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她的這個後台祖母——薄太後也成事不足。這個老太後能撐多長時間?漢景帝前二年(前155),薄太後就去世了。薄皇後的後台轟然倒地,她也迅即成為景帝的“花瓶”皇後,隻看不用。
但是,別看這個人不起眼,在皇十子劉徹繼位的問題上,同樣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她的存在,阻止了栗姬在兒子被立為太子的同時,被立為皇後。立劉榮為太子是景帝前四年(前153),薄皇後被廢是景帝前六年(前151),所以立皇長子劉榮為太子,沒有馬上立栗姬為皇後,就是因為薄皇後沒有挪位子。雖然她早晚要被廢,但隻要她一天不騰出這個位置,別人就頂不上去。這樣,王美人就贏得了兩年的寶貴時間。這兩年裏,王美人可以籠絡長公主,可以離間栗姬與漢景帝,等等。當然,即使栗姬當上了皇後,王美人將來也可以把他們母子同時廢掉,但是,既廢皇後,又廢太子,比起隻廢一個太子,難度要大得多。
第二個女人,王美人。這個女人不尋常。在皇十子繼位的路途中,她可以說是步步為營、著著領先,走對了四步棋。
第一步,遵從母命。王美人的母親,臧兒,叫她跟金王孫離婚,她就毅然決然地離婚。丈夫不要了,女兒也不管了。雖然未來如何,一概不知,但她就敢頂著巨大風險,投奔太子宮中去。第一步棋她走得狠,一棋定江山。
第二步,博得寵愛。皇宮裏那麼多女人,個個年輕漂亮,為什麼王美人能夠如此得寵?在“母以子貴”的後宮法則裏,得寵不得寵看殯妃們的孩子就明白了。無子隻是現象,無寵才是本質。薄皇後一個孩子沒生;王娡進入宮中,生了一龍三鳳;她妹妹王兒姁更厲害,一連生了四個兒子。漢景帝寵幸妃殯,真是愛憎分明。作為一個有過婚史還隱瞞婚史的人,王美人在眾多美女中間勝出,少不了大量的心計。至於她用了些什麼招數,史書沒有記載,後人無從得知。
第三步,巧抓靠山。王美人憑借著她敏銳的洞察力,發掘了長公主這個盟友,撕裂了皇室家族的防線。她所以能死死地抓住長公主。一是眼力。她能看出將來誰最能為自己辦事。二是智力,她能貼得上去,讓人家心甘情願地為她效力。
第四步,自我炒作。王美人生劉徹的時候,竟然製造了一個“夢日入懷”的神奇故事。她跟景帝說,她夢見把一個太陽吞到肚子裏,生下來的就是劉徹。這就叫包裝!而這層包裝紙就是“君權神授”,套上神靈的外衣,一切就凜然不可侵犯了。別看如今的炒作,當事人、策劃人、跑龍套的一大幫,王美人比他們厲害,編、導、演,一人全包。而這場表演的唯一觀眾漢景帝怎麼看呢?此貴征焉。這是非常貴重的象征啊。等到新皇後的當然人選栗姬,屢屢尋釁滋事,惹得漢景帝心煩意亂之時,那個“夢日入懷”的王美人也就越來越頻繁地進入景帝的目光中了。
這四步棋:遵從母命、博得寵愛、巧抓靠山、自我炒作,王娡堅持了多久?從劉彘出生(景帝前元元年)算起,到劉彘繼位成為劉徹(景帝前元七年),整整七年!“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夢了好久終於把夢實現!”在五個女人中間,王美人成功的風險最大,且不說她隱瞞婚史的欺君之罪有多嚴重,單說她為劉彘爭奪儲君之位,合縱連橫,暗中秘謀,那都是不敢擺上台麵的,隨時有可能功虧一簣。但是她成功了,她不僅生下了漢武帝,還親自操刀上陣,成就了武帝一生的霸業。
在景帝朝太子之位的爭奪中,薄皇後和王美人,她們一個無意,一個有心,卻都起到了削弱栗姬、太子劉榮,力推皇十子劉彘的作用。那麼,栗姬、長公主、竇太後等人,她們在皇十子最終被冊立為太子的過程中,又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
再說說栗姬。栗姬並不是個壞女人,她缺少的不是人性,而是智慧。景帝托孤,本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即使先說幾句暖心話哄哄他,等皇帝撒手歸西再秋後算賬,也為時不晚。可栗姬脾氣上來,什麼皇帝,什麼托孤,全然不顧:你平時寵這個寵那個,現在你不中了,要斷氣了,想讓我照顧他們,我不幹!栗姬確實無法應對複雜的宮廷鬥爭,但是對於皇十子繼位卻有正麵作用。
第一,她的存在轉移了竇太後的注意力。竇太後也是隻近視的螳螂,她想立自己的小兒子做儲君,把眼睛盯在了栗姬和皇長子劉榮身上,沒有看到背後的黃雀:王美人。
第二,由於栗姬的不理智,反而給王美人的勝出製造了空檔。大家也許還記得,栗姬跟景帝劉啟生了幾個兒子?三個,其中還有一個皇長子!這一點,是她勝算的最大資本,薄皇後無子無嗣,無法跟她同日而語。可惜她敵友不分,長公主屈尊求婚,上好的一張王牌,入不了她的眼;王美人在背後使陰招,她還要“謝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