜對甲狀腺腫大、淋巴結核、腳氣病、氣管炎等也有療效。
吃紫菜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是做各種紫菜湯。如紫菜雞蛋湯、紫菜黃瓜湯、紫菜番茄湯、紫菜肉片湯、紫菜鮮蘑湯、紫菜青菜湯等。
2歲兒童最需的營養物質
在自然界中,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維生素和水是維持人類生存、繁衍的6大類營養物質。2歲是兒童生長發育打基礎的時期。該期兒童生長發育的特點就足決定了要把攝入足夠的熱能和蛋白質作為營養的重點。
需要明確的是:熱能並不是營養素,而是營養物質在代謝過程中氧化的釋放出來的。它主要來自糖、脂肪和蛋白質。機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需熱能,尤其對於小兒來說;體內所需熱能的1/3都用於生長發育了,如果熱能不足就將出現生長停滯。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和膳食習慣決定了五穀雜糧是我國人民的主食品。從營養學的角度看,糖類供熱能占總熱能的50~60%;脂肪供熱能占25~30%;蛋白質供熱能占12~14%,還是比較合理的。一般來說,2歲小兒每日吃糧食100~150克。蛋白質作為人體生長發育的基本原材料,是其它任何物質不能代替的。有人說,蛋白質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也是生命的基礎,這道出了蛋白質在體內的重要地位。在動物類食物和豆類食品中都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這就是為什麼要強調多給小兒吃一些瘦肉、魚、豆製品的原因所在。2歲小兒如果熱能不足或蛋白質缺乏,就會出現營養不良,導致體格與智力落後。如果長期營養不良得不到糾正,則體格和智力的發育均可能趕不上正常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