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一朝人才濟濟:衛青開疆擴土,霍去病克敵製勝,汲黯心憂社稷,張湯嚴刑峻法。唯有一人,難以定義:他滿腹經綸卻沒有幾句治國安邦之言,他放浪形骸又疾惡如仇;皇上對他百依百順,群臣眼中他又無足輕重。他是誰?是曠世奇才還是跳梁小醜?是喜劇之王還是悲情智聖?
這位匪夷所思的人物就是東方朔。當時社會,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現代價值多元,倒是有一個詞差可比擬:另類。
“另類”這詞兒好。首先,它沒有褒貶。我們要講的是東方朔如何與眾不同,為什麼與眾不同;至於他這樣對不對,好不好,要不要模仿,就見仁見智了。其次,就字麵看,“另類”就是“別一類”,既然“別一類”,我們就要跳出各種古典的或現代的條條框框去看他。
東方朔有什麼本事將“另類”進行到底?
“功名俸祿一擔挑”
第一,求職。
漢武帝喜歡“海選”。大家記不記得那個鑿空西域的張騫?他就是借一次“海選”當上全權大使。“海選”,就是“不設門檻地選人才”。“海吹”白然就是“不著邊際地吹大牛”。
漢武繼位之後,於建元元年(前140)下詔,要求各地廣泛推舉賢良方正之士。這次“海選”活動,四方士多上書言得失自街鬻者以千數,盛況空前。而且一旦選中,待以不次之位,不拘輩分授於官職,待遇優厚。
果然,“海選”中漢武帝淘到兩大寶貝。
第一個寶貝就是董仲舒。董仲舒是公羊派《春秋》的大師,他的《天人三策》以儒家學說為基礎,引入陰陽五行理論,建成“天人合一”的“大一統”思想體係,才華橫溢,思維填密;並提出一係列治國方略。因此,董仲舒的入選是中規中矩,武帝對他是相見恨晚。
第二個寶貝就是東方朔。這次“海選”隻比文章,不比才藝;還不是東方朔的最強項。但他依然能夠在數以千計的謀位者中脫穎而出。
憑什麼令當朝天子“一見傾心”?東方朔的辦法是“海吹”。
且看東方朔怎麼吹的吧——
草民東方朔,爹媽早逝,由哥嫂養大。十二歲讀書,三個冬天讀的文史已經夠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讀了二十二萬字。十九歲學兵法,也讀了二十二萬字。如今我已二十二歲,身高九尺三(兩米多)。眼睛亮得像珍珠,牙齒像貝殼一樣整齊潔白,兼有孟賁(古代衛國勇士)之勇,慶忌(先秦以敏捷著稱的人)之敏捷,鮑叔(齊國大夫,與管仲分財,自取其少者)之廉潔,尾生(先秦人名,與女友約於橋下,友人不至,河水上漲,尾生堅守不離,被淹死)之誠信。我是文武兼備,才貌雙全,夠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
東方朔這番個人簡曆,《史記》評之為“文辭不遜,高自稱譽”。不過,他出奇製勝,先聲奪人,漢武帝一下記住“東方朔”這三個字,並且大加讚歎(上偉之)。
如果說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一劑大補丸,利膽養心,東方朔的這篇文章就是一瓶辣椒醬,開胃醒腦。東方先生的另類自不待言:一是不談治國,二是自我標榜。從頭到尾,沒有一句經緯之論。
但是,漢武帝愣是被東方朔深深吸引,視為奇才。不過,漢武帝非常有分寸;畢竟這隻是“高自稱譽”的小打小鬧,沒有提出任何治國之道。比起董仲舒,東方朔當然不在同一個重量級上。漢武帝對董仲舒是連發三策,而對東方朔隻給了一個待詔“公車”署(就是在“公車署”這個衙門裏等待皇上的詔令,實際上就是一個下級顧問)的待遇。比起同年級的董仲舒、公孫弘,東方朔地位低,待遇差,平常也難得一見漢武帝(令待詔公車,奉祿薄,未得省見)。
東方朔這第一次亮相,的確讓人大跌眼鏡。武帝一朝,言辭放肆的不止東方朔一人,汲黯也常常令武帝哭笑不得。但汲黯因為不會說話,才出言不遜;而東方朔這番海吹,引經據典,鋪陳比喻,還基本在理,如果不是“王婆賣瓜”,也稱得上一篇美文。他這是有意給集中閱卷、審美疲勞的漢武帝製造一次感官衝擊。東方朔的“另類”透著一股詭詐之氣!
第二,提職。
東方朔不是一個中規中矩的讀書人,他的身上不僅充滿詭詐之氣,而且還有一股詼諧之風。
東方朔剛剛待詔“公車”時非常興奮。可是,時間一長(久之),東方朔就犯嘀咕了。眼看董仲舒、公孫弘官居顯赫,東方同學還是一個小小的“公車”待詔,無權無利,跟天庭裏的弼馬溫一樣,不過是個擺設,說晾就晾起來了。怎麼辦?難道也來一次“大鬧天宮”?自找死路,不成。東方朔不管三七二十一,沒有人提拔自己,就自己提拔自己!
東方朔思來想去,就從“弼馬溫”人手。他找來為皇帝喂馬的侏儒,聲色俱厲地對他們說:皇上說你們耕田沒有力氣,當官不能治理百姓,打仗又不勇敢,一點用處也沒有,還白白消耗國家的糧食;準備把你們這些白吃白喝的人通通殺掉!
侏儒們嚇得嚎陶大哭,求他出手相救。東方朔想了一想,說:假如皇上路過這裏,你們就跪下來求饒,或許會有點作用。
過了一會兒,漢武帝從這兒路過,侏儒們齊刷刷、黑壓壓跪了一大片,哭哭啼啼,高呼“皇上饒命”。漢武帝莫名其妙。侏儒們說:東方朔說皇上要把我們這些人全殺了!漢武帝一聽,知道是東方朔搗鬼,便質問他:你把侏儒們嚇得半死,到底為什麼?
東方朔理直氣壯地說:那些侏儒們不過三尺,傣祿卻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錢。我身高九尺三,俸祿也是一袋米和二百四十錢。他們吃得肚皮都要撐破,我卻餓得前心貼後背。如果陛下覺得我的口才還有用,就先讓我吃飽飯。如果覺得我沒用,請立即罷免,也好為長安節約點米。漢武帝一聽,樂不可支,立即讓東方朔從“公車”待詔轉到金馬門待詔,這樣,東方朔收入提高了,和武帝接觸的機會也明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