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在中世紀時是塞爾維亞王國的政治中心。在近代,土耳其王國占領了巴爾幹半島,趕走了塞爾維亞人,而將許多阿爾巴尼亞人遷入這一地區。現在,在它的200萬人口中,阿爾巴尼亞族占了90%,而塞族人隻占7%—8%。但是,長期以來,塞族人仍把科索沃視為民族的“聖地”,因種族對立釀成的流血衝突不斷。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後,阿族分離主義者自行成立了“科索沃共和國”,並選舉了議會和總統,成立了政府,組織了“科索沃解放軍”。在以後的幾年中,同南聯盟的武裝衝突不斷升級,塞阿兩族的衝突越發變本加厲不可遏止,終於在1998年初爆發了較大規模的激戰,成為國際社會繼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機之後的又一新熱點,引起了全世界的極大關注。但是,南聯盟的軍事介入並未平息事態,局勢卻急轉直下,不斷惡化,不僅交戰雙方損失慘重,而且造成了巨大的人員財產的傷亡損失,約30萬人無家可歸,流離失所。在此背景下,北約部隊繞過聯合國,對被其認為進行“種族滅絕”的主權國家南聯盟進行大規模的長期轟炸,給本就多災多難的南斯拉夫地區造成了更大的痛苦。戰事結束後,又將南聯盟前領導人米洛舍維奇以“種族滅絕”等罪名強行弄到海牙國際法庭審訊。
世紀頑症
20世紀已成為過去,人類跨入了新的千年。然而,就在人類帶著成就,帶著進步,帶著更美好的希望進入新世紀之時,上個世紀未及解決的頑症,也伴隨著文明將其陰影繼續籠罩在人們的心頭。
難民問題就是世紀頑症之一,而戰爭、饑餓是製造難民的罪魁禍首。自1990年以來,世界範圍內爆發了近90起戰爭或衝突,導致三四千萬平民淪為難民。造成難民問題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由於冷戰遺留問題的政治解決遙遙無期,致使一些舊的難民問題遲遲不能解決;因種族宗教矛盾和武裝衝突又產生大量新的難民。此外,南北差距不斷擴大,也是造成難民問題的又一重要因素,目前,全世界約有8億多人仍在挨餓,大量饑民正背井離鄉設法到他國謀生。造成難民問題的因素還有自然災害,據國際組織發布的材料表明,自然災害平均每年使14.4萬人死亡,5.7萬人受傷,500多萬人成為難民;而經濟惡化與人口增長過快,也會產生難民。非洲每年的人口增長就超過了農業生產每年增長的0.5%。糧食增長量養不活增長的人口,當然會引起饑餓,產生難民。
難民問題的解決,不能僅僅依靠人道主義的援助,實現長久的和平與可持續發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才是解決難民問題的根本途徑。
環境汙染是人類麵臨的又一嚴重問題。現代工業和交通排入大氣的硫和氮的氧化物,與大氣中的氧和水蒸氣結合而產生的具有很大腐蝕性的稀硫酸、稀硝酸,隨雨、雪、雹、霧落到地麵,能使湖泊喪失生機,森林枯萎,土壤酸化,如果被人吸入,可以致癌。近百年來,特別是二戰後,由於大量燃燒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加上森林遭破壞,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氧化氮和甲烷等溫室氣體大幅度增加,使本就存在的溫室效應加重,如若不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在本世紀內,全球氣溫可能上升1.5℃—4.5℃,這將導致氣候帶分別向兩極移動數百公裏,對陸地生態係統產生嚴重後果。農作物、森林、草場會退化,有些地區的氣候會變得非常幹旱,而有些地區則會暴雨成災。海水的熱膨脹和極地冰雪的融化會使海平麵上升,使一些島嶼和大陸沿海低地被侵蝕淹沒。20世紀70年代後,一係列地區性的惡性環境汙染事件的發生,更引起世界人民對環境的關注。這些事件導致不少人中毒而死,數萬人雙目失明,大批牲畜中毒死亡。另外,核汙染事件和核泄漏事故也頻頻發生,更加重了世界性的環境危機。且不論核武器的巨大殺傷力對人類的危害,僅核試驗一項就給人類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環境危機還表現在生物環境的改變,空氣和水的汙染,以及無節製的海洋捕撈和陸地獵獲等,使地球上的生物物種在銳減。由於環境被破壞,地球溫度上升,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厄爾尼諾現象頻頻出現,持續時間更長,強度也更大。中國在1997年夏季就受其影響,出現了大的洪澇災害。現在,人們已認識到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各國也都十分重視環保問題。但是要做好全球環境的開發與保護工作,仍然充滿了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