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再回濟南(2 / 2)

洪門從鄭成功開山立堂,便是為了以後組成軍隊抗擊清廷。後來者也基本繼承了這種規則。所以才有執堂、禮堂、刑堂等。還有領軍武將,就是所謂的心腹大爺,還有聖賢軍師,以及總管財務糧餉的恒侯三爺等等。

洪門隻是一個統稱,下麵分各個支係,如李淩所在的春寶山,鎮江的棲霞山,上海的太華山、五聖山,杭州的九龍山等等。

每個山堂各有統領,但都關係相互交織,以兄弟相稱。翻山越嶺拜入別的山堂司空見慣。隻要有一方山主舉起義旗,其餘山主必須響應。

李淩自從離開南京,就想著組建一支軍隊來應對以後的戰爭。而洪門春寶山不正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嗎!隻要好好加以利用,定然可以大放異彩。當然,這還需要李淩一步步的爬升到更高層次,才可以控製這股勢力。

拉隊伍就得有錢,李淩得到寂照寶藏埋藏的地點,雖然沒有說清楚,李淩決定去濟南問問程穎,如果連程穎也不知道的話,那隻有尋找各省詳細地圖慢慢查找。

讓李淩眼紅的是,山堂有一支突擊隊“洪飛營”,裏麵全部都是身手高超的幫眾組成,可以作為攻堅之用。而李淩現在的身份就可以調動這支隊伍。

“洪飛營”的總頭領正是內八堂執堂堂主許知遠。李淩拜訪許知遠後,將自己在青島曾被江湖異人追殺的事情說了一遍,許知遠二話沒說,直接調二十餘名“洪飛營”的大漢供李淩驅使。

幾天後,李淩叮囑徐九龍,讓他回到南通整治幫務。然後告別申屠孔祥,與遊飛一起北上。遊飛最近閑來無事,聽說有寶藏,兩眼放光,硬纏著李淩一起前往。

既然北上,兩人就繞道東海縣看下陸廉生,不巧的是,陸廉生與葉婉去洛陽尋親。

尋親?陸廉生早年喪父,母親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出走,後來下落不明。難道是尋他母親。詢問底下的人也不清楚,李淩與遊飛在東海縣住了一夜就回濟南。

李淩再次來到濟南城,沒進城,就看到城門口兩旁士兵列隊,一條橫幅上赫然寫著:歡迎李淩先生榮歸濟南。

李淩大是愕然,他回來的消息隻是發給青島賀家棠與孫玉柱,沒想到將自己的行蹤捅了出來。也沒想到會是那麼大的陣仗。更讓李淩驚訝的是,歡迎他的人居然都是政府官員與軍人。

當先一人長跑馬褂,一揖到底:“韓主席聽說李淩先生回歸濟南,特命令大家在此恭候。請李先生移居省府,韓主席已經等候多時了。”

現在的山東省主席乃是領韓複渠。李淩居然受到省政府韓複渠的親自接待,任何人都感到意外,也包括李淩本人。

李淩與青島市長沈鴻烈交好,義父是馬良,未婚妻家族乃山東名門望族林家,大哥是蔣介石的得力幹將。每一個身份都不容韓複渠小覷,更何況李淩本身就是濟南、青島大亨級別的人物,在幫會界混的風生水起,一呼百應。

省政府大廳內,韓複渠聽到李淩到來,連忙迎了出來,離老遠就伸出雙手,熱切的道:“歡迎李淩先生回家。我代表濟南的父老相親歡迎你的回來。”

李淩雖然是濟南郊區章丘人氏,但視濟南為第二個家。韓複渠為了拉攏李淩,特意如此說。

李淩笑道:“有勞韓主席親自迎接,令我受寵萬分。早就仰慕韓主席風采,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兩人都是人情世故中的個中老手,對寒暄客套以及奉承練得出神入化。兩人淨撿好話說,不幾句就開始稱兄道弟,一副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的表情。

當天晚上,韓複渠大擺筵席,將濟南城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叫來作陪。林雅芷的爺爺林彥霖,義父馬良都被韓複渠請來,還有他屬下幾名大將曹福林、穀良民等人。

一席飯吃的其樂融融,賓主盡歡。等到曲終人散,韓複渠將李淩單獨拉到一邊,環顧了一下左右,道:“我與李淩小兄弟一見如故,今天本來不想談別的事情,但我確實有些困難。山東乃彪悍之地,大小勢力層出不窮,蔣委員長讓我督魯,就是為了一方平安。為了國家與黎民百姓,我不希望有人在山東之地鬧事。更不希望幫會勢力滲透到我部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