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中華蘇維埃對日宣戰(2)(3 / 3)

此後,臨時中央政府對《上海停戰協定》、《塘沽協定》、《何梅協定》、《土秦協定》等發出了反對的通電;1934年4月20日,毛澤東對《天羽聲明》給予嚴厲駁斥,指出“這一聲明是日本帝國主義企圖強占全中國的最明顯的表示”。

1936年5月5日,中華蘇維埃政府發出《停戰議和和一致抗日通電》,史稱《五五通電》,開始將抗日反蔣政策轉變為逼蔣抗日政策;關於這一點,而且聽說駐西北的張學良部隊與紅軍相安無事,都是促使斯諾獨自闖西北的動因……

時間已過了晚上9點,熄燈號已經吹過,多數窯洞裏的燈火已經熄滅。毛澤東的窯洞還亮著燈,燈光是插在方桌上的一支蠟燭發出的。毛澤東盤腳坐在窯洞的炕上,吸著一支“前門”牌香煙。斯諾坐在一張沒有靠背的方凳上,旁邊是翻譯吳亮平。

斯諾邊問邊在本子上記著。問題很多,第一個問題斯諾是這樣問的:“如果日本被打敗了而且被逐出了中國,你是不是以為‘外國帝國主義’這個大問題總的來說也就此解決了呢?”

“是的。如果別的帝國主義國家不像日本這樣的行動,而且如果中國打敗了日本,那就意味著中國人民大眾是覺醒了,動員了起來,而且確立了他們的獨立。因此,帝國主義這個主要問題也就解決了。”

“你認為在什麼條件下,中國人民才能夠消耗和打敗日本的軍隊?”

“三個條件可能保證我們的成功,”毛澤東回答,“第一,中國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第二,全世界結成反日統一戰線;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國主義勢力下受苦的被壓迫各國人民采取革命行動。在這三個條件中,主要條件是中國人民自己的團結。”

……

斯諾將話題轉向國際:“你想蘇俄和外蒙古是否會卷入這場戰爭?是否會來幫助中國?”

毛澤東伸直壓酸的腿肢,看著窯洞地下鋪的青磚:“蘇聯當然也不是一個孤立的國家。它不能不顧遠東的事態。它不能保持消極被動。它是坐視日本征服全中國,把中國作為進攻蘇聯的戰略基地還是幫助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爭取獨立,同俄國人民建立友好關係呢?我們認為俄國會采取後一條途徑的。”

“蘇維埃是否主張取消不平等條約?”

毛澤東笑了一下:“許多不平等條約實際上已為日本所破壞,特別在滿洲。那些援助中國或者並不反對中國獨立和解放戰爭的國家,應該請他們同中國保持密切的友好關係。那些積極援助日本的國家,自然不能給予同樣的待遇:舉例說,德國和意國,他們已和偽滿洲國建立了特殊的關係,是不能算作中國人民的友邦的。”

斯諾已很疲倦、眼皮打架了。但他還是聽清了毛澤東似乎越來越興奮、發出的挑戰式的宣言:“要抗日成功,中國必須得到其他國家的援助。但這不是說,沒有外國的援助,中國就不能抗日!”

毛澤東不知什麼時候下了炕,在兩個小房間之間來回踱步,一會兒坐下來,一會兒躺下來,一會兒倚著桌子讀一疊報告。瞌睡的斯諾突然被一聲巴掌響驚醒。抬頭一看,原來是毛澤東和賀子珍看見一隻飛蛾在蠟燭頭上飛來飛去,毛澤東用一本書將它“啪”地一夾,說要做一個標本。

這個鏡頭總在斯諾眼前飄舞。他似乎看見一個朦朧的象征:那隻撲火的飛蛾,是日本侵略者?書本是中國——封麵是國民黨,封底是共產黨?

延安聚集著一群男女“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