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個女人,長公主劉嫖。劉嫖這個人,要叫我來概括,就一個字:貪!一貪寵;二貪貴。什麼叫貪寵呢?她不斷地向漢景帝推薦美女,圖什麼?討弟弟的歡心,博皇帝的寵愛,這是貪寵。再一個,貪貴。堂堂皇姐,幹嗎要攪到烏七八糟的宮闈爭鬥中去,皇家尊貴的最高級別不是名,不是利,恰恰是矜持!可惜長公主看不透這一點。她之所以跟栗姬鬧翻,之所以跟王美人聯手,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讓女兒陳阿嬌將來當上皇後!
這個長公主,在皇十子劉徹勝敗天平兩邊,又加注了哪幾個砝碼呢?
首先,她種下了漢景帝對栗姬怨恨的種子。怎麼講?長公主不斷地在漢景帝麵前說栗姬的壞話,即使漢景帝沒有照單全收,哪怕隻聽進去一半,也足以置栗姬於死地!漢景帝可以不要栗姬——年老色衰、脾氣暴躁的舊愛,但是,卻離不了劉嫖。你想,天子如果親自四處選美,成何體統?現在好了,不用你出馬,有姐姐體恤你,不斷地給你送!漢景帝清譽在外,還落得身邊美女不斷,何樂不為!所以,長公主說栗姬的壞話,就是種下了漢景帝對栗姬的怨恨的種子。這個種子什麼時候開花結果?等到大臣們提出要立栗姬為皇後了,這個種子瞬間開花結果,廢太子,貶栗姬,把栗姬的族人全部斬草除根!
另外,長公主劉嫖力挺劉彘,為王美人在儲君之爭的正麵戰場上,出了大力。王美人和十皇子位卑言輕,競爭太子位,他們還是勢單力薄;這就需要有人從旁相助。這個人是誰呢?長公主。就拿詆毀栗姬這件事來說,長公主再怎麼說,都不過分,人家是同胞姐弟一家親,大姑姐數落弟媳婦,就是說錯了,漢景帝也不會責怪。反過來,王美人對栗姬說三道四,隻會適得其反。漢景帝生性多疑,你那樣詆毀她,是不是想取而代之呢?王美人之所以能最後勝出,劉彘由皇十子一躍成為皇太子,得益於長公主充當了王美人的代言人。
看來,景帝朝太子之位的最終確立,薄皇後、王美人、栗姬、長公主,這四個女人都有意無意助了一臂之力,為皇十子劉彘繼位增加了砝碼。那麼,景帝朝最有權勢的女人——竇太後,她把寶押在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的身上,是不是就削弱了劉彘的勝算呢?
第五個人物,竇太後。我們先說說對竇太後的評價。我剛才對劉嫖的評價是貪。這個竇太後呢,既“貪”且“霸”。大兒子已經是皇帝,還想讓小兒子也當皇帝!幸虧竇太後隻有兩個兒子,要有十個八個兒子怎麼辦?做母親做到這個程度,太貪婪了。這一點,跟長公主不愧是母女傳承。
再一點,霸道。她兩次公開提出要廢除祖製,立幼子劉武為儲君的繼承人。當然,她的霸道和她的地位有關,誰叫她是皇太後?漢朝的太後,似乎有幹政的傳統,自呂後始,薄太後、竇太後,到武帝的母親王娡王太後,無一例外。
除了貪,霸,竇太後還有一個特點,蠢。竇太後蠢在什麼地方呢?蠢在她不知道小兒子劉武,完全不適合當皇帝;而且也不可能當上皇帝。一個諸侯國的國君,有謀殺大臣之罪,怎麼能當皇帝?再一個,竇太後想讓兒子劉武當皇帝。但是她沒有換位思考,“汝愛汝子,彼愛彼子”,漢景帝也是,也想立自己的兒子為王啊!和皇上較勁,無異於雞蛋碰石頭!
那麼,這個又貪、又霸、又蠢的竇太後,在皇十子繼位的問題上,起了什麼作用呢?延緩。漢景帝在立太子的事情上,一直是非常遲緩。景帝前元年(前156)繼位,四年之後,為了堵住梁王,才立了太子。梁王第二次發力競爭太子之位,漢景帝頗費了些心思。先廢前太子,再封王美人為後,最後立王美人之子劉彘為太子,這中間相差至少四個月以上。為什麼等了四個月?漢景帝就是在想方設法做通竇太後的工作。栗妃感情用事被廢於前,梁王謀殺大臣排除於後,加上寶貝女兒長公主遊刃有餘,從中斡旋;竇太後終於把關鍵的一票投給了王美人,而劉彘順理成章地成為等額選舉的幸運兒。所以,竇太後隻是延緩了王美人冊封皇後,延緩了劉彘冊封太子,不能從根本上阻止這一進程。
五個女人,五種性情,各懷心事,選擇不同的路途奔跑,有的半路迷失,有的覓得捷徑,最終成就了劉徹繼位。這就好像一個生態圈,栗姬要趕走薄皇後,竇太後想幹掉栗姬,王美人又得擺平竇太後,長公主算是她的同謀,這五個女人相生相克,頗耐人尋味。不過,我們講了那麼多,其實五個女人都抵不過一個男人,一個男人是誰呢?漢景帝。仲裁權把持在他的手上,所有榮華富貴必須由他來點石成金。
那麼漢景帝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太子劉徹,是否已經死心塌地、再無悔意了呢?他怎麼樣保證他的太子能夠平平安安地繼位呢?
請看:景帝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