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門時,要先問好。
(2)當家長送給主人禮物時,不可爭著先打開。
(3)當主人遞來吃的東西時,要先拿小的,並說“謝謝”。
(4)如果需要什麼,要“請”主人幫忙,絕不能亂翻主人家的抽屜、櫃子。
(5)離開時,要說“再見”。
當孩子做客時表現良好,父母應該及時稱讚。
2.愛勞動
家長要讓孩子在平凡的勞動中學習一些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這有利於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還可以鍛煉孩子更靈巧、更聰明。
將滿3歲的孩子,對周圍的事物已經認識不少,而且他的兩隻手已經很靈活,所以家長可以讓他參加適當的家務勞動:最初的家務勞動是自我服務,如:自己吃飯、穿衣、洗手等;慢慢過渡到為家人服務,如:為洗衣服的媽媽拿肥皂、為累了的爺爺扇扇子、為生病的奶奶擦擦汗、為下班的爸爸拿拖鞋等。這個年齡的幼兒,會對很多事情感興趣,喜歡幫助家人掃地、擦桌子、洗菜等,但是剛開始時很多事情做不好,家長一定要耐心教,不要嫌麻煩而不讓他做,使他失去做家務勞動的興趣,當然更談不上養成勞動的好習慣了。
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要抓住孩子的特點在遊戲中學習,會更增加他的興趣,如:玩具太亂,要讓孩子放好,家長可以說“天晚都該回家了,玩具們也要回家休息了”,然後與孩子一起把玩具放回原來的位置;孩子喜歡水和肥皂,就可以教他洗手帕,洗淨後晾在孩子夠得到的地方,晾幹後讓他自己收好;出門購物時,讓他看看計算機如何顯示數字,引起他學習數學的興趣,回家的路上,讓他拿著小件不怕摔的東西,培養幫助家人做事的好習慣。
鼓勵小兒參加家務勞動時,切忌把勞動當成懲罰的手段,也不要用糖或錢去刺激;否則時間一長,你會把他愛勞動的好習慣變成喜好索取的壞毛病。
(六)生活自理能力
1.管理能力訓練
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家長把房間收拾整齊,把晾幹疊好的衣服分別放入櫃中或其他固定地方。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讓孩子自己洗臉、洗手、洗腳、正確刷牙;自己脫穿衣服和鞋襪;還要會洗自己的小手帕、小襪子之類的小物件;出門時要帶上小手帕;進門時記得換拖鞋。
可以讓孩子學唱《講衛生》的兒歌,以幫助記憶:
“講衛生”
太陽眯眯笑,我們起得早。手臉洗幹淨,刷牙不忘掉。
飯前洗洗手,飯後不亂跑。清潔又衛生,身體長得好。
(七)學習常識
1.認識野生動物
2歲之前寶寶玩過的看圖認物的圖片,現在又有了新的用途。如:大象,有長長的鼻子,它的鼻子會將食物卷起放入口中,還會卷起木材和較重的東西。虎與豹不同,虎身上是條紋,豹身上則是一個個點點。這些動物都有4條腿,能在山上、樹林中走,尋找食物;會飛的鳥類,都有翅膀,是前麵兩條腿變成的,它們冬天飛到南方過冬,夏天飛回北方;它們還剩下兩條腿,也能站在地上走動幾步;魚類沒有腿,腿都變成鰭,幫助它們在水中遊泳。它們的尾巴特別有用,可以在水中決定方向。魚以水中的植物為食物,在水中才能生存,離開水很快就會死亡。
孩子們很喜歡動物,很快學會識別它們的特點和生活習性。遇到電視中講述動物時,也要讓孩子們多看;假日可帶孩子去動物園看看,這是孩子們喜歡去的地方。
2.認識交通工具
準備係列交通工具的圖片,讓孩子認識交通工具的名稱和圖片的背景。如:飛機在空中飛;輪船在大江大海上走;大街上有公交車、出租車和其他汽車(不同用途的汽車有其特殊的名稱,如:送病人的救護車、送貨物的貨車、灑水的灑水車、掃地的清潔車、清潔廁所的糞車等)。也有許多人騎自行車和摩托車;城市地下有地鐵;各城市之間有火車在鐵路上跑。
在圖片上學過的知識最好要實地觀察,有時孩子會發現許多新鮮事物,如:建築工地上的推土機、挖土機、大吊車,打仗用的坦克,空中的轟炸機,甚至飛到宇宙去的太空船等,隻要孩子真正看到過東西,家長介紹過的名稱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