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菜品用料突出一個“鮮”字(2 / 3)

(1)種鴨選擇

公鴨要求頭大、體壯、活潑,頭頸翠綠色明顯,交尾能力強。母鴨則要求頭小、頸細長、眼大。公鴨體重不宜低125千克,母鴨不宜低1千克。公鴨一般利用1~2年。

(2)配種比例

公母鴨配種比例以15~110為宜,視天氣和種蛋受精率,適當調整配比。

(3)精心飼養

產蛋期間及時添骨粉、貝殼粉;產蛋高峰來臨前,應提高蛋白質含量。日喂4次。早晚補充人工光照2~3小時,使每日光照時數達到15小時。產蛋期要注意飼料的穩定性,不輕易改變;如需改變,應有7天的過渡期。必須確保飲水的供應和清潔。

(4)科學管理

鴨舍要保持清潔衛生,要在牆四周鋪墊草,多設一些陷窩,引誘母鴨夜間產蛋。清晨打開門窗,使遲產鴨仍能在舍內產蛋。放鴨後及時揀蛋。對第二年的種鴨而言,秋天為第二產蛋期,此時可增加秋牧,放牧覓食,以減少補料,節省成本,深秋後應予補飼。注意天氣的劇烈變化,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同時還應始終保持養鴨環境的安靜,防止各種應激。秋冬季晚上要起身操鴨,以防鴨體肥胖。飼養密度為8~10隻/平方米。

3.鵝

鵝是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的一種。鵝是食草動物,鵝肉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營養健康食品。每100克鵝肉含蛋白質10.8克,鈣13毫克,磷37毫克,還含有鉀、鈉等十多種微量元素。鵝肉含有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其組成接近人體所需氨基酸的比例,從生物學價值上來看,鵝肉是全價蛋白質、優質蛋白質。鵝肉中的脂肪含量較低,僅比雞肉高一點,比其他肉要低得多。鵝肉不僅脂肪含量低,而且品質好,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達66.3%,特別是亞麻酸含量高達4%,均超過其他肉類,對人體健康有利。鵝肉脂肪的熔點亦很低,質地柔軟,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中醫認為,鵝肉具有養胃止渴、補氣之功效,能解五髒之熱,所以,民間有“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說法。而用鵝血、鵝膽、鵝肫等製成的鵝血片、鵝血清、膽紅素、去氧鵝膽酸芋藥品,可用於癌症、膽結石等疾病的治療。人們對雞、鴨、魚、肉等非常熟悉,烹調方法多種多樣,但對鵝及如何吃鵝卻不甚了解。實際上鵝肉營養豐富,皮滑肉嫩,湯味十分鮮美。鵝的全身都是寶,鵝肉、血及內髒富含蛋白質、鈣、鐵、銅、卵磷脂、脫氧核糖和核糖核酸、酶、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人們生活中極其高檔的保健營養食品,營養價值是雞的3倍,是鴨的2倍。鵝肉性味平,歸脾、胃經,常食可益氣補血、清血涼血和止渴。鵝肉係平補之品,滋補之力,男士加入人參,女士加入紅參,大補元氣,養陰壯陽,延年美容。若加入天麻、三七、陳皮有生血、活血、追風祛濕之功效。加入猴頭菇、紅菇等食用菌,可以益胃醒脾、固表養顏,是最理想的抗衰老食品。鵝的品種,在廣東數清遠黑鬃鵝、開平馬崗鵝、潮汕獅頭鵝名氣最大。現在養殖鵝的品種,全國不下三四十種,如朗德鵝、鐵鵝、金鍾鵝等,五花八門。

鵝是人們餐桌上“熟口熟麵”的東西。在酒樓食肆,一道“脆皮燒鵝”已經從南方“燒”到北方,有粵菜館出現的地方,幾乎都有這道名菜。鵝對粵菜走出廣東,功不可沒。燒鵝以廣東清遠黑鬃鵝最為出色,名揚四海。黑鬃鵝肉質鮮美,體質結實,體形適中,骨骼小,肉嫩多汁。此鵝因其頸至背的鬃毛有一明顯黑色羽毛帶,故稱黑鬃鵝(又稱烏鬃鵝),是烹製燒鵝的上乘原料。燒鵝用的選材,為80~90天被稱為“棚鵝”的最佳,毛鵝重4千克左右。

