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魂驚華清池(6)(2 / 3)

“他們對放蔣很失望,說是沒戲可唱了,是縱虎歸山,蔣介石是決不會饒恕張學良的。”解方將與李宗仁、白崇禧的交談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李、白都說:

“(張學良)回不來了,老蔣決不會饒他的,我們和蔣介石打交道多年,上他的當太多了!這次張先生又上當了!他們希望東北軍不要分裂,堅持下去。李、白還把他們得到的情報告訴解方,特別是何應欽在西安事變以後,催汪精衛快快回國的消息,他們說,光是何應欽幹不起來,何應欽要拉上汪精衛一起幹。當時汪精衛在德國得到何的電報,幸災樂禍,立即決定回國。但是行至中途得知蔣被釋放的消息,馬上在新加坡給蔣介石打電報,假意祝蔣獲釋,同時說,他要去廣州為胡漢民掃墓。其實這是故作姿態對蔣討好,也是掩蓋他對蔣被扣時幸災樂禍與何應欽勾結的用心。

蔣接電後怕汪到了廣州與兩廣聯合起來反對他,急忙派張群、周佛海為特派代表去香港迎接汪精衛,說蔣急盼望汪速去南京共商大計,並將以大任相托。汪便未到廣州直去上海,那知汪落到蔣的手心以後,就被冷落起來,等等。”

周恩來仔細聽著解方的敘述,沉重地呼著氣:“根據你講的桂係和汪精衛的情況,放蔣總的來說是對的,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是正確的。但蔣介石的反共本性不會改變,排除異己的伎倆不會收斂。”周恩來舉起例子:比如張漢卿先生送蔣到洛陽以後還要陪蔣到南京去,蔣介石使用了激將法對張漢卿說:“你到南京去很危險,在我左右的人不會饒過你的。”故意勸張不要再送。愈是這樣張先生愈是要送蔣到南京,哪知道蔣回到南京就把張先生軟禁起來,以委員長蔣中正的名義下令朱培德組織特別軍事法庭審判張先生。以對上官脅迫違反國法綱紀罪名,判處十年徒刑。接著假作人情,用蔣中正個人名義呈請政府特赦,然後又用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名義宣布準予特赦,交以蔣介石為委員長的軍事委員會對張“嚴加管束”。這是蔣介石親自導演的醜戲。周恩來加重語氣說:“在國際國內的輿論之下,蔣介石不敢公然殺害張先生,還會偽裝成以德報怨的樣子,以欺騙人民,實際上等於無期徒刑!現在隻有把東北救亡團體聯合起來,才有希望爭取張將軍恢複自由。”

解方按受任務,到南京去做於學忠的工作。於學忠告訴他,張副司令受軍事法庭公審判罪被押解到奉化後,逐漸後悔了。2月間給東北軍將領寫信,開頭兩句是“話不知從何處說起,淚不知向何處流”!中間大意是“為國家努力殺敵,為東北雪恥複土,一切以國家民族為重,勿以學良個人為念”;最後兩句是“西望雲天,不勝依依”!於學忠又說:“我到奉化見張副司令時,因為有特務監視,副司令便在報紙邊上寫了幾句話:隻要東北軍緊緊團結,實現抗戰定有希望。”於仰靠在椅子上,大為感歎:“可惜咱們東北軍有些人對不起張副司令呀!”

解方記著周恩來的交代,乘此機會說:“蔣介石實在逼人太甚,分化了東北軍,說的話不算數,還硬要把愛國的東北青年斬盡殺絕!百十師(即抗日先鋒隊)是張副司令親手建成的,張副司令離開西安時,把這一攤子委托給你了,百十師是直接歸你指揮的,如果在你手中被蔣介石解散了,可怎麼對得起副司令呢!”

於學忠一拍胸脯,大吼一聲:“包在我身上了!如果蔣非要解散不可,那我也不幹了!”

經過幾番周折,這支抗日隊伍總算保留下來了。

複仇之劍落在張、楊頭上

沒有多久,蔣介石的複仇之劍就落到楊虎城頭上。

楊虎城在這之前,蔣先放出一些和平煙霧:楊部在陝的一些人員原封不動,並且讓顧祝同對楊盡量拉攏言歡,意在消除對抗情緒。楊虎城也漸漸平靜:“現在和平解決了,在這一事變中,我們得罪了一個人,可是振奮了千百萬愛國人士,他們就會繼續奮鬥,實現抗日。”3月的春光裏,他緊鎖著的眉頭舒展了,希望仿佛已在枝頭綻出綠芽。

春風似乎也吹醒了蔣介石蜇伏的種種念頭,吹走了折磨他的病痛。他說他病好了,腰也不怎麼痛了,願與楊見麵,並且表示期望楊主動去看他。這個信息通過宋子文發出之後,並沒引起楊的太大注意。後來顧祝同也告訴他這樣的話,楊這才覺出這就是“命令”,才決意與蔣見麵。

3月29日,陝西省政府委員李誌剛陪楊虎城乘飛機到杭州謁蔣。

蔣的公館臨近西湖,和暖的春風吹起湖上層層漣漪,柳絮似雲團在街麵上浮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