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元二年(前87),漢武帝病危。霍光哭著問漢武帝:陛下如果不測,誰可以繼位大統?漢武帝回答:你到今天,還不理解我送你那副畫的意思嗎?立我的小兒子劉弗陵,你當周公。霍光不是現在才明白,是不願顯得自己比皇上還聰明,故作糊塗,連連叩頭說:我不如金日磾(di,滴)合適。金日磾馬上說:我不是漢人,還是霍光合適。
後元二年正月,漢武帝下詔立幼子劉弗陵為皇太子,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田千秋五人為輔政大臣。
漢武帝下詔的第三天,溘然長辭。
司馬光曾在《資治通鑒》裏,毫不留情地批評漢武帝: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敞,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
他認為,漢武帝的作為與秦始皇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漢武有秦皇之失,而無秦皇之禍,原因是什麼呢?
誅賞嚴明,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司馬光認為,“誅罰嚴明,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是漢武帝能避免秦亡覆轍的三大原因。
漢武帝的“誅罰嚴明”,表現得非常充分。尤其是巫蠱事件,他先逼殺皇太子、皇太孫,甚至連接受太子節令而未采取任何行動的任安也殺,放太子出城門的田仁也殺。但是,平反冤案之時,再將誣告太子、逼殺太子的人全部殺掉。田千秋因為上書得體,連續提拔,很快當上丞相,封富民侯。
但是,以我所見,“誅罰嚴明”自然是武帝值得褒揚之事,但武帝晚年最值得稱道的是“晚而改過”與“顧托得人”。
關於“晚而改過”,指武帝以《輪台罪己詔》為綱領,改革各種弊政。“晚而改過”使長期戰爭狀態下的非正常政策得到調整,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大大緩和了社會矛盾,保證了國家穩定。
“顧托得人”指讓霍光等四人輔佐幼主劉弗陵。這是漢武帝晚年最耐人尋味的大手筆。
漢武帝在立幼子劉弗陵為皇太子這一問題上,麵臨兩大考驗:
一是劉弗陵的三個哥哥。
漢武帝一共有六個兒子:劉據、劉閎、劉旦、劉胥、劉髆、劉弗陵。
長子劉據七歲被立為太子,後因巫蠱事件被殺,他的三子一女也被殺害,隻留下嫡長孫劉詢。次子劉閎,被封為齊王八年後夭折。昌邑王髆短命,死於漢武帝病故之前。
劉弗陵是幼子,漢武帝立他為皇太子之時,他還有兩個兄長:燕王旦,廣陵王胥。燕王、廣陵王平日驕橫不法,漢武帝絕不能將江山交給這種不肖子。但是,以他們的劣根性,在武帝百年之後會不會製造麻煩呢?漢武帝不能不考慮啊!
二是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
據《史記·外戚世家》中褚少孫的補傳記載:
漢武帝確定立劉弗陵為太子後,就決心除掉鉤弋夫人。
漢武帝嚴厲斥責鉤弋夫人,鉤弋夫人嚇得脫下首飾,叩頭認罪。漢武帝毫不手軟,立即把鉤弋夫人押送宮廷獄中!這位年輕的寵妃,當年緊握玉鉤出現在年邁的漢武帝麵前,有如神話。而今,被拖出宮門仍不停地回頭哀求。漢武帝聲色俱厲:你必須死!
為什麼一定要除掉鉤弋夫人呢?漢武帝有自己的解釋。
鉤弋夫人死後,有一天,漢武帝閑來無事,問左右侍從:大家對處死鉤弋夫人有什麼看法啊?侍從大著膽子說:馬上要立她的兒子當太子了,為什麼還要處死她呢?
漢武帝說:你們這些俗人不明白啊。曆史上國家內亂,起因往往是皇上年少,母親盛年。年輕的太後獨居深宮,寂寞驕奢,淫亂之事難免發生,又沒有人管得了,因為她是寡居的皇太後。你們沒有聽說過呂後的事嗎?
因此,武帝晚年,所有為他生過孩子的妃嬪,無論生男生女,全部賜死。
這就是漢武帝的“殺母存子”之法。對於年輕無辜的鉤弋夫人,實在是太無辜、太殘酷;但是,對於即將走入墳墓的漢武帝,不能不說是防患於未然。畢竟,漢代帝王,呂後實在是一個難以擺脫的噩夢。何況鉤弋夫人實在年輕,立為皇太子時,劉弗陵才八歲,鉤弋夫人不過二十來歲,讓如此青春的皇太後守寡終生,有悖人的本性,會不會鬧出緋聞,惹出事端,實在難料。
漢武帝的識人之明,舉世公認。在“巫蠱之禍”中,他犯了大錯,也吸取了教訓。劉弗陵的哥哥們驕橫不法,絕對不能立為皇太子。而選擇幼子劉弗陵,雖有無奈之意,也是英明之舉。
不過,漢武帝隻說了原因之一,還有一點他沒有講:殺死鉤弋夫人,提前為霍光輔政掃清障礙。
漢武帝為什麼選擇霍光擔任首席顧命大臣?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十幾歲就入宮,二十多年中,從未出過任何差錯,其謹慎小心無人可比。但是,霍光是臣不是君,必須給他創造一個風調雨順的政治環境。隻要鉤弋夫人在,霍光的執政能力將大打折扣。因為,鉤弋夫人是漢昭帝劉弗陵的母後,皇太後的地位、權威,次於小皇帝劉弗陵,而高於顧命大臣霍光。這樣,她就會成為漢武帝下世之後的又一個政治中心。
鉤弋夫人如果幹政,秉公執政的霍光將會與鉤弋夫人成為政敵;即使鉤弋夫人不幹政,反對霍光的勢力也會聯合鉤弋夫人,打著太後的旗幟作亂宮廷。無論哪一種情況出現,都會使霍光束手束腳,寸步難行。
後來的曆史證明:漢武帝誅殺鉤弋夫人固然殘酷,但對於維護漢代政權,也是必要的。
漢武帝走完了他七十年的人生道路,也留下了說不盡道不完的話題。他是文治武功,還是窮兵黷武?是雄才大略,還是好大喜功?是一代英主,還是嗜血魔王?兩千多年來,眾說紛紜,始終沒有共識。漢武帝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請看:千秋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