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對他的這種說法也不滿。1937年1月,張學良被蔣介石帶到奉化溪口,蔣又召邵力子去陪伴張讀書,要他教導張“讀書明理”。外界對此做法,頗多猜測,認為是別有用意。邵的夫人傅學文認為是蔣要力子對西安事變補過,是一種變相處分。隨後,他被正式免去陝西省政府主席職務。
不過邵力子這人還是豁達得很,他與少帥相處得十分融洽,少帥對他也是無話不談。一天閑談,張學良說起當時送蔣的動機:“我這次冒生命危險,送委員長回來,原想演一出從來沒有過的好戲。如果委員長能以大政治家的風度,放我回西安,這出戲豈不可成為千古美談!可惜,一出極好的戲竟演砸了……”
邵力子望著少帥似興奮又似懊喪的神情,隻覺得張的英雄主義真濃厚。
仲春時節,邵力子要回故鄉紹興一趟。動身前,他向張學良辭行。張學良雖被囚禁,性情仍很開朗:“聽說紹興不僅是文物之邦,而且是魚米之鄉,美味的土特產特多,可否給我帶一兩樣來?”
邵力子辦事又極認真,回到家鄉,專門向他的一個舊生打聽:“你說咱們家鄉有什麼既美味可口、東北人極少嚐到,又攜帶便利的食品?”
舊生們受他治學嚴謹的影響,就這麼件事還專門研討了一番,認為紹興香糕和桂花素蛋卷最好,張學良可能沒吃過。尤其是紹興香糕,清代曾為貢品,故有“進京香糕”之稱。於是,邵力子就采購了紹興香糕和桂花素蛋卷數斤,隨身帶往溪口。
不久,邵力子給紹興的舊生們回信說,張學良一向吃以麵粉製作的糕餅食品,一嚐以米粉所做的紹興香糕,就覺得別有風味,非常好吃,說以後如有便人,還想多帶幾斤呢!
過了這一時期,邵力子回南京就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就和張學良分別了。
可是他上任後碰到的第一件事仍與西安事變有關。
當陳布雷嘔心瀝血撰完蔣介石的《西安半月記》時,宋美齡也在加緊撰寫她的《西安事變回憶錄》。蔣要宋先看他的《半月記》,矛盾之處按他的說法為準。宋美齡不依。經過西安事變洗禮的宋美齡,已變成了引人注目的國際名人。一位美國政治家稱頌她在西安事變中的表現“具有一種要是在前一個時代就會把她推上皇後的氣質”。宋美齡不願把自己僅僅當成蔣介石的陪襯,也不想把塑造自己的《回憶錄》
變成蔣介石《半月記》的簡單注腳。
蔣宋的矛盾推給了邵力子,蔣讓這個宣傳部長替他做工作。
兩本回憶錄已經合印在一起。邵力子不時翻過來翻過去,中央開政治會議他也拿著。坐在他旁邊的陳公博問他看什麼。
邵力子隨手將那本草稿遞給他:“你看看吧,看有沒有毛病,這本書還沒有出版呢。”
陳公博花了半個小時一氣讀完,說:“這本書很有毛病,應該斟酌過才可出版。”
“我也這麼想。你說說看毛病在哪裏?”
“我草草一看,便發現《半月記》和《回憶錄》很有矛盾。你看蔣先生在《半月記》裏處處罵張漢卿,而蔣夫人卻在《回憶錄》中處處替張漢卿辯護。而且蔣先生在《半月記》裏從不說他見過共產黨,見過周恩來。蔣夫人則在《回憶錄》中敘述了漢卿介紹一個參加西安組織中之有力分子來見,既說他是‘參加西安組織中之有力分子’,又說‘彼等並未參加西安事變’,這都是罅漏,容易露出不實不盡的馬腳。我以為既有《半月記》,就不出《回憶錄》也罷。如果《回憶錄》一發刊,非大加改削不可。”陳公博告誡邵力子,“你是宣傳部長,宣傳不妥,你的責任可逃不脫。”
邵力子想著對策:“你說得對。”
於是,這兩篇回憶的合刊印刷好了,又停止發行。
宋美齡受不了這份窩囊氣,找到蔣介石,半天不說話。時間一長,蔣介石坐不住了,又把邵力子叫來,指頭朝外彈了彈:“發行發行!”
邵力子又望了望宋美齡。宋美齡明白他的意思:“你所說的矛盾之處責任在我們,你不用擔心。”邵力子總算脫了幹係。
“二二事件”以後,去廣西了解桂係情況回到西安的解方,先向東北軍工委書記劉瀾波彙報,而後由劉帶解方去見周恩來。
解方的公開職務是五十一軍的中校參謀,他還是第一次麵見周恩來。他聽說周恩來留著大胡子,但今天周恩來穿了一套黑色中山服,留著短發,胡須刮得很光。
解方坐下後,周恩來急切地問起廣西李宗仁、白崇禧的政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