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術是基於3D效果發展起來的,該技術利用了人雙眼之間的視覺差產生不同的影像差異,從而產生人裸眼觀看立體事物所不能發生的效果。人類的兩個瞳孔之間有一段8厘米的距離,所以雙眼之間的兩幅畫麵之間就會產生一定的差距,隨著科技的進步將平麵畫麵轉化為3D效果的技術已經逐漸成熟。近年來,3D技術在影視中已經得到廣泛的運用,3D照相機的技術也隨著影視技術的進步而日趨成熟起來。
3D相機的工作原理和結構
3D相機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原來3D數碼相機也是基於人類的眼睛的視覺差研發出來的。3D數碼相機有兩個鏡頭,當影像通過兩個鏡頭進入人的眼睛之後,人的大腦就會根據二者的視覺差進行影像的合成,這樣觀看者就能夠捕捉到立體性的物體輪廓。從理論上講,隻要照相機上麵裝有兩個鏡頭就可以形成獨立影像,但是實際上,有兩個鏡頭的照相機還有很多的技術難題需要攻克。我們知道,照相機不可能完全接近於人眼睛的功能,細小的差異就會導致合成技術不能按照預期的計劃進行。即使是使用了技術設計讓左右兩個快門同時開關,也會造成極為微小的時間偏差,這個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注意不到的時間差,會導致左右影像的分離,這個時候,我們所看到的不是立體圖像,而是兩個靜止的圖片了。
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推進,新的3D照相機技術已經突破了這個瓶頸。3D照相機技術裝載了新的畫像處理器“真實照相引擎”係統,這個係統可以將時間偏差控製在0.001秒之內,同時也可以通過係統的設計,將兩個鏡頭的亮度、焦點和色澤等,通過兩個不同畫像攝影條件進行設置,使二者都有了基本上相同的功能,這樣我們的雙眼就可以捕捉到相同的信息了。
最新的3D照相機技術,可以通過研發出來的“真實3D係統”,仿照人眼的結構進行圖像的重新處理,糾正了以往左右兩個鏡頭的中心線交叉時出現的視覺偏差。從前困擾設計者的視線過程中心線交叉這一難題迎刃而解,3D相機通過兩個鏡頭拍攝得到的圖像構築了新的圖像處理技術,在數碼照相機的CPU中可以獲得重疊和修複的智能化處理能力。由於這種重疊和修複的誤差很小,人的裸眼無法捕捉到這樣的係統誤差,使得3D圖像能夠順利的進入到人的雙眼視線中來,然後再通過一種特製的眼鏡進行視覺的轉化,人們就能看到3D圖像了。
3D眼鏡的使用
我們知道,裸眼單獨通過3D照相機獲得的圖片,是不可能獲得良好的觀看效果的,因為這種圖片即使經過了修正也和一般圖片差別不大,肉眼觀看甚至會產生強烈的扭曲感。為了能夠真正獲得3D效果,觀看時必須帶上3D眼鏡。不過現代的3D眼鏡種類很多,一般來說分成7種,這些經過特殊設計的眼鏡,在我們捕捉視線的時候,會產生很好的視覺效果呢!
第一種是時分式3D眼鏡,這種眼鏡主要以液晶眼鏡為主。我們知道相機快門會造成時間誤差,所以照片即使經過修複也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這樣我們在觀賞照片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雜光,這就會影響視覺效果。由於光線在進入人的眼睛的時候會減弱,所以人的眼睛能夠捕捉到的光線,其實隻有進入眼球的一半左右。在光線比較暗淡的情況下,快門式照相機拍攝的圖片,經過合成後的像素和亮度都會降低,照片顏色偏暗,人的眼睛在這樣情況下也很容易疲勞。我們設計的時分式3D眼鏡,就是通過最大限度的調節快門拍攝導致的時差,彌補相機拍攝的照片合成技術的不足,從而導致產生立體化圖像的效果。
第二種是互補色眼鏡,一般來說主要是紅藍、紅綠兩種顏色的立體眼鏡,主要針對觀看電影時的視頻捕捉。這樣的互補色眼鏡能夠很好地修正照片處理過程中出現的偏光現象,我們知道觀看3D照片一般使用不到此類眼鏡,但是該眼鏡的修複作用在觀看照片時候也能夠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