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智慧訓練室(3 / 3)

在傳統市場購物時,可以讓他提出建議,如:選擇他喜歡的菜,或介紹他不認識的菜1~2種,購買一點點讓他回家嚐嚐;讓他聽賣菜人的介紹,怎樣討價還價,怎樣用稱來量菜的多少。

“提醒”

寶寶對於上述的行為都會很感興趣,回到家來還會常常將所見所聞在遊戲中重演。

(六)生活自理能力

1.自己洗腳

“目的”

(1)寶寶長大了,會自己洗臉、洗手,也應當學習自己洗腳。

(2)一來可學習自理,二來可理解讓大人低頭彎腰去照料自己的辛勞,尤其是不應當讓老奶奶老爺爺低頭彎腰去照料自己,因為這會使年老的人倍感辛勞。

“方法”

(1)在洗腳之前,應當將拖鞋和幹淨襪子放好,將肥皂放在順手之處,再去準備盆、毛巾和溫度適宜的水。

(2)母親口頭指導:脫去鞋襪,將腳放入盆中,用肥皂將腳趾、腳趾縫、腳背、腳跟都洗幹淨,用毛巾擦幹,穿上幹淨襪子和拖鞋。

(3)鼓勵孩子自己將水倒掉,用幹淨水把盆清洗幹淨,把毛巾和肥皂放回原處,再將鞋襪收拾好。

2.穿有扣子的衣服

“目的”

在幫助娃娃穿衣服的基礎上,學習自己穿上麵前開口有扣子的衣服。

“方法”

(1)讓寶寶先套上一邊的袖子,再將另一手向後伸入另一袖內,然後將衣服拉正。

(2)孩子往往不會扣領口的扣子,讓他先從衣服下方兩邊對齊,扣上最下方的扣子,逐個往上扣,領口的扣子可由家長幫助扣上。

“提醒”

(1)衣服應寬大些。

(2)避免穿後麵扣扣子的衣服。

3.自己吃飯

多數孩子都在2歲1~2個月時能自己將碗中的東西吃幹淨。問題是:有時孩子不愛吃某種食物,或是家長要趕時間,不容許孩子自己慢慢吃飯,而用喂來解決問題,不知不覺剝奪了孩子自己練習的機會。結果本來會自己吃飯的孩子,也變得依賴大人喂飯,而不自己獨立吃飯。

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讓孩子自己吃飯是重要的起點,關鍵是父母的堅持,尤其是祖父母如果幫助照料孩子時也要堅持。隻要父母和祖父母重視這個問題,到了2歲半,孩子的確可以自己完全獨立吃飯,不需要大人幫忙。

(七)學習常識

1.熟悉水

“目的”

讓孩子自由嚐試用各種容器裝水和倒水。

“材料”

為孩子準備一大盆水、小口瓶子、漏鬥、量杯、各種大小不同的杯子、可在水裏沉或浮的物品、塑料圍裙等。

“方法”

(1)引導孩子從大容器向小容器倒水;用量杯為不同的容器裝水;用漏鬥往小口瓶子裝水等。

(2)引導孩子用不同的方法了解水的特性,如:把空杯子倒置平放在水麵,再按到水底,會出現什麼情況?用小籃子裝水會出現什麼情況?

(3)將水壺灌滿水並加熱,會怎樣?冬天把一杯水放到室外會怎樣?

(4)成人和孩子一起討論:可以用水做什麼?讓孩子完整地講述用某一種方法玩水的過程和感覺。

(5)最後一起收拾玩水的用具。

2.識別昆蟲

(1)蝴蝶

有很多種類。它的頭部有眼睛和細長的觸角,有一對美麗的翅膀,翅膀上有各種圖案,在草地上、花叢中飛來飛去。

(2)蜻蜒

頭上有圓圓的眼,身體細長,翅膀輕薄透明,飛起來像小飛機一樣平穩,是益蟲,喜歡吃小蟲子。

(3)螳螂

黃綠色的身體細又長,有透明的翅膀,三角腦袋會轉圈,前麵兩隻粗大的腳像兩把大鐮刀,捉起害蟲不留情,後麵還有兩對腳。

(4)蒼蠅

身體小,有翅膀,到處飛、到處爬,喜歡髒的地方和食物,所以常把病菌亂傳播,這種害蟲,我們一定要消滅它。

(5)蚊子

身體更細小,也有翅膀到處飛,嘴是一根長吸管,刺入人皮膚偷血喝,會傳播疾病,所以是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