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1~2歲小兒的自身胃容量約為200~300毫升,這就限定了小兒每次的進餐量,故每日進餐次數4~5次,每日三餐,兩餐之間加些點心,每餐間隔時間為4小時。
附表每月食物參考數量(市斤)
┏━━━━━━━━━━┳━━━━━━━━┓
┃ 穀類、米、雜糧 ┃ 7.0 ┃
┣━━━━━━━━━━╋━━━━━━━━┫
┃ 乳類或代乳類 ┃ 0.8 ┃
┣━━━━━━━━━━╋━━━━━━━━┫
┃ 幹豆及豆粉 ┃ 0.5 ┃
┣━━━━━━━━━━╋━━━━━━━━┫
┃ 豆製品 ┃ 0.5 ┃
┣━━━━━━━━━━╋━━━━━━━━┫
┃ 魚、肉、肝類 ┃ 2.0 ┃
┣━━━━━━━━━━╋━━━━━━━━┫
┃ 蛋類 ┃ 2.0 ┃
┣━━━━━━━━━━╋━━━━━━━━┫
┃ 蔬菜類 ┃ 7.0 ┃
┣━━━━━━━━━━╋━━━━━━━━┫
┃ 水果類 ┃ 2.0 ┃
┣━━━━━━━━━━╋━━━━━━━━┫
┃ 油 ┃ 0.5 ┃
┗━━━━━━━━━━┻━━━━━━━━┛
1~2歲小兒飲食製作
幼兒的消化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如咀嚼肌還遠不如成人,咀嚼能力還很差,要照顧到幼兒的進食和消化能力,必須在食物烹調上下功夫。首先,要做到碎、軟、爛,麵片湯、餛飩對小兒比較適合,麵食以發麵為好;魚要剔除骨刺,再切成碎末或小丁;肉要加工切碎,斬斷其纖維,再製小丸子;花生、核桃要製成泥、醬;避免給小兒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油炸食品。其次,要盡可能多地保留食物中的營養素,必須注意烹飪得法,如挑選蔬菜要新鮮,不要泡在水裏時間太長,應洗幹淨再切,防止維生素的流失;胡蘿卜要用油炒後食用,利於脂溶性維生素A的吸收。第三,製作的膳食應小巧、精致、花樣翻新。通過視覺、嗅覺、味覺等感官,傳導到大腦皮層的食物神經中樞,反射性刺激,使小兒想吃,越吃越愛吃,從而保證幼兒足夠的營養攝入量,促進小兒的發育。
為孩子選擇營養品
目前,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生長發育好、聰明,總想給孩子買些營養品來“補身體”,而琳琅滿目的小兒營養品越來越多,如專為幼兒配製的口服營養補品、人參餅幹、人參奶糖、蜂王漿等,都特別受到家長們的歡迎。其實,小兒盲目地服用這類食品是沒有好處的。
人參、鹿茸曆來被視為滋補珍品,如老年人服用,或恢複期的病人服用,對強身健骨起到輔助作用,是有益的;而祖國醫學從不主張用人參給小孩治病,因為人參有促進激素分泌的作用,服用後可發生性早熟,嚴重影響小兒正常的生長發育,導致血壓下降,血糖降低等。而社會上銷售的各種人參食品,均未注明小兒禁用,因此,提醒家長一定要控製小兒吃含參食品,以保證嬰幼兒健康。
含有多種維生素及蛋白質、脂肪或糖類等各種的營養品,盡管它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但長期、多量服用,對小兒健康也極為不利。例如小兒補充適量的賴氨酸是十分必要的,但過量食用後,體內高濃度的賴氨酸可透導精氨酸分解增加,最終導致食欲減退、體重不增、生殖能力降低等副作用,由於賴氨酸多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經常食用動物性食物的幼兒不必補充賴氨酸,而平時以穀類或其他植物性食品為主的小兒,則應適量補充含賴氨酸的營養品;還有許多家長疼愛孩子,把口服葡萄糖作為滋補品,給幼兒大量喂服,卻不知道葡萄糖吃起來甜中帶點苦,並有一定的藥味,多吃孩子會感到厭煩,影響食欲,用葡萄糖代替白糖,就會造成胃腸消化酶分泌功能下降,消化功能減退,影響除葡萄糖以外的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從而導致小兒貧血、維生素缺乏、抵抗力減弱等,葡萄糖的消化、吸收,容易使腸道產生氣體,造成腹脹。因此,葡萄糖不能代替白糖,更不能長期食用。由於葡萄糖的特點是容易消化吸收,所以消化功能差的病兒,用來補充糖分時應用是可以的。
因此,無論服用哪一種營養品,必須按照幼兒的體質、年齡、病情等具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引下,或仔細閱讀食品外包裝上所標明的營養素含量,征得醫生意見後,再給孩子服用。若跟在商品廣告後邊走,盲目來購買營養品,無節製的食用,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吃維生素越多不好
維生素是維持幼兒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與幼兒的發育相當密切,如果嬰兒在發育階段嚴重缺乏維生素,可引起生長遲緩,發育不良,還出現一係列相應病症。但若體內維生素過多,也會影響正常飲食,還可能發生副作用或嚴重中毒,如維生素A攝入過多會引起中毒,出現惡心,皮膚瘙癢,骨痛並伴有腕部和膝部腫脹,一旦劑量控製適當,這些症狀就會消失;維生素D是治療小兒佝僂病的良藥,但服用過量,能造成不思飲食、低熱、嘔吐、腹瀉、煩躁、頭痛,臨床檢查發現血鈣水平急劇升高,軟組織鈣化等症狀,若在短期內反複注射多量的維生素D(3下標),會導致幼兒發燒、多飲、多尿;維生素B過量,會引起頭痛、眼花、心慌、失眠等;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會使血漿中維生素C的濃度一直處於飽和狀態,維生素C的代謝產物最終氧化為草酸,尿中草酸鹽增多,易形成腎和膀胱結石,當長期服用維生素C,突然停藥則可引起類似的壞血病症狀,這是因為在長期服用維生素C的時候,使體內分解維生素C的酶活力增強,而停藥後,反而易出現維生素C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