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禮儀插花的類型及製作(2 / 3)

自由式:它不拘泥於形式,強調裝飾效果,隨表現主題的需要任意造型,可以由單個圖形或單個作品表現,也可以由多個圖形或多個作品組合造型,方式靈活多變,富有創造性。

按主要植物材料在容器中的位置和姿態區分,有直立式、懸崖式、傾斜式和平臥式。

直立式:給人以端莊穩重的美感。宜平視觀賞。

懸崖式:主要花枝向下懸垂插入容器中。一般陳設在高處或幾架上。宜仰視觀賞。

傾斜式:主要花枝向一側傾斜插入容器中。宜平視觀賞。平臥式:主要花枝橫向斜伸或平伸插於容器中,著重表現其橫向的線條美或橫向展開的色帶美。

③掌握比例。一是花材的尺度比例。花材的尺度比例其大小關係往往決定花材之間的主次關係,例如,在一些作品中,選用的花材有黃槽竹、馬藺花,如果兩種花材插作的尺度關係相差不遠,那麼兩種花材之間的主與次的關係則會不明顯;而如果我們加大竹子的高聳挺立、不畏嚴寒的氣節,這樣花材竹子的主體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是花器與花材。從作品內在的兩大組成部分的比例關係來講,花器的高度加寬度的大小為插作時確定花材高度的最為主要的依據。一般來講,花材的高度若大於花器高度加寬度的2.5倍以上,作品有花器過小的感覺;而若花材的高度小於花器的高度加寬度的1.5倍以下,則作品有花器過大的感覺;而花材高度在花器的高度加寬度的1.5~2.5倍,則有視覺美感。

三是花材之間的比例關係。作品的花材之間也應有比較合理的比例關係,以三主枝構圖的作品而言,一般來講,第二主枝是第一主枝的1/2~3/4比較合理;若過小,則會與第一主枝的花材銜接不上,差異感過大;若與第三主枝之間差異小,則有密集的感覺;若第三主枝過長,與基礎的葉材之間的銜接就會不自然,作品的基礎部位空透,而中間的部位則過於擁擠;過短,則作品的中間部件空缺,而基礎的部位則過於擁擠。三主枝之間保持合理的比例關係,作品的花材從上到下依次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自然而有韻律感。

四是主花材焦點花的位置。比例關係中還有一項內容就是主花材焦點花的位置,人們一般的視覺中心在作品的黃金分割線的交點附近,若焦點花插在此處,則不僅花材極易引起視覺的關注,而且作品中心集中;相反,若把焦點花插在別的位置,如作品的外圍,則給人視覺發散的感覺,主花材也不易引起人們的關注。

五是插花變化與韻律原則。花材朝向、姿態、疏密等變化要遵循一定的韻律節奏;變化與韻律還包括花材排列的疏密變化的韻律感。一般來講,花材搭配應該疏密有致。

④花材的選擇。選擇花材和容器的原則是根據主題選擇植物材料和根據功能選擇容器。隻要具備觀賞價值,能水養持久或本身較幹燥,不需水養也能觀賞較長時間的,都可以剪切下來用於插花。當然,插花的材料不止限於活的植物材料,有時某些枯枝及幹的花序、果序等也具有美麗的形態和色澤,同樣可以用於插花。另外,花卉市場上還有許多人工加工的幹花、各種質地的人造花(如絹花、塑料花、紙花、金屬花)等,用它們做成的插花作品擺放在居室,既能起到花卉的裝飾作用,又比較經濟實惠,且易於管理。

另外,可根據花材形態來進行花材的選擇。

線形花(線狀花):整個花材呈長條狀或線狀。利用直線形或曲線形等植物的自然形態,構成造型的輪廓,也就是骨架。例如,金魚草、蛇鞭菊、飛燕草、龍膽、銀芽柳、連翹等。

定形花(形式花):花朵較大,有其特有的形態,是看上去很有個性的花材。作為設計中最引人注目的花,經常用作視覺焦點。本身形狀上的特征使它的個性更加突出,使用時要注意發揮它的特性。例如,百合花、紅掌、天堂鳥、芍藥等。

簇形花(塊狀花):花朵集中成較大的圓形或塊狀,一般用在線狀花和定形花之間,是完成造型的重要花材。沒有定形花的時候,也可用當中最美麗、盛開著的簇形花代替,插在視覺焦點的位置。例如,康乃馨、非洲菊、玫瑰、白頭翁等。

填充花(散狀花):分枝較多且花朵較為細小,一枝或一枝的莖上有許多小花,具有填補造型的空間以及花與花之間連接的作用。例如,小菊、小丁香、滿天星、小蒼蘭等。

切花選擇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是花枝越長越新鮮。為保持新鮮,提高吸水性能,花店每天都要將切花枝莖的下端剪去一段。因此,莖越長的花越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