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初露鋒芒:大將軍衛青 漢武恩寵(1 / 3)

漢武帝文武一生,內修法度,外攘夷狄。當他把日光轉向茫茫戈壁,雄心萬丈,豪情頓生:何日一雪大漢和親之恥?而誰來做他的大將軍?誰為他馳騁沙場,開疆擴土?風雲際會,他發現了愛妃衛子夫的弟弟,姐姐平陽公主家中的騎奴衛青。一個窮苦孩子,為什麼能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又是怎樣在漢匈戰爭中,屢建奇功,官拜大將軍?

“起於塵埃成金身”

衛青成長之路,要從建元二到三年間(前139-138)後宮中一起濫用私刑案說起。

建元二年春,衛青同母異父的姐姐衛子夫,被順道來平陽公主家遊玩的漢武帝寵幸並帶回宮中。原來在平陽公主府擔任騎奴(以奴隸身份充當騎兵侍從)的衛青,也因此到了建章宮。

不久,衛青被秘密逮捕,有人要殺掉他。可憐衛青剛剛見識皇家威儀、似錦繁華,就要慘遭毒手。衛青危在旦夕,陰森的牢獄之中突然現出曙光。

原來是他的好朋友公孫敖。公孫敖,義渠(秦國西北最大的一支少數民族)人,當時是漢武帝的騎郎(騎兵侍從)。衛青進宮,兩人年齡相仿,又有共同語言,過從甚密。也許是騎馬遊玩尋不著衛青,也許是宮中巡視的兄弟發覺了蛛絲馬跡。公孫敖義無反顧,帶領幾名壯士直衝囚禁密室,救出了衛青。

衛青當時隻是建章宮的普通侍從,老實本分,他能得罪誰呢?誰又敢對皇帝愛妃衛子夫的弟弟痛下毒手?

我們可以推測一下,如果衛青遇害,誰是最痛苦的人?當然是他的親姐姐衛子夫!那麼,誰最希望衛子夫痛苦?當然是與衛子夫爭寵的皇後陳阿嬌,還有陳阿嬌飛揚跋扈的母親長公主劉嫖!

原來衛青不自覺地卷入了一場後宮之爭:衛子夫入宮,受寵,懷孕,使得皇後陳阿嬌妒火中燒,卻無從下手。如果在平陽公主府中,長公主或許不好明目張膽;衛青此時身處長公主能夠施展拳腳的宮中,她就好下手了(大長公主聞衛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時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

奇怪的是,衛青被囚之後,表現出超人的忍辱負重和寬宏大量。即使日後官拜大將軍,衛青對此事也隻字不提。

事關生死,衛青卻采取“冷處理”,等閑視之。這是為什麼呢?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還是純屬膽小怕事,息事寧人?其實,衛青既不想冤怨相報,也並非驚弓之鳥;一切緣於自身的無奈與自卑。

人的個性很大程度上受少年時代的境遇影響。比如劉邦,雖然做了皇帝,仍然擺脫不了早年的流寇習氣,開口就罵人。衛青到底有怎樣的身世背景,左右了他的人生態度呢?

第一,私生子。

衛青字仲卿,平陽(今山西臨汾)人。他原本並不姓衛,其父鄭季是當地的一個縣吏,被派到漢武帝的姐姐平陽侯家做事時,和平陽侯的婢女私通。這個婢女,《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說是“候妾衛媼”,《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說是家僮衛媼。“侯妾”和“家僮”是一個意思,即平陽公主家的傭人。

衛青成年之後,有一次到甘泉宮,遇到一個髡鉗之刑的囚徒(鉗徒)。此人聲稱自己懂得相麵術,執意給衛青算一卦。望聞問切一陣,鉗徒鄭重其事地說:你將來是貴人啊,官可以到封侯。衛青既未欣喜若狂,也無誠惶誠恐,淡淡一笑:我一個家奴生的孩子,不挨打就知足了,怎麼可能妄想封侯呢(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罵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古人講述貧寒者發跡,每每出現仙人指路,如:張良的黃石公授書;漢武帝外婆臧兒的“兩女當貴”;漢武帝之母王娡的“夢日入懷”,多半是後人的附會。誰能體會成事者背後的艱辛,誰能讀懂衛青一笑裏的淒涼?

衛青是鄭季和衛媼的私生子,本該姓鄭。由於同母異父的姐姐衛子夫被皇上寵幸,所以衛青不用親生父親的“鄭”姓,而改用母親的“衛”姓(而姊衛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為衛氏。)。

衛媼有六個孩子:長女衛君孺,次女衛少兒,三女衛子夫,長子衛長君,次子衛青,還有一個衛步廣。早年,衛媼一家窮得揭不開鍋。無奈,隻好送衛青到他的生父鄭季家中。鄭季明媒正娶的夫人當然對衛青沒有好臉色。鄭季自己出軌在先,自知理虧,隻好讓他的拖油瓶娃娃上山放羊。衛青的兄弟姐妹也瞧不起他,對他呼來喝去,百般欺淩。

母親養不起,父親不疼愛。私生子衛青從此堅強早熟,養成了謙卑隱忍的個性。

第二,騎奴。

衛青成人後,又回到平陽公主府邸,做平陽公主的騎奴(騎兵侍從),身份還是奴仆。

然而,衛青的騎奴身份也給他帶來機遇:一是騎奴必備的武功和精湛騎術,使他有能力擔綱將來大將軍之職。二是使平陽公主對他非常了解,以致再婚時選中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