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夫一下子成了軍中英雄,倍受追捧。
出了名的灌夫,立即引起朝廷關注,被任命為中郎將。從古至今都有這樣一種人,隻能打仗不能做官。灌夫自製力差,做了幾天中郎將,就因違規被免職了。這是景帝年間。
武帝繼位,起用灌夫為淮陽(今河南淮陽)太守。淮陽是當時交通樞紐,需要一個勇敢、有擔當的人鎮守。灌夫果然不辱使命,武帝更器重他的一往無前。建元元年(前140),漢武帝想讓灌夫輕鬆輕鬆,就把他調到自己身邊做太仆。太仆就是皇帝車隊的隊長。景帝朝的衛綰,也是從司機當上了丞相。皇帝這是有意栽培灌夫,偏偏灌夫粗枝大葉,哪裏領會聖上這番美意?
灌夫不怕廝殺肉搏,就怕沒事幹,閑得心慌。灌夫喝酒,不醉無歸。太仆任上第二年,灌夫酒後跟人打了一大架。挑戰對象是誰呢?竇太後的娘家兄弟,竇甫。兩人本來相處很好,喝高以後,就開始耍酒風,推推搡搡。灌夫可是從吳軍大營闖出來的孤膽英雄,逮著竇甫狠捶一頓。
這就闖下大禍,打了竇太後的娘家兄弟,而且還是竇太後的警衛隊隊長,長樂宮衛尉。太後能饒你?於是,漢武帝就把他緊急調到燕國去做國相。灌夫還是不爭氣,再次犯法撤職。武帝徹底失望,免去灌夫官職。
灌夫有個怪癖:好欺強,卻不淩弱。見了比自己位高的人,不但不以禮相待,還屢屢在大庭廣眾之下羞辱他們。對那些比自己位低的人,反倒謙卑客氣。
灌夫專找有權有勢的人開刀,而且盡挑眾目睽睽之時擺陣。這種做派,匪夷所思;仔細一想,不就是貪圖一個不慕權貴的虛名嗎?
“冤仇步步積”
我們來看看這對忘年交,竇嬰使氣任性,灌夫有勇無謀;還都有壞毛病:一個好耍大牌,一個貪杯鬧事。一老一少兩頑童。但竇嬰和灌夫越走越近,最終惹出一樁大麻煩,導致一連串悲劇發生。
什麼麻煩具有如此殺傷力?
灌夫的姐姐去世了,服喪期間,他去拜見當時的丞相田蚡。田蚡看見灌夫穿著喪服,就說了一句戲言:本來想和你一塊兒去魏其侯(竇嬰)家喝酒的。多不巧,你還在服喪呢,隻好作罷。漢代禮法規定,穿著喪服是不能喝酒的。其實,田蚡並沒有真打算去拜訪失勢的魏其侯。但是,灌夫誤以為這是結交田丞相的大好機會,應聲而答:將軍既然願意去拜訪竇嬰,我怎麼敢以喪服在身而推辭呢?我們明天一早就去竇嬰家吧。田蚡一聽,哭笑不得。隨口一句人情話,灌夫卻撿了個針頭當棒褪——當真,隻好敷衍應承下來。
灌夫喜不自勝,十萬火急告訴了魏其侯竇嬰。聽說田蚡要來,竇嬰也大喜過望。連夜打掃房間,夜半即置辦酒菜,天蒙蒙亮,一切準備就緒,就水米不打牙在那兒等著。從五更到中午,竇嬰越等心越涼。連聲問灌夫,丞相是不是忘了?灌夫臉上掛不住,立馬去請。
田蚡居然還在睡大覺!慢騰騰地起了床,田蚡說,昨夜宿醉,把你們的事兒忘了,既然你來了,咱們就去吧。一路上晃晃悠悠,根本不當回事。灌夫心裏就窩了火。家宴開始,灌夫再也忍不住了,趁著酒性,對田蚡冷嘲熱諷。竇嬰害怕灌夫喝高了,又要痛打田蚡;趕緊給他扶了出去,回來反複賠禮。還好,田蚡酩酊大醉,盡興而歸。
看來,竇嬰和灌夫這兩頑童並不天真,他們興師動眾地宴請田蚡,為了什麼?無非兩點:東山再起;結交新貴。但是,竇嬰有可能東山再起嗎?前麵說過,竇太後死了,竇嬰的政治生涯就走到了盡頭。田蚡能把竇嬰放在眼裏嗎?一個毫無利用價值的老頭,當年丞相之位還是我讓給你的。所以竇嬰這場家宴,很不明智。怎麼說你也是外戚能臣,德高望重,這時候應該端端架子,尊重的前提是自重。真正的君子不會讓你屈尊,猖狂的小人更不在乎你的屈尊。
田蚡嗅到了竇嬰巴結的氣味,動起了歪腦筋。不久,田蚡找了個門客,大駕魏其侯竇嬰家中。竇嬰以為田丞相惦記自己了,誰知是惦記他的地!“城南索地”,要竇嬰把長安城南的一塊地拱手相送。竇嬰齒冷心寒,我已經老不中用了,這不是趁火打劫嗎?灌夫更是氣勢洶洶,指名道姓,大罵田蚡。這位門客受人之托,不想仗勢欺人,回去彙報田蚡:竇嬰半截身子都進土了,您晚幾年,想要什麼不行啊?田蚡也不缺地,擺擺手,這件事算過去了。可紙包不住火,不久,真相大白,田蚡和竇嬰、灌夫結下了怨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