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近幾年來淋病又開始泛濫,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眼結膜炎開始增多。父母在生活中應杜絕多個性伴侶以及一切不正當的性生活,在外注意公共衛生,以防染上淋病。如果染上淋病,必須馬上進行治療,淋病可使寶寶在出生時,被媽媽陰道內的淋球菌感染而患上急性眼結膜炎,治療不當則會引起角膜潰瘍,甚至導致失明,隻要媽媽患淋病,不論嬰兒出生後有沒有症狀都應積極接受治療;父母如果有沙眼,應馬上積極治療。因為它可通過密切生活接觸傳染給嬰幼兒,而且嚴重時會影響視力,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把洗浴盆具、毛巾、手帕等與幼兒的用品分開,防止傳染給幼兒,所幸的是現今沙眼患者已大大減少了。
3.預防各種眼外傷。幼兒好動又好奇,行動起來身體尚不穩當,很容易發生外傷。如果傷及眼睛,輕者引起眼瞼、結膜下出血,重者可發生眼睛撕裂傷,外傷性瞳孔散大,外傷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視網膜剝離以及眼球穿通。剛剛學會走路的幼兒一定要有專人照料,不給幼兒買具有殺傷力的玩具槍、擲鏢、箭頭等玩具,幼兒年幼不懂事,在玩得盡興時常會忘乎所以,把這些東西射入眼睛導致悲劇發生;也不能給幼兒玩尖銳的物品,如一次性注射器。有些父母把它買來讓幼兒玩噴水。由此,眼科門診時有不慎將針頭紮入眼睛的寶寶來就診,這些注射器往往已經玩得很髒,紮人眼後幾乎都繼發了感染,有些眼球最終由於化膿不得不摘除。父母嚴禁寶寶玩注射器的同時必須呼籲醫療器械經銷部門嚴格控製管理,決不允許將這種危險的醫用品當做廉價玩具出售給兒童。家中的剪子、釘子、推子,小刀等常用工具,也都應收藏在幼兒的手觸及不到的地方。
4.陽光非常強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給幼兒的眼睛采取防護措施,幼兒的眼睛很稚嫩,長期強光照射則會導致白內障。把還不會自行移動的嬰幼兒放在嬰兒車裏、床上時,都應注意光線不能直射嬰幼兒的眼睛;外出時,給嬰幼兒戴上一副兒童遮陽墨鏡,但墨鏡質量必須可靠。需讓父母注意的是不要因為嬰幼兒覺得戴墨鏡好玩,在陰暗處或室內也不摘掉,這樣同樣會使視力受損傷。
5.生活中科學養育不容忽視。如飲食上不能任憑幼兒的喜好偏食,因為血液的酸堿度受食物種類的影響,當幼兒偏食而使血液是酸性時,跟部組織的彈性和抵抗力下降,容易形成近視;而且過多地攝入甜食,不僅會因缺鈣而導致眼球彈性下降促使近視發生,而且糖分過多,還會造成體內VB(1下標)的不足,從而影響視神經的發育。
小兒的脈搏隨呼吸而快慢不齊
脈搏是指淺表動脈的搏動,我們常用的是腕部、肘部或者腹股溝部的動脈搏動。
當孩子有病時,我們經常要給孩子數脈搏,可是有時發現孩子的脈搏隨呼吸而有些變化,有時快,有時慢。這時,作為家長是很著急的,認為小兒心髒有病了,急急忙忙帶小兒去醫院。其實你不必著急。我們知道,脈搏反映心髒的功能,確切地說是反映左心室的收縮功能。正常人的脈搏跳動是有規律的,它和心髒的跳動規律是一致的,但是1歲的小兒,甚至有一部分大孩子或者青年人,脈搏跳動並不很規律。它可隨著呼吸而變化,即在吸氣時脈搏節律增快,呼氣時脈搏節律減慢。我們在醫學上稱之為呼吸性心律失常,若在心電圖上則表現為竇性心律失常。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不是有病。但是如果心髒的跳動很快,脈搏的跳動慢;或者脈搏、心率均快,而且不隨呼吸而變化,這時就應考慮心髒有病了,需到醫院及時診斷和治療。
小兒的心髒有雜音,是否有心髒病
常常看到這樣一些小兒,他們的口唇、指甲並不紫紺,家長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心髒雜音。心髒有雜音是否就是有病呢?對於這個問題,需要全麵檢查和分析。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心髒雜音的來源。心髒雜音是由於血液在心髒、血管內流動,通過心髒瓣膜、腱索及血管等震動形成的血流漩渦而造成的。所以,血流經過的地方、流速以及血流經過各處的結構、功能發生改變時,都可以產生心髒雜音。
按雜音產生的時間分為收縮期和舒張期;按雜音的性質分為吹風樣的、柔和的、粗糙的、雷鳴樣的等;根據心髒及血管產生的病理變化而出現的雜音,分為生理性、器質性等;根據雜音音響的程度又可分為Ⅰ、Ⅱ、Ⅲ、Ⅳ級等。
1歲的小兒,特別是新生兒和早產兒,由於胎兒時期的血液循環有部分通道沒有閉合(如動脈導管),因此發現雜音的比較多。若雜音在I~Ⅱ級,且是柔和的、吹風樣的收縮期雜音,先不要著急,可以觀察一段時間。因為有的小兒隨著年齡增長,雜音可能消失。若雜音在Ⅱ級以上,而且心電圖和X線胸片均不正常,那麼心髒就可能有病了。這時要做一些其它的檢查,確定心髒患何種疾病。
總之,發現心髒有雜音,不一定就是患了心髒病,最好到醫院裏做詳細的檢查,讓醫生確定心髒是否有病。
心髒雜音屬於生理性
有這樣一些孩子,平日活動和正常孩子一樣,即使在劇烈活動時也不心慌、氣短,也沒有口周、口唇及指甲紫紺,但在生病或者體檢時被醫生發現心髒有雜音,做心電圖或者拍胸x線片,心髒均正常,醫生告知這是生理性雜音。那麼,生理性雜音是什麼樣的心髒雜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