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7)(3 / 3)

與埃塞俄比亞相鄰的索馬裏在戰前被英國和意大利瓜分,成為兩國的殖民地。二戰後,索馬裏人民要求獨立的鬥爭高漲。1960年6月26日英屬索馬裏獨立,1967年7月1日意屬索馬裏獨立。

因為索馬裏人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有共同的語言和文化,所以在意屬索馬裏獲得獨立的當天,兩國就合並為一個國家,名為索馬裏共和國。

瀕臨紅海之畔的吉布提很早就淪為法國的殖民地,被稱為“法屬索馬裏”,1947年,法國憲法將其劃為海外領地之一。但法屬索馬裏人民長期為爭取自己的民族解放而堅持鬥爭,終於迫使法國於1975年12月31日同意法屬索馬裏獨立,1977年6月27日,法屬索馬裏獲得正式獨立,宣布成立吉布提共和國。

在南部非洲,英國政府被迫在1967年10月同意北羅德西亞獨立,並改名為讚比亞共和國。在此之前的7月,英國還被迫同意它的殖民地尼亞薩蘭獨立,並改國名為馬拉維。這樣就隻剩下南羅德西亞仍在殖民統治之下。在整個70年代,南羅德西亞的獨立鬥爭形勢十分複雜。其間有南非入侵安哥拉,古巴出兵南非,蘇聯支持安哥拉,美國直接插手南羅德西亞問題,直到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上台,南羅德西亞的獨立才出現轉機。在1979年聖誕節前,撒切爾夫人召開南羅德西亞白人黑人領導會議,最終達成協議,同意南羅德西亞獨立。1980年4月18日,南羅德西亞正式宣告獨立,更名津巴布韋。

南部非洲的安哥拉很早以前就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早在五六十年代,安哥拉人民就開展了武裝鬥爭,葡萄牙在派出正規軍都撲滅不了反抗烈火的情況下,最終不得不退出安哥拉,這樣,安哥拉於1975年11月正式宣告獨立,但是,剛獨立不久就陷入內戰。

國內組織形成三派,互相攻伐20多年。1997年初,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親往安哥拉調解,以促進雙方消除分歧,共建家園。這年4月8日,安哥拉執政黨安格拉人民解放運動做出讓步,並通過議會表決同意給予安盟以特殊政治地位,雙方很快達成協議。這樣,安哥拉團結與民族和解政府終於在協議達成兩天後正式成立。

南非東海岸的莫桑比克也是葡萄牙殖民地,為擺脫殖民統治,莫桑比克人民開展了長期的鬥爭,尤其在二戰後更是進入反抗高潮。1962年,莫桑比克反抗鬥爭的三大派別合並,組成莫桑比克解放陣線,並發動武裝鬥爭,終於在1975年6月贏來了莫桑比克的獨立。但不幸的是,在獨立後不久,就陷入了17年的內戰。

地處非洲大陸最南端的南非,是個多種族混合型的地區,也是世界上惟一以立法方式實行種族隔離製度的國家。歐洲移民後裔的白人雖然隻占人口總數的14.7%,但卻是南非的統治者,他們在殘酷剝削南非人的同時也殘酷地鎮壓南非人的反抗。60年代初,以年輕的黑人律師納爾遜·曼德拉為領袖的“全國行動委員會”開始以暴力破壞白人的生產設施,襲擊政府辦公機構,還進行一係列的爆炸活動。白人政府對待黑人鬥爭除了砍殺還有一個招數,就是將好多反抗者投入監獄,尤其是鬥爭組織的首領更是難逃厄運,“全國行動委員會”領袖曼德拉也在1970年被關進大牢。隨著南非黑人爭取平等政治權利鬥爭的迅猛發展,國際社會要求南非當局釋放黑人領袖曼德拉和所有政治犯的呼聲越來越高,給南非的白人政府以巨大壓力。在這種形勢下,德克勒克於1989年繼任南非總統,很快使情況有了轉機。他順應時代激流,一改前任政權的高壓政策,通過民主改革來解決南非問題。他在1990年2月邁出了有實質意義的一步:取消黨禁、實行大選,無條件釋放了曼德拉、廢除了80多項種族主義立法。1994年南非舉行大選,曼德拉榮登總統寶座。經過數十年的艱苦鬥爭,黑人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解放。

當然,德克勒克的特殊曆史作用亦功不可沒。

二次大戰後亞非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也推動了拉美人民反美反獨裁政權的鬥爭。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古巴的革命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