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在動物學上屬鶚類,有的叫長耳鶚,有的叫短耳鶚。它的兩眼不像一般的鳥長在頭的兩側,而是位於頭部前方,眼睛周圍的羽毛又呈放射狀,與貓相似。而它的喙和爪呢?又像鷹一樣鋒利,性格又同老鷹那樣凶猛,因而得到了貓頭鷹這個外號。
貓頭鷹的生活和老鷹不同。白天它看不見東西,像瞎子一樣,停留在茂密的樹枝上,或藏在樹洞中休養生息,或呼呼入睡。如果一有什麼動靜,它就會立刻醒來,瞪大眼睛,頭上的兩簇羽毛,也跟著豎起來搜查情況。可是到了晚上,它的雙眼則炯炯有神,能看見地麵爬行的老鼠,這時正是它活動的好時光,它四處活動尋找食物,它專門捕食老鼠、蚊和昆蟲等小動物。有人統計,一隻大的貓頭鷹每日平均食量為352g,一夜間可以吃掉3~4隻老鼠,一年就可以消滅1000隻。有的貓頭鷹在小鳥還未出殼時,就事先捕獲老鼠塞在窩邊,等待小生命的出世。還有的貓頭鷹即使是飽吃了一頓,見到老鼠仍然奮力把它殺死,稱得上是捕鼠能手。一隻貓頭鷹每年替人類從鼠嘴裏奪回糧食1t左右,這是多麼可觀的數量。
貓頭鷹的身體有適於夜間捕鼠的構造:它的眼睛的視網膜是由圓柱細胞組成的,它對黃昏或夜間的微弱光線特別敏感,它感受弱光的能力比人眼強100倍,夜晚它放大瞳孔,視覺敏銳,善於發現老鼠。貓頭鷹還有一對不尋常的耳朵,耳孔特別大,耳能聽四方,還對每秒鍾振動8500次以上的高頻音波極為敏感。因此,它有了特殊的眼睛和耳朵,從而使它在黑夜中具有很強的視力,聽覺異常敏銳,在寂靜的山村裏,它可以清楚地洞察到在地上偷偷摸摸行竊的老鼠。貓頭鷹的羽毛柔軟輕鬆,翅膀前端有一些銳利的冠狀物,翅膀後端長有很柔軟的毛邊,這樣,飛翔時無聲無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老鼠逮住。貓頭鷹的嘴彎曲成鉤狀,趾端有尖銳的鉤爪,且外爪能夠轉動,這就是它們捕鼠的銳利武器。再狡猾的老鼠也難逃厄運。
貓頭鷹的叫聲淒切,變化多端,有時似狂笑,有時似尖叫,特別是在沉靜的夜晚,聽了使人毛骨悚然。有迷信思想的人,總是把它的叫聲當做“鬼叫”,視它為不祥之鳥,這真是天大的誤會。我們不僅不應討厭它,而且應該好好地保護它。
夏秋季節,日出或黃昏時分,貓頭鷹兩三聲地連叫,叫聲低沉如哭泣,並在樹枝問東跳西躍,表現出不安寧,這是告訴人們,天要下雨了。
貓頭鷹在傳宗接代上也有其獨特之處。它產蛋多少,取決於抓老鼠的多少。如果抓的老鼠多,食物豐富,每窩可產10多個蛋,抓老鼠少,餓著肚皮,往往隻能產2~3個蛋,有時甚至不產蛋。奇怪的是,它並不是生完蛋後才孵蛋,而是邊產蛋,邊孵化。因此,小貓頭鷹的出殼就有先有後,當大哥哥大姐姐長得又大又胖時,小弟弟小妹妹才剛剛睜開眼睛,有的甚至還未出殼呢!
我國有貓頭鷹20多種,廣東省有4種,其中紅耳鶚和短耳鶚較為常見。紅耳鶚全身灰褐,隱約印著一些黑斑;短耳鸚上身為棕黃色和褐色混雜,下身棕黃色,耳羽短,不太顯眼。
此外,還有一種稀有的貓頭鷹,它的名字叫草鶚。草鶚體長約40~50cm,麵部呈心形,似猴子,不似貓,所以人們又叫它為猴頭鷹,其上體披有異常柔軟的淡黃褐色的羽毛。草鶚屬於熱帶、亞熱帶鳥類,分布於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