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謀略提出來以後,《史記》記載三個字:上許之,皇上批準了這個計劃。漢景帝批準這個計劃,據我估計,有兩個原因。首先是為了平叛,為了整個戰事的推進,不得不讓梁王一人“拍著黑暗的閘門”,據國死守。
其次,漢景帝有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心事呢?可以假設一下,梁國真要是被攻陷了,梁王被殺,是不是正中漢景帝的下懷?也許大家懷疑,是不是把漢景帝說過了?沒關係,我們且放下爭執,下麵幾集還要不斷提到漢景帝。作為中國曆史上“文景之治”的開明之君,他的內心世界究竟怎樣,我們會通過一件件事來剖析。
按照周亞夫“丟車保帥”的謀略,梁國首當其衝。麵對吳、楚軍的瘋狂進攻,梁軍苦苦支撐,幾方人的軍隊頃刻覆滅。戰爭最緊張之際,梁孝王把韓安國為首的六位大將一一請出,跪在地下,拜托這六位將軍,一定要守住梁地(跪送臣等六人,將兵擊郤吳楚,吳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可見梁國危險到何等地步。梁王每天派一個使者向周亞夫請救兵,周亞夫卻不發一兵一卒!梁王也強得很,把狀告到漢景帝那兒。於是,漢景帝親下詔書,命周亞夫調兵救梁。此處,《史記》又是五個字:太尉不奉詔。
周亞夫敢不奉詔?這是抗旨啊!罪當殺頭。景帝可以懲治他啊!結果如何?三個月平叛結束以後,漢景帝不僅沒有處罰周亞夫,反而重用周亞夫,拜周亞夫為相。這說明,漢景帝對周亞夫“不奉詔”根本不在意。漢景帝這個態度,我們可以倒著推出來,漢景帝與周亞夫在平叛開始的時候,曾經有過一個約定,要把梁國扔給吳楚兵。如果梁國被破,那是犧牲局部顧全了大局;如果梁國僅僅被削弱了,也部分滿足了漢景帝的願望。無論如何,今後梁王再向他哥哥漢景帝叫板的實力被削弱了。
司馬遷認為,此次平叛,梁國和中央軍隊的功績各占一半。而梁王劉武以一諸侯國之人力物力,立此大功,更是功不可沒。
但梁王越是戰功赫赫,越是具備競爭儲君的實力,也將越不為景帝所容!
果然,平叛第二年,漢景帝突然宣布,立栗姬之子、皇長子劉榮為太子。而薄皇後仍居後位,栗姬沒能母以子貴,榮登皇後寶座。這次立儲,明麵上看,漢景帝是順應朝臣要求,當了四年皇帝沒有立太子,國之根本未定;現在立了劉榮,眾愛卿可以安心了。暗裏去想,更是封堵梁王之念:聯決心已定,還是“父子相傳”比較牢靠,賢弟就不必再望著帝位胡思亂想了。
至此,竇太後第一次發力,為梁王爭奪儲君之位的努力,宣告失敗。
看來,漢景帝立長子劉榮為太子,深謀遠慮,機緣已久;這個儲君也不像我們先前預計得那麼不堪一擊。那麼,一直在暗中積聚能量的王美人,麵對兩大強敵,何時何地才能讓她的彘兒脫穎而出呢?有沒有什麼能夠撼動劉榮的儲君之位呢?
“坐失良機落陷阱”
我們在《宮闈角逐》中提到了“倒栗挺王,廢榮立彘”,要讓皇十子劉彘即位,必須先廢掉太子劉榮;而廢掉太子劉榮,必須先將他的母親栗姬拉下馬來。“長王”兩親家聯盟,沒有馬上給栗姬帶來致命打擊,但接下來的突發事件,徹底毀了栗姬的皇後大夢。
有一年,漢景帝病重,預感自己“大去之日不遠”。於是,他把一直別別扭扭的栗姬叫到床前,道出了心中的囑托,就是所謂的“托孤”。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景帝“屬諸子為王者於栗姬曰,百歲後善視之”。漢景帝在病重的時候,把已經封王的這些兒子全部托付給栗姬,要她好好照應這些皇子。大家注意,在這個“托孤”中間透露了兩個非常重要的信息:一是無廢太子之念。二是有立皇後之心。為什麼這麼說?大家想想,栗姬不過是個普通殯妃,景帝憑什麼把十四個皇子都交給你照顧?因為你是太子的母親啊!所以,景帝不會廢太子。
我們再來推算一下“托孤”的時間。如果此時薄皇後沒有廢,或者不打算廢,景帝應當向薄皇後交待後事,善待諸子。現在卻向栗姬托孤,說明薄皇後很可能已經被廢掉了!史載薄皇後於漢景帝前元六年(前151)的九月被廢。所以,“托孤”應該在薄皇後被廢之後,差不多景帝前元七年的時候。而漢景帝此舉就是想告訴栗姬:聯何時不記掛你們母子?要等待時機啊!我不僅不會廢太子,我還在考慮封你為皇後啊!
看來,漢景帝對自己的病情很不樂觀,而呂後之禍的慘痛教訓,使漢景帝不得不考慮要對諸皇子有一個交待。呂後當政的七年裏,高祖八個兒子,呂後就收拾了四個,還弄死了一個孫子。漢景帝有十四個兒子,按一半來算,至少也要處理掉七個!皇帝再至尊冷血,也是父親,也有愛子之心。如果老皇帝一咽氣,皇後就把老皇帝的其他兒子一個個殺掉;這怎麼能讓皇帝放心而去呢?
這次“托孤”,的確是漢景帝一次善良真誠的表白。一直鬱鬱不得誌的栗姬終於等到鹹魚翻身的這一天。如果她此時通情達理,滿足了景帝“臨終”的唯一“願望”,表現出足夠的大度和胸懷;那麼,劉榮的太子之位進一步鞏固,栗姬的稱後指日可待!
然而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
先是怒,然後是不答應,再就是出言不遜,說話還很難聽!當年你柔情蜜意的時候怎麼不記得我?現在放不下這群小娃娃,需要老媽子的時候就想到我了!沒門!《漢武故事》記載得更為惡毒:栗姬怒,不肯應,罵上老狗。還罵皇上是老狗!栗姬確實出言不遜,但是不是到了罵皇上是“老狗”的程度?我覺得不大可能。但栗姬已經錯無可恕。衝動是魔鬼,嫉妒是毒藥。栗姬失去了最後一次當皇後的機會。
漢景帝這時是何反應?景帝恚,心嫌之而未發也。漢景帝很惱怒,但沒有發作。
漢景帝的“惱”是可想而知的。你的兒子被立為太子兩年了,我一直沒有立你。為什麼?我在觀察你。觀察的結果:你不合格!漢景帝為什麼沒有發作?第一,漢景帝極有城府,不願發作;這筆賬先記著,什麼時候不能收拾你?何必現在發作?第二,漢景帝尚在病中,再一發怒,豈不是病情更加嚴重?所以漢景帝把火壓了下來。不久,漢景帝的病竟然好了。景帝痊愈,栗姬的死期也開始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