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團隊製度化:如何通過製度建設打造完美團隊(4)(2 / 3)

然而人類要完成任務,迎接挑戰,滿足需求,解決問題仍然需要透過團隊達成,所以任何期望生存發展的單位、組織或企業,都需要學習建立團隊的技巧,在高度變化的環境中,人員的組成經常改變,團隊建設的功夫,更是組織領導者,不可或缺的技能。

(一)團隊建設四要素

炒菜要先備料,建設團隊,必須先掌握團隊的要素,團隊的要素基本上有四個,目標、關係、規範與領導力。團隊的領導者要運用領導力去促使目標趨於一致,建立和諧關係,建立與鞏固規範的作用,讓一群人從一片散沙,逐漸形成具有戰鬥力的團隊。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傑出團隊的顯著特徵,便是具有共同的願景與目的。因此建立團隊的首要要素,便是建立團隊共同的願景與目的,但是由於人的需求不同、動機不同、價值觀不同、內心的恐懼不同,因此要讓目標趨於一致,也是極為困難的,但是俗話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隻要能具有同理心,加上熟練的技巧,建立共同的目標還是不難的。

關係方麵,存在著正式關係與非正式關係,例如經理與部屬,這是正式關係,他們兩人是同鄉,這是非正式關係。團隊關係的挑戰,需要領導者創造環境與機會,協調、溝通、安撫、調整、啟發、教育,讓團隊成員從生疏到熟悉,從防衛到開放,從不穩定到很鐵,甚至從排斥到接納、從懷疑到信任,關係愈穩定,愈信賴,組織內耗愈小,團隊效能就愈大。

至於團隊規範方麵,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車子不按照車道駕駛,馬路上會一片混亂,組織中缺乏規範更會引起各種不同的問題,報銷缺乏製度、休假沒有清晰的規定、獎懲沒有標準,不僅會造成困擾、混亂、也會引起猜測、不信任,當然寫下製度規矩很容易,如何推行徹底則很困難。領導者必須有能力建立合理、有利於組織的規範,並且促使團隊成員認同規範,遵從規範。

將以上三種要素有效的運用,並能判斷情況,決定何時、何處、針對何人提出何種對策的能力,便是第四要素--領導力,所以領導能力可以說是在動態情況中,運用各種方式,以促使團隊目標趨於一致、建立良好團隊關係,以及樹立規範的能力。使用的技巧有溝通、協調、任務分配、目標設定、激勵、教導、評價、適當批評、建議、授權、開會、獎懲等。

(二)團隊建設的階段

一般來說,團隊建設的基本步驟包括評估團隊現況、采取對策、觀察結果、采取進一步對策等四步。團隊的發展現況稱為“團隊成熟度”,根據不同的成熟度,可以運用不同的對策成熟度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以下說明每個階段的特徵、管理重點以及該階段的目標與對策。

1.形成期∶從混亂中理順頭緒的階段

此時,團隊成員由不同動機、需求與特性的人組成,此階段缺乏共同的目標,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尚未建立起來,人與人的了解與信賴不足,尚在磨合之中,整個團隊還沒建立規範,或者對於規矩尚未形成共同看法,這時矛盾很多,內耗很多,一致性很少,花很多力氣,產生不了效果。

因此,與之對應的團隊建設目標是立即掌握團隊,快速讓成員進入狀況,降低不穩定的風險,確保事情的進行。

此階段的領導風格要采取控製型,不能放任,目標由領導者設立(但要合理),清晰直接的告知想法與目的,不能讓成員自己想像或猜測,否則容易走樣。關係方麵要強調互相支持,互相幫忙,此時期人與人之間關係尚未穩定,因此不能太過坦誠,(例如剛到公司的小夥子,領導問他,你有何意見沒有?他最好回答,我還需要多多學習,請領導多指點,如果他果真認真地指出缺點與問題,即使很實際,也許會得不到肯定與認同),此時期也要快速建立必要的規範,不需要完美,但需要能盡快讓團隊進入軌道,這時規定不能太多太繁瑣,否則不易理解,又會導致絆手絆腳。

2.凝聚期∶開始產生共識與積極參與的階段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團隊成員逐漸了解領導者的想法與組織的目標,互相之間也經由熟悉而產生默契,對於組織的規矩也漸漸了解,違規的事項逐漸減少。這時日常事務都能正常運作,領導者不必特別費心,也能維持一定的生產力。但是組織對領導者的依賴很重,主要的決策與問題,需要領導者的指示才能進行,領導者一般非常辛苦,如果其他事務繁忙,極有可能耽誤決策的進度。

此階段團隊建設的目標是挑選核心成員,培養核心成員的能力,建立更廣泛的授權與更清晰的權責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