因為其皮下脂肪比較豐滿,是燒出來的燒鵝皮脆的奧妙之處。

鵝除了鵝身之外,還有其他“產品”,如鵝蛋、鵝肉、鵝肝和羽絨。鵝肉鮮嫩味美,營養豐富。鵝頭、鵝掌、鵝翅、鵝胗等,配以鹵水烹製,是品酒的上佳佐料。而鵝蛋雖然少見,卻甚受食家的歡迎。鵝肝質地細嫩,味道獨特,入口即化,並且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高級鵝肝選自法國朗德鵝,據稱有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等功效,被譽為“王者”級的綠色食品。但鵝肝的身價亦比較珍貴,目前市場上比較好的,每500克要200多元,因而非一般人可承受。作為酒家菜式,一般要在高檔食肆才有。假若想自己動手,一展廚藝,可以到清平市場凍品街選購。質量好的鵝肝,呈淡紅色,表麵色澤光滑,個體飽滿,無缺損。好的食材少不了好的烹製方法。鵝的烹調方式,現在已不僅僅固守老祖宗那幾道傳家之寶,而是將之發揚光大,發揮得淋漓盡致。如手撕鵝包,把鵝烹製後加上調味料,配上生菜葉、蘇薑、蔥絲、芝麻一並包著來品嚐,不失為一道非常有創意的菜式。若要入味一些的烹製法,可與田螺一同烹製,更顯原味特色。田螺的鮮味,加上鵝特有的肉香味,亦是上上之作。以不肥不瘦的成鵝宰殺洗淨後,放鍋裏清煮至七八成熟,撈起後瀝幹水分,周身塗上辣椒粉、鹽巴等佐料。再用托盤襯托塗抹後的鵝放在鍋裏,鍋底預先放有糯米,用文火慢慢烤焦糯米熏烤鵝肉至香味四溢即可。經十多小時製成,其味香、色彩鮮亮、皮滑肉嫩、不肥不膩,食後回味悠長,令人流連忘返。

(三)水產是河塘裏遊的———常用水產品

1.鯉魚

鯉魚有著很高的營養與藥用價值,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尼克酸及鈣、磷、鐵、鋅等微量元素。我國醫學認為,鯉魚性平味甘,具有開胃健脾、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安胎通乳等功效,可用於水腫脹滿、腳氣、咳嗽、氣逆、乳汁不通等症。

《本草綱目》說:“鯉乃陽中之陽,其功長於利小便。”鯉魚素有“家魚之首”的美稱,而鯉魚中最著名當首推產於河南、山東段的黃河鯉魚。黃河鯉魚又名金鯉魚,它不僅肥嫩鮮美,而且金鱗赤尾,形態可愛,與鬆花江鱸魚、太湖銀魚、富春江鰣魚並稱我國四大名魚。《濟南府誌》早有“黃河之鯉,南陽之蟹,且入食譜”的記載。黃河鯉魚入烹以糖醋為佳,濟南的“糖醋鯉魚”與開封的“溜魚焙麵”均為馳名中華的地方名肴。

鯉魚肉質肥厚,適宜整條或切塊鮮烹。其烹調方法很多,不僅可以糖醋,還可紅燒、白燒、幹燒、清蒸、醬汁、軟溜、煮湯等,並可製成熏魚、糟魚、鹹魚、風魚等。我國各地以鯉魚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名菜不勝枚舉,如京菜的“鑽鯉魚”、川菜的“脆皮鯉魚”、粵菜的“生滾鯉魚”、淮揚菜的“醋椒鯉魚”、秦菜的“奶湯鍋子魚”、湘菜的“鴛鴦鯉”、滇菜的“喜州魚”、東北菜的“鬆子鯉魚”、清真菜的“玉柳鯉魚”等,各具地方風味。“活吃鯉魚”是一道名菜,但這種吃法對健康未必有利。

因為鯉魚燒製時間過短,活魚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沒有分解產生氨基酸,肉質較硬,不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

2.甲魚

學名鱉,又稱水魚、團魚,是人們喜愛的滋補水產佳肴,無論蒸煮、清燉,還是燒鹵、煎炸,都風味香濃,營養豐富。甲魚還具有較高的藥用食療價值,可養陰清熱、平肝息風、軟堅散結等。另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甲魚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製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症。甲魚亦有較好的淨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膽固醇,因而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甲魚還有“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而食甲魚對肺結核、貧血、體質虛弱等多種病患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所以人們喜食甲魚。目前各地養殖甲魚豐產,價格適宜,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其滋補身體。

