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長著翅膀遊英國(6)(3 / 3)

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美麗迷人的故事書?我一口氣讀了十五本,直到兩隻眼睛冒金花……

如果現在的我,還在台北,會做些什麼?我敢打賭,不是坐在辦公桌前改稿,就是坐在書桌前寫稿。而這個世界這麼遼闊,也應該做些寫字看字以外的事。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一蹦蹦到英國來。

也許我應該學學一個人的日子怎麼過。譬如躺在公園的草地上輕鬆地嗅一嗅青草的香味;譬如數一數劍河裏有幾隻水鴨遊得特別快,或者在郵局裏義正辭嚴地說些什麼,才能讓那個印度籍的售郵票先生服務態度好一點。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可是要過得平凡平淡還是有變化進步,就得看自己怎麼安排。

約克大教堂——浴火的鳳凰

提到約克,這座位在英格蘭中北部的古老小城,總讓我忍不住讚歎一句:“可敬可佩的約克大教堂!”

約克大教堂聖名遠播,是英國最古老的教堂之一,教堂裏有全世界最大的彩色窗戶,名叫“五姊妹”。她的排列如五把平行佇立的長劍,是由十萬片玻璃拚合成的。每當陽光射在這些繽紛似寶石的玻璃上,光芒燦爛,益發顯得美麗莊嚴。

約克大教堂最原始的紀錄是建在六二七年,當時還是木造建築。在這兒受洗的埃德溫王後來下令以石材重建,新教堂就在埃德溫王的繼任內完工了。

自古以來,所有的名城古跡都免不了天災人禍的破壞和打擊,“可敬可佩的約克大教堂”活了一千三百餘年,其中的滄桑和“前仆後繼”的奮戰精神,實在值得一提。

◆六六九年,聖威耳弗裏德擔任約克主教期間,重修已經殘破不堪的大教堂。

◆七四一年,大教堂首次遭到大火吞噬,隨後重建。

◆一O六九年,約克市發生大火,早已傾頹的大教堂,二度遭到“毀容”,一年之後,總主教湯瑪斯再次展開重建工程,完成於一一OO年。

◆一一三七年,約克大教堂第三次遭受祝融肆虐,幸好重建工程繼續進行。富麗堂皇的唱詩班席位,教堂南邊加建的走廊,本堂的興建……一一修築增添,直到一四七二年,院長和教士會議決定重建工程結束,大教堂為此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慶典,來紀念這個特殊的時刻。

此後幾百年,約克大教堂“健康狀況”維持良好。一七三O年,伯林頓閣下還為大教堂設計新的地板圖案,以黑白大理石構成圖形,費時耗工六年。如果有什麼重大紀錄,可說的就是宗教改革時期,教堂內被視為天主教有器物,都遭到撤除;十八世紀末期,由於內部的清洗工作,不幸同時洗掉了埋在厚厚石灰下和土牆上的古時期殘留下來的金飾和畫作。

到了十九世紀,約克大教堂大劫難逃!

約克大教堂有一千三百餘年的曆史,曾經遭到六次火災侵襲。

一八二九年,一名宗教瘋子馬丁,在晚禱後,自己藏進了大教堂,放火燒唱詩班的席位。火災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發現。經過一整天的燃燒,到了晚上才被撲滅。在這場火災中,唱詩班席位的所有木質製品全被燒毀。在席位上方的十四世紀的屋頂和部分中世紀彩色玻璃、風琴和極具價值的音樂手稿同樣在大火中化為烏有。

一八四O年,第五場大火讓約克大教堂再次遍體鱗傷。這次大火發生在西南塔,然後迅速向本堂屋頂延燒。大火燒毀了西南塔,本堂方柱嚴重龜裂,西門毀燒一空。教堂繼續複修,到了一九六七年,建築師爾登進行結構調查發現,大教堂出現了比例驚人的結構危機,有倒塌的危險!為了拯救這個曆經“千錘百煉”的古老大教堂,宗教界發起了拯救大教堂運動,希望募集兩百萬英鎊作為經費。

重建工作順利展開了。首先,在大教堂的東西兩端做好巨大的地基,同時強化中央塔的方柱。方法是先用總長度六千一百公尺的鋼條予以強化,再以混凝土強化諾曼塔基部,而中央塔的本身,是用鋼來強化,並重修塔頂。大教堂內部的石造部分也同時予以修補。

一九七二年,約克大教堂重建五百周年紀念,大規模的修建工程也終於大功告成了。

那麼,你以為多災多難的約克大教堂應該就此平安無事了嗎?

由閃電引起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大教堂南側走廊的屋頂,使大教堂石造部分和著名的玫瑰窗扇嚴重受損。約克大教堂第六度遭受“火攻”,可是這並不能使約克大教堂“低頭”,修建工程又立即展開。所以當我拜訪約克時,高高的鷹架仍舊搭建在教堂外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