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廬山談判秘情(3)(2 / 3)

周恩來就去12號別墅找蔣介石交涉。

蔣介石拒絕:“你們是秘密來談判的,還是不露麵的好。”並且說:“談判的事,我與你先談,林祖涵、秦邦憲就不要來了。”

再談的時候,蔣介石果然不要林、博二人參加。周恩來向蔣遞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並要其速轉國民黨中央社立即發表。

蔣介石不緊不慢,翻了翻,推給邵力子:“你看看吧。”又轉向周恩來:“我有什麼意見,會讓淮南(張衝)轉告你們的。”

周恩來有些著急:“上麵的日期可是7月15日。”

蔣介石手一揚:“這好辦,可以改。你們今天剛到,我談話會那邊的事也很忙,就談到這裏吧。”

第二天,已經7月15日了,蔣介石那邊毫無動靜。看來,蔣介石抗日的步伐要向前了,談判的步子卻要倒退了。周恩來不經易傷風,這會也鼻子囔囔的了:“不好不好,今天要壞事。來點來點。”他的話,隻有警衛明白,就是拿茅台或是別的酒。這也是周恩來治感冒的偏方,喝上幾口,鼻子馬上通氣了。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把茅台酒滴幾滴在雪糕冰淇淩上,味道奇特也有效。據說這是紅軍打下貴州、水壺裏灌足茅台又爬雪山時的發明。頭腦清醒後,他的主意也多了:“有些話當麵不便於說,蔣有意避而不見,我給他寫封信,表明我們的態度。”信不長:

蔣先生賜鑒:

來廬後所陳宣言,已荷閱正,從此露布四方,當能使舉國同慰。現在華北炮火正濃,國內問題更應迅速解決,其最急者為蘇區改製與紅軍改編之具體實施。時蒙麵示張淮南君轉達各節,其中關於同盟會綱領,承允討論,極為欣慰。惟關於軍隊統率問題,與前次廬山所示又有出入,實使來惶惑,無以自解於黨中同誌。緣上次在廬,承告三師以上不能設指揮部時,來即陳說紅軍在改編後無統率機關以管理人事、經理教育、指揮等事的困難。先生當答以可由政治機關如政治主任來管理聯絡。來彼時曾反問政治機關如何能指揮軍事,先生曾說:“我要你們指揮,你們亦能指揮,這是沒有問題的。”麵謁後,來以政治名義管理軍隊究嫌不妥,曾向子文先生及蔣夫人再三陳說三個師以上的統率機關應給軍事名義,因先生堅持未允,來乃歸陝北磋商,中間並一度來電申前請,得慕尹(錢大鈞)主任代複亦仍囑以廬山所談辦法解決。來即據此再三向黨中軍中諸同誌解釋,告以隻要政治機關能夠統轄人事、經理教育、指揮各軍,名義如何應勿計較,各同誌始不再爭。乃昨據張君轉告,部隊在改編後各師須直隸行營,政治機關隻管聯絡。此與來上次在廬所麵聆及歸陝向黨中同誌所麵告者出入甚大,不僅事難做通,且使來一再失信於黨中同誌,恐礙此後各事之進行。

林、秦兩同誌若能同時晉謁,更所切盼。專肅。

崇祺!

周恩來啟

七月十五日

1937年7月17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在廬山發表演說。

17日上午9時,蔣介石在反複考慮之後,終於發表了一篇向日本人宣戰的長篇講話。其中有幾句被傳誦一時的名句“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們已快要臨到這極人世悲慘之境地,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無法忍受的”……

到會的167個來賓和坐在台上的汪精衛也為之激動。

周恩來的老師、天津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也來了。蔣介石講完話,他率先提議:

“我們應該不分黨派,團結在一起,服從蔣委員長的領導。”於是,到會的人紛紛在宣言上簽字。周恩來來看望張伯苓時,張問:

“你是否同意我的提議呢?”

周恩來點點頭,並在旁邊加上“擁護蔣委員長”幾個字。

這天,葉劍英轉來了洛甫、毛澤東的來電:從大局出發,在談判中對紅軍改編後的指揮機關可以承認平時設政訓處指揮,朱德為正主任,彭德懷為副主任。但戰時不能不設軍事指揮部,以資統帥。

下午,周、秦、林去12號別墅再與蔣介石談。蔣介石坐在桌子另一端,說了些無關緊要的話,便裝聾作啞,談判又陷入僵局。

周恩來將草擬的關於談判的12條意見放在桌上,示意秦、林:“走!”蔣介石撓頭:“恩來脾氣還是這麼大!”

7月20日,蔣介石由廬山返回南京,召集全國軍政負責人到南京研討抗日對策。7月28至30日,北平、天津相繼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