宰殺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將甲魚翻過來,背朝地,肚朝天,當它使勁翻身將脖子伸到最長時,用快刀在脖根一剁,然後控血。二是當甲魚伸長脖子翻身時,用兩指抓住其頸部,用快刀在頭部割斷其頭骨,然後控血。三是用筷子引出甲魚頭,待其咬住後拉長,用刀斬斷頸根,然後控血。

將宰殺後的甲魚放在熱水中,燙2~5分鍾,溫度70~80益(具體時間和溫度根據甲魚的老嫩和季節掌握)撈出。

放涼後(也可以用涼水浸泡降溫),用一小刀將甲魚全身的烏黑汙皮輕輕刮淨。注意,別把裙邊(也叫飛邊,位於甲魚周圍,是甲魚身上滋味最香美的部分)刮破或刮掉。刮淨黑皮後,再將甲魚清洗幹淨。

從甲魚的裙邊底下沿周邊割開,將蓋掀起,去除內髒。還有一種方法,是用剪刀或尖刀在甲魚的腹部切開“十”字刀口,挖出內髒,用清水洗淨。內髒掏淨後,洗淨,斬掉爪尖和尾鞘,去掉四腳附著的黃油。甲魚可整隻煨湯,或斬塊燒或炒。

3.鯽魚

鯽魚又名鮒魚,別稱喜頭,為鯉科魚類,產於全國各地。

鯽魚俗稱鯽瓜子,肉味鮮美,肉質細嫩,營養全麵,含蛋白質多,脂肪少,食之鮮而不膩,略感甜味。鯽魚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魚類,棲於江河、湖泊、池沼、溝渠中,尤以水草叢生的淺水湖和池塘較多。鯽魚四季均產,但以2~4月和8~12月產的最肥。鯽魚肉嫩味美,營養價值較高,但刺細小且多。

鯽魚紅燒、幹燒、清蒸、燉湯均可,但以燉湯最為普遍,冬令時節食之最佳。鯽魚與豆腐搭配燉湯營養最佳,如用陳皮和鯽魚煮湯,有溫中散寒、補脾開胃的功效,適宜胃寒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虛弱無力等。

鯽魚腥味可用以下方法去除:一是將魚去鱗剖腹洗淨後,放入盆中,倒一些黃酒,就能除去魚的腥味,並能使魚滋味鮮美。二是鮮魚剖開洗淨,在牛奶中泡一會兒,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鮮味。三是吃過魚後,口裏有腥味時,嚼上三五片茶葉,立刻口氣清新。

鯽魚不宜和芥菜、沙參、蜂蜜、冬瓜、豬肝、雞肉、野雞肉、鹿肉,以及中藥麥冬、厚樸一同食用。

4.黑魚

黑魚一般用於製湯,其具體做法為:一是將魚洗淨切快,控幹水分,備用。蔥切段,薑切片備用。二是將鍋燒熱,用湯匙挖取一匙豬油(固態),然後再加入兩匙植物油(菜油),等充分混合,加熱到七分熱左右後,將魚和蔥薑一同倒入鍋內煎炸1分鍾,慢慢翻動魚塊,這樣不會弄破魚皮。三是加入適量冷水,注意不要用熱水,這樣可以將魚肉中蛋白充分溶解。四是改中火燉20分鍾,然後揭鍋放入適量鹽和味精(最好不要使用雞精)。

做魚湯要白要好看,一是油要選動植物混合油,二是放冷水,三是蔥薑不要先爆香。因為油鍋熱得快,容易將蔥和薑爆黑,這樣湯中漂的都是一個個黑塊,影響湯白不說,還會影響食欲。跟魚一起放入,湯好之後,蔥青薑黃湯白,很是賞心悅目,味道也鮮美。

較大的黑魚可片成魚片炒食,頭、骨架、皮等仍可燉湯。

5.河蟹

河蟹的食法很多,不僅有蒸、炒、麵拖等吃法,還可以加工成品種繁多、各具風味的佳肴和點心,如蒸蟹、麵拖蟹、清炒全蟹、醉蟹、玉板蟹、香炸蟹盒、芙蓉菊蟹、雞茸全蟹、糟氽螃蟹、蟹肉丸子等。

為了講究衛生,防止中毒,食蟹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食死蟹

河蟹一旦死亡,隱藏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就會很快地侵入肌肉,並大量繁殖,食後極易患腸道傳染病或急性食物中毒。同時,死蟹自溶變質時,蛋白質中的各種氨基酸極易分解產生毒素。

(2)不吃生蟹

由於河蟹是肺吸蟲的中間宿主,在它的內髒或肌肉裏往往寄生著肺吸蟲囊蚴,一旦進入人體,就有可能感染肺吸