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巫蠱之禍:戾太子蒙冤 武帝喪子(1 / 3)

一個搬弄是非的寵臣,一個書生意氣的太子,再加上一個杯弓蛇影的老皇帝,就等於一場波及數萬人的流血慘案,一出千年扼腕的父子悲劇。巫蠱之禍,莫須有之。衛皇後、皇太子、皇太孫一脈緣何死於非命?天災?人禍?是什麼釀造了人間荒誕?

巫蠱事件是漢武帝一朝揮之不去的陰影。

漢武帝第一次遭逢巫蠱,緣於一幕爭寵鬧劇。他的第一夫人——金屋藏嬌的陳皇後,無子失寵,妒火中燒,找來巫師楚服,用桐木刻成小人,寫上衛子夫等一幹當紅寵妃的姓名,日禱夜告;詛咒她們生病不生子,得死不得幸。這就是上起王公、下至黎民,談之色變、聞之喪膽的“巫蠱”。

不管陳阿嬌如何神神道道,衛子夫照樣花容月貌,生下公主。後來東窗事發,楚服被殺,阿嬌被廢。所謂巫蠱,不過是人們恐懼苦悶的心魔罷了。

對於青年漢武帝,阿嬌“巫蠱”歪打正著,為他移情別戀、廢舊立新找到了借口。

“心魔起滿城巫蠱”

晚年漢武帝,體質越來越虛弱,身形越來越佝樓,巫蠱的魔力在他心中越來越大。老皇帝寢食難安,日夜冥想:是不是有人在用巫蠱咒我?

悲劇揭幕,漢武帝從身邊人下手。

第一個假想敵就是戰功卓著的公孫敖家族。公孫敖和衛青是少年玩伴、沙場兄弟,當年從專橫霸道的陳阿嬌母女密室之中,冒死救出衛青。就是這個義膽俠骨的公孫敖,太始元年(前96)春正月,因為受妻子行巫蠱之事的連累,被滅族。

第二個假想敵又是一位公孫先生,還是一位抗匈名將——公孫賀。公孫賀隨軍打仗,屢立戰功。轉崗當上了太子舍人,陪太子讀書。又封為太仆,皇家車隊的大隊長,親自為皇帝駕車。公孫賀娶了皇後衛子夫的姐姐衛君孺為妻,與漢武帝連襟,恩寵日隆。

公孫賀多次參與討伐匈奴,兩次封侯;不過,他最為膾炙人口的卻是拜相。

太初二年(前103),武帝拜公孫賀為相。鑒於此前已有諸多同僚死於宰相任上;公孫賀視相位如鬼門關,難保一朝不慎,相位會要了他的命。他拒絕接受印緩,跪地嚎陶痛哭,眾皆淒然。武帝拂袖而去,公孫賀萬般無奈,勉強領旨。

這樣膽小怕事的丞相,怎麼會跟惡毒的巫蠱攪到一起?災難緣於他的兒子公孫敬聲。公孫敬聲在父親任丞相後,接任太仆一職。父子俱列公卿,顯赫一時。這個公孫敬聲跟他老父可謂天壤之別,典型的“傻大膽”,驕橫奢侈,目無法紀。征和元年(前92),他擅自挪用北軍軍費一千九百萬,被投進大牢。

《寵信江充》中,我們講過,北軍是皇城根兒底下的戰略預備隊。漢代保衛京師,有長安城南的南軍和城北的北軍兩大營盤。南軍的職責範圍是大內皇宮,而北軍則保證長安及京畿地區的安全。北軍本來就是清水衙門,工資都發不出來;皇帝和江充機關算盡,才從京城闊少那裏敲來一筆軍餉,一下子給你挪用了,能不怒發衝冠嗎?公孫敬聲凶多吉少。

公孫賀愛子心切,急中生智,以抓捕“通緝犯”朱安世為條件,替兒子贖罪。朝廷追蹤多時的朱安世果然被公孫賀抓到。

朱安世可不是省油的燈。那些宮闈內外、紈絝子弟的緋聞醜事、黑幕暗箱,他全門兒清。公孫賀要取他性命,朱安世仰天大笑:丞相,你和你的家族就要大禍臨頭了!朱安世要公孫賀一家陪葬!

朱安世獄中上書,爆料公孫敬聲與衛子夫的女兒陽石公主私通,還在皇上去甘泉宮必經之路上,埋了寫滿詛咒的木偶人。又是巫蠱!

年老體衰的漢武帝再也經不起這些怪力亂神的刺激,急速崩潰。

征和二年春(前91),公孫賀父子死於獄中,滿門抄斬。

四月,皇後衛子夫之女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大將軍衛青長子長平侯,也卷入其中,無一免死。

同一樁巫蠱,旁人眼裏是飛來橫禍,無不歎息扼腕;心懷叵測的江充卻看出了機遇,找到了門路:

首先,“巫蠱”是漢武帝的軟肋。

話說有一晴空白日,漢武帝打磕睡,夢見數千個木人手持木杖要攻擊自己。噩夢驚魂,從此,漢武帝開始覺得身體不適,精神恍惚,記憶力也減退了。此時漢武帝已成驚弓之鳥。

再者,“巫蠱”已牽涉衛皇後家族。

除公孫家族外,此次“巫蠱”還重創皇後衛子夫家族,包括兩個公主和一個長平侯,宣告衛皇後和太子的失勢。

同時,“巫蠱”易於栽贓。

漢武帝雖無愧一代明君,卻也沒少幹糊塗事。當時,法定的就有不少“莫須有”之罪,如:“腹誹”,你嘴上不說,我認定你肚子裏有意見,憑這一點,就可殺你的頭。“巫蠱”也一樣。說你在地底下埋了詛咒的木偶人,隨時可拿一堆蠱娃娃向皇帝揭發。至於是挖出來的,還是早就準備好揣在衣袋裏的,誰知道?

江充屢次揮舞法律大棒,嚴辦皇親國戚,獻媚於漢武帝。眼看武帝日薄西山,時日無多;江充難免七上八下:一朝太子登基,自己豈不是“案板上的肥肉”,任人宰割?一不做,二不休。江充決定,給垂垂老矣的漢武帝再下一劑猛藥:陷太子劉據於“巫蠱”,讓漢武帝骨肉相殘;一旦把太子拉下馬,自己便可高枕無憂。

由於漢武帝愈加迷信鬼神之道、禮遇方術之士,京城聚集的方術及神巫之人也越來越多。他們以邪道惑眾,無所不用其極。也有一些女巫與宮中人士過往甚密,聲稱:在居處埋置小木人,定時祭祀,可以消災免禍。於是不少宮女信以為真,如法炮製。由於彼此之間的猜忌怨恨,互相檢舉揭發對方詛咒皇上。漢武帝大怒,大肆誅殺後宮之人並株連到朝中人士,死者達數百人。

這一次雖然死傷者眾,但是和衛家沒有任何瓜葛。皇後不在其列,太子也不涉嫌。江充目的沒有達到,就心懷叵測地對漢武帝說:陛下過去多好的身子骨,現在落下了病根,肯定還有人暗埋小木人詛咒。要想枯木回春,隻有挖盡小木人,殺光詛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