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希特勒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猶太人大量從德國逃亡,湧向巴勒斯坦。阿拉伯反抗者經常襲擊猶太人,猶太人也以牙還牙,建立一支國防軍來對付阿拉伯人。仇恨日益加深,襲擊、暗殺等恐怖主義活動四處泛濫,弄得英國人焦頭爛額。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決定結束英國對巴勒斯坦的托管權,提出將巴勒斯坦分成猶太和阿拉伯兩個國家,耶路撒冷城將由國際社會管理。對此,猶太人欣然接受,阿拉伯人則予以抵製,並準備進行戰爭。
實際上,還在英國行使托管權之際,激烈的戰鬥就爆發了,到1948年3月末,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已經付出了傷亡1000人的代價。
1948年5月14日早晨,即英國托管結束的前一天,英國國旗在耶路撒冷總督府前降下時,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忙於搶占這座城市及其周圍的地盤。下午4時,200名猶太領袖聚集在特拉維夫現代藝術博物館裏,聆聽未來國家的第一任總理大衛·本·古裏安宣讀一份簡短的以色列建國聲明。
幾個小時之內,以色列就得到了美國和蘇聯的承認。第二天早晨,鄰近的阿拉伯聯盟國家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約旦和埃及的軍隊開始進攻這一地區。
在阿拉伯軍隊優勢火力的猛烈攻擊下,以色列節節敗退。後來以色列利用聯合國調停人福克·伯那多特伯爵努力斡旋雙方休戰聯合軍事行動因為各國的政治軍事目標不統一而告失敗,以色列乘機從埃及人手裏奪回耶路撒冷南部被占領區。
這次戰爭使以色列擁有了比1947年分治計劃的規定多出21%的土地。50多萬阿拉伯難民在埃及的加沙走廊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尋求避難。
100萬猶太人有了自己的國家,但中東的政治局勢存在著嚴重的不穩定因素,仇恨和敵視長期潛伏。在以後的40年中阿拉伯世界又和以色列進行了三次戰爭,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至今尚沒有自己的國家,致使該地區衝突不斷。
20世紀90年代,在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的不懈努力下,巴勒斯坦建國已曙光在望,但不幸的是,拉賓被以色列的極端民族主義者刺殺,和平受到嚴峻挑戰。接任拉賓的內塔尼亞胡總理對巴勒斯坦人持強硬態度,使和平態勢發生了逆轉,特別是強硬派的現任總理沙龍上台後,更是將中東和平推向了戰爭的邊緣。沙龍竟然宣稱說不再承認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領導人。
暗殺、襲擊等恐怖活動變本加厲。而幾近絕望的巴勒斯坦極端分子組織甚至揚言要“消滅以色列”。
中東和平已到了最黑暗的時刻。
電子計算機
電子計算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創造之一。1946年,名為“埃尼阿克”的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這是個龐然大物,既笨重,效率又低,且造價驚人。從1957年起,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壽命長、耗電少、效率高等優點的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開始問世,使用範圍也從單純的科學計算擴展到數據處理和自動控製。
20世紀60年代初,計算機借助半導體技術的飛速發展,進入第三代。它的最大特點是使用了中小規模集成電路,比第二代計算機的效率高幾千倍,運算能力從原來的每秒幾萬次提高到幾十萬次。從70年代起,電子計算機又出現了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從而使計算機實現了微型化,計算能力能達到每秒幾百萬次。這是第四代電子計算機。
目前,新一代計算機正在發展完善之中,它不僅具有數學運算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邏輯推理能力,它不但有每秒上億次運算速度,而且人們正試圖賦予它視覺、聽覺、嗅覺等感官功能。
現在,人類已進入信息化社會,人們可以通過“信息高速公路”
進行在線溝通,還可在家中辦公、學習、通過網絡選購商品等,從而使人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大大提高,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產生著巨大變化。
21世紀的數字時代正在向人類走來。
歐洲共同體
幾個世紀以來,歐洲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們曾經提出過歐洲聯合的構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國家基於經濟、政治上的考慮,開始真正走上聯合的道路。1946年9月,英國保守黨領袖丘吉爾號召建立“歐洲合眾國”。1950年5月,法國外交部長舒曼發表聲明,提出了構建歐洲和平,結束法德之間長達百年之久的衝突,實現歐洲國家的統一的思想。1951年初,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六國外長在巴黎簽署《歐洲煤鋼聯營條約》,朝著通往歐洲統一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