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太上皇歸來九(3 / 3)

“那麼太上皇應該選誰來充任呢?”李顧問道。

“李大人,首先小臣要排除在外,因小臣是隨駕被迎之人,自然不在此數之內。”袁彬扳著指頭數著說道。“再者,已有官爵者也不適合,比如你,二位正付將軍和偏將們。皇帝對你們已封過官賜過爵,太上皇怎能二次封賞?”

“那麼說到底,隻有那些普通士兵才可以了?他們真走運,得來全不費功夫!”李顧大叫道。

“迎駕使節隻是一時之需,其實是個空頭名號,並非朝廷正式官職,事後自動撤銷。”袁彬又說下去道。“但又必須由有官職的人來擔任,方能顯出真正的身份,否則豈不虛枉不實,對方怎能加以認可?所以說來說去,必須先封其人為官,再命其為使節。”

“難道別無它法了嗎?”李顧心有不甘地問道。

“李大人,士兵屬於你管轄,你熟悉他們一點,還是由你從中挑幾個人來,交由太上皇審定一人。事不宜遲,現在就辦!”袁彬斷然地說道

“小臣隻能揀那看起來順眼的選,倉促之間哪能摸的準?真可惜,白送他們一場富貴!”李顧嘴裏嘮叨著離去了。

“李大人怎麼能這樣?揀順眼的選,說話一點不負責!”袁彬抱怨道。

“他是實話實話,本來就是這樣,猶如兒戲。”太上皇為他辯護道。

“那也要一本正經地來做,否則豈不連自己都覺得可笑?”

“想不到寡人敗落到如此地步!”太上皇突然無限傷感起來,仿佛不能自持,皇子見深立即上去安慰他。

袁彬也滿懷惆悵,淚水暗灑,低頭不語。

過了很久,忽然那邊較遠處人群一陣起哄,這裏幾個人莫名地緊張起來。

袁彬之所以沒有疾衝而出去迎接可能的危險,是因為看到奔過來的一群士兵中領頭的是李顧。

緊隨李顧之後,是兩名士兵手持砍刀押著一個人,此人竟身穿官服,頭戴官帽!太上皇和袁彬認不出是誰,正在驚詫此人何來,卻聽見皇子見深對他們喊道,是他的那位客人。

“那麼他怎麼搖身一變成了堂堂的官員?”袁彬問皇子道。“他的這一身官服從哪弄來的?啊!皇子殿下看清了沒有?他穿的好像是蔣大人留下的那套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啊!袁大人,我比你知道的還少!”皇子兩手一攤道。

說話間,李顧一幫人已到跟前。

“太上皇,袁大人,巡查的士兵抓到這個人,他就是被我們臨時扣留的那個古怪家夥。皇子殿下應該對他更熟悉。他竟偷走原來蔣大人那套官服,穿在身上冒充官員,企圖混過崗哨從這裏逃走!誰知半路上就被這兩名巡查的士兵發覺截獲,小臣特請太上皇發落。另外這兩名士兵精明而又負責,正好作為人選,故一並帶來。”

“李大人,太上皇剛才已封他為使節,官襲蔣大人的禮部員外郎之職,所以命他穿上蔣大人的官服。他哪裏是逃走,一定是在巡視周邊情況,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嘛!”皇子大聲宣布道。“連李大人都不知這一最新任命,士兵們就更是不曉了,誤將他抓來,情有可原,概不追究。大家請散去!”

皇子自作主張,假傳太上皇之旨,竟然不和人商量,就擅自把這使節的人選,猝然間定了下來,使袁彬覺得過於輕率。他冷眼旁觀,等待著皇子做出解釋。

太上皇卻置身事外,一副不管不問的樣子,但卻顯示出對皇子的所有做法表示認可的架勢。

皇子不慌不忙,先去跟這新使節說話。

“想不到你還賊心賊膽,偷人家的衣服,早知如此先防你一著,叫你英雄無用武之地!“皇子逗弄著他道。

“衣服就放在那個什麼蔣大人的原來的車子裏。也沒人管,我就試著穿玩。到你嘴裏就變成偷了。告訴你,我可是正派人!”他理直氣壯地反駁道。

“現在沒功夫和你計較那些。重要的是你還不快感謝我?要不是我為你打掩護,你私冒官員一罪,就夠你瞧的!”他壓低聲音說道。

“那你們為什麼隨意把我這個良民抓來?難道這不違法,該當何罪?”他反唇相譏,毫不示弱。

“好,算我們兩相抵銷,”皇子笑道,“合理吧,誰也不欠誰的。但是我幫你在太上皇麵前受了封,官職禮部員外郎,,又是這次迎接太上皇的使節,何等榮耀和威風!可是對你恩重如山。你能不大大地謝我?”

