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緣於它的配方,APC片又稱複方阿司匹林,共由三種成分構成,其中阿司匹林(含0.2268克)和非那西丁(含0.162克)都具有同樣的解熱鎮痛作用。兩藥配合使用,止痛效果比單用一種更好,第三種成分為咖啡因,含0.035克,可以收縮腦血管,有助於控製頭痛。但是嬰幼兒不能服用APC片退燒,其原因如下:

1.幼兒各器官係統未完全發育成熟,功能還不完善,特別對藥物的耐受力不如成人,對藥物的解毒功能也差,因此,成人服用的解熱鎮痛藥小兒不能服用,如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等,APC片中含有非那西丁,故不適於嬰幼兒吃。

2.幼兒神經係統發育未成熟,高熱時常伴有抽風,而咖啡因是一種興奮劑,容易誘發小兒驚厥,故含有咖啡因成分的APC片不能用於小兒退燒。

3.近年來,臨床資料顯示用阿司匹林有引起罕見的肝和腦損害的病例,即“雷那綜合症”,症狀為嘔吐、頻繁出血、發燒、呼吸困難、昏迷、抽搐等,原因尚不清楚,但醫學家認為,可能是某些病毒的分解產物與阿司匹林結合後,在體內引起的一種危害腦組織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小兒的血腦屏障還不健全,腦組織尚處於發育階段,因而較成人易發病。阿司匹林是APC的主要成分,因此,幼兒不宜使用APC。

對於一般性發燒,感冒,病毒感染如果服用阿司匹林需要謹慎,並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應避免劑量過大,時間過長。

預防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又稱杆菌痢疾,簡稱菌痢,是小兒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病人和帶菌者是傳染源。痢疾杆菌存在於病人和帶菌者腸道內,隨糞便而排出體外,糞便直接汙染水源,食物,或通過病人的手和蒼蠅汙染食物、蔬菜或水果、冷飲等,吃了這些不潔食物或使用了被汙染的食具經口引起消化道感染。與痢疾病人接觸而沒有采取消毒隔離措施更易被痢疾杆菌感染而患病,特別是幼兒,患痢疾常因與痢疾病人(如親屬)密切接觸所致。菌痢於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在幼兒和學齡前兒童中發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夏秋季發病最多。

急性菌痢起病急驟,發熱,體溫可以在39℃以上,腹痛,大便次數多,每日10~30次,大便帶有膿血,患兒想拉又拉不多,總像是沒拉完的感覺,醫學稱“裏急後重”,還伴有惡心、嘔吐、食欲減退、全身無力。如果發生中毒性痢疾,尚未見拉膿血便,有的病人就出現高熱、抽風、麵色蒼白、血壓下降、四肢發青等循環衰竭的症狀,病情變化快,往往在48小時內迅速惡化,死亡率極高。菌痢對小兒危害極大,要積極預防。

菌痢的預防主要是把住“病從口入”關。培養孩子自幼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有條件的則盡能用流動水洗手,要確保食品及水不被汙染,不吃不潔食物及腐爛瓜果蔬菜。生吃瓜、果要洗燙。要注意改造廁所,消滅蒼蠅,對托幼機構的炊事員及保教人員定期做體格檢查;病兒餐具要消毒,一般煮沸15分鍾即可,病兒的糞便用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後才能倒入糞池,幼兒的尿布、內褲經浸泡煮沸後才能清洗。痢疾病人應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和及早隔離。

父母應該怎樣及早發現孩子的視力問題

在寶寶出生後,父母須具備一些簡易檢測寶寶視力的知識和方法,寶寶先天性眼病很多,有的能使視力極度下降,有的能造成失明,甚至喪失生命,寶寶早期視力問題如果能及時在家檢查出來,然後及時就醫並及時治療,是能保住較理想的視力的。

居家測查嬰幼兒的視力可分為3個階段。在幼兒2歲以內用客觀觀察法,請記這樣的檢查口訣:一月怕來二月動(怕指怕光,動指隨大人的活動轉動眼球);四月摸看帶色物,六月近物能抓住;八月存在跟隨目一(大人手指到哪,幼兒眼光看到哪,並固視不動);1歲準確指鼻孔;2歲走路避開物。除此4~7個月的幼兒如果視力存在問題,爬動和玩玩具的舉止行為,通常比同齡的孩子動作緩慢,準確度低,顯得有些笨手笨腳。

幼兒3~5歲可用手勢,動物形象視力表檢查,但需注意的是父母要早一些在家中耐心教會幼兒認識視力表,並要反複測查,否則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幼兒5歲以上用成人視力表檢查,都能合作測出視力。一般可從2歲測視力,不同年齡段正常視力為:2歲視力0.4~0.5,3歲0.5~0.6.4歲0.7~0.8,5歲0.8~1.0。

如果發現幼兒的視力有問題,應及時診察和治療。

另外,當父母用手捂住幼兒一隻眼睛,幼兒高興大笑或掙紮反抗,而捂另一隻眼時,卻沒有反應時,說明這一隻眼視力有問題,應帶孩子立即去看眼科醫生。

避免孩子的眼睛受到傷害

應從以下幾點去做:

1.媽媽在懷孕早期就要防止發生。如前所述的各種先天性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