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吃飯時不要讓孩子邊吃邊玩,邊吃邊看電視,要專心致誌。每次給孩子少盛一些飯,讓孩子能夠吃完,以免剩在碗裏養成浪費糧食的習慣。培養孩子愛吃各種食物,不挑食,不偏食。

不要讓孩子獨占食物

進餐時,餐桌上好吃的東西要按人分份,教育孩子先給年長的盛,再給寶寶盛,懂得共同分享,禮讓別人,防止孩子養成一切自己優先,獨占食物的不良習慣。

粗纖維食品

粗纖維食品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吃的糧食過於精細,也可造成某種或多種營養物質的缺乏,引起一些疾病。因此,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要注意粗纖維食品的攝入。

粗纖維主要含在粗糧和蔬菜中,粗糧有玉米、黃豆小米、綠豆、蠶豆等。蔬菜有油菜、黃花菜、韭菜、芥菜、香椿、芥菜等。此外,海帶、黑木耳、蘑菇中含粗纖維也較高。

給孩子經常吃粗纖維食物,可以促進咀嚼肌的發育,並有利於小兒牙齒和下頜的發育,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胃腸消化功能,防止便秘,還具有預防齲齒和結腸癌的作用。但給孩子做含粗纖維多的飲食時,要做得細、軟、爛,以便於孩子的咀嚼、吸收。

偏 食

偏食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獨生子女中多見,究其原因多數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當或過於溺愛引起。為此要糾正小兒偏食習慣,首先應從家長做起。

1.在孩子麵前不要表示出對孩子某種食物的厭惡和不喜歡,采購食品時,要力求品種多樣化。

2.引起孩子的飲食興趣,如有些孩子愛吃肉不愛吃蔬菜,則可以向孩子講蔬菜對人體的好處,並講些與此相關的有趣故事,如吃青菜的小白兔長高了,也長得白白胖胖的,多可愛呀!以引起孩子對青菜的食欲和興趣。

3.在食品製作上,做到烹調方法多樣化。每頓菜種類不一定多,2~3種即可,但經常要用不同的方法做成花樣不同的食物,尤其是孩子不喜歡的食物,要做得色香味俱全,引起他的興趣,或改變製作方法,如孩子不愛吃白菜,可把白菜摻在他喜歡吃的肉裏,做成餃子或包子,使孩子慢慢適應。

4.不要強迫孩子進食,不要通過很多種辦法強迫孩子吃不願吃的某種食品,可以用與這種食品營養相似的食品來代替,或過一段時間再讓他吃,以免造成孩子對某種食品的抵觸情緒,甚至把吃某種食品當成一種負擔和懲罰。

選擇零食

零食是指正餐以外的一切小吃,是孩子喜歡吃的小食品,如小餅幹、蛋糕、水果等。有人完全不主張給孩子吃零食,因為零食會影響消化及正餐進食量,但多數醫生和兒童保健專家認為適當的零食是必要的,因為嬰幼兒胃容量小,而新陳代謝旺盛,每餐進食後很快被消化,所以要適當補充一些零食。但零食選擇不當或過多,會擾亂孩子正常的消化活動規律,引起消化係統疾病和營養失衡,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因此選擇零食還要掌握好零食的種類和時間。

1.選擇吞食的種類。零食可選擇各類水果、麵包、全麥餅幹等,但要少量,質量精樣要經常變化。還可以選擇一些強化食品,如含鐵、鋅、鈣類食品,但要根據孩子的需要選擇,如患者有營養性貧血選擇含鐵餅幹。

2.掌握好零食的時間及合適的數量。可在每天中、晚飯之間或午睡後,給孩子一些點心或水果,但是量不要過度,約占每日總熱量的10~15%左右,切勿在飯前吃零食,否則影響正餐進食。

3.少吃高糖、高脂肪、生冷的零食。太甜、太油膩的糕點、糖果、水果罐頭和巧克力不宜經常作為孩子的零食。因為它的含熱量高、油脂多,不易被孩子消化,且經常食用可引起肥胖,冷飲和汽水不宜作為零食,更不能讓孩子多吃,易引起孩子消化功能紊亂。

4.選擇零食要有計劃,有控製,注意衛生。父母不可用零食來逗哄孩子,不能孩子喜歡吃什麼就買什麼,選購零食時還要注意清潔衛生、新鮮、未過保質期。

厭食的原因及預防

厭食是當前小兒中較常見的一種症狀,使家長十分煩惱。孩子為什麼厭食?據調查主要原因有幾點:

1.不良的飲食習慣,過多地吃零食是造成厭食的主要原因之一,經常吃零食使胃腸不停的工作,打亂了消化活動的正常規律,長久下去就會使小兒沒有食欲。另外還有的小孩邊吃邊玩,家長拿著碗追著孩子喂,吃飯時不專心,食物的色、香、味對感覺器官的刺激作用減弱,使大腦對進食中樞的支配作用減弱,消化係統功能降低,對進食缺乏興趣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