“我都聽得一清二楚,有什麼實際用處?”他輕蔑地說道。“不過這樣鬧著玩也怪開心的,把我也拉進到你們中來了,所以也得感謝你對我的關照。我就象戲子演戲,當個好角色總是有意思的!”

“那就是說,你仍然認為我是一個假皇子?”

“是啊,一點不錯。你這位太上皇想必也是假扮的。”

“你看我們這支隊伍有上千人,浩浩蕩蕩地一路向前開去,每天耗費多少錢財,難道如你所言,隻是鬧著玩的?天下有這樣的玩法嗎?”

“這個問題我也盤算過,終於給我找到了答案。要是換成別人,就會給你難住啦!”

“你竟然找到了答案?倒要來領教一下。”皇子說道,心裏暗笑一定荒誕不經。

“正如你所說的理由,我也覺得並非如我想象的那麼簡單。”這位來客鄭重其事地說道。“難道本來一切都是真的,我非要硬當成是假的?你是真皇子,他是真太上皇,其他人各有其份也是真真切切。而我卻因為一開始見你是太監穿戴,就咬定你必是太監,換成其他模樣便不能接受,以為是假扮來糊弄我。那我是不是自我蒙蔽而成了一個糊塗蟲?為此我也著實苦惱了一陣子,最後堅信自己沒錯,因為我發現了你們的天大的秘密!”他驟然停下,緊盯著皇子的臉色,好像要從中察覺出合乎自己需要的問題來。

“快告訴我你發現的我們的天大秘密是什麼?”皇子催促道。他差一點要為對方的荒誕不經大笑起來,掉頭走開去,但他強忍住了。

“土門與蒙古人一戰,我朝慘遭敗白不說,從來勝敗乃兵家常事,尚可自諒。但皇帝被人家俘虜去,卻是古來罕見,真可謂奇恥大辱之極!”他沉痛地訴說道。“從此之後,新皇帝和滿朝文武大臣最為緊迫的任務,就是要設法救回太上皇。太上皇落於敵手一天,這恥辱就存留一天,朝廷就顏麵丟盡!可曆經八年之久的努力,終無結果。而且可能這麼多年的囚徒生涯,太上皇不堪折磨,已經在蒙古駕崩!縱你有天大本領,再也救不回太上皇了!那麼就意味著,這千古奇恥無法洗刷,大明王朝要一直背下去,如此怎麼向國人交待?也要被後世引為笑柄。為了擺脫這一困境,朝廷智謀之士就想出了絕招,來一次以假代真的行動。於是就調動人馬,有人扮太上皇,有人扮皇子,有人扮使節。這軍隊應該是真的,他們作為護衛,是他們的本來麵目,無須畫蛇添足。連這蒙古人也是真蒙古士兵,因為我知道有歸順我大明的蒙古軍隊,就駐紮在邊疆,大可喚來使用。而反證我這一大膽猜想,就是你的確是個真太監假皇子,若不是我說的目的,你何需裝神弄鬼的?你也許會滿口否認吧?”

在這裏作者忍不住要現身說話,可能曆史果真如此,非是書中人物的胡言,迎歸英宗太上皇原是欺世彌天大謊!因為蒙古人當時很強盛,無需畏懼明王朝為拯救太上皇而掀起的戰爭。扣留太上皇能牽製要挾明王朝,總會撈到意想不到的巨大好處。在此目的未達到之前,不會將好不容易捉到的大明皇帝白白丟掉!

“不!正相反,我隻得承認被你一眼看穿真相,再對你抵賴,就太過份啦!”皇子裝出被人抓住不光彩的隱私一樣,慚愧地回道。“你太聰明啦,實在瞞不了你,隻是請你保守秘密。另外,剛才我讓你擔任的角色,你一定要接受並要演好,別忘了假戲要真做!行不行?”

“既然我願意接受下來,就會按照你們的要求盡量做好。雖然是假的,過一回當大官的癮也是有趣的。頤指氣使的多神氣!”他頗為陶醉地說道。

“那麼把你的大名告訴我,太上皇在手諭中要給你寫上,你要流芳千古啦!”

“還要我的名子?真麻煩!我叫——我叫萬小小!”

皇子又對這個萬小小——我們暫時這樣稱呼他,以後才能知道他的真名實性,作了一些交待和注意事項,就叫他改乘原來蔣大人的車輛,還有隨從一人陪乘。他現在是欽命使節,不同以往了。打發他離開後,皇子去向太上皇、袁彬和李顧作解釋。

未完,下接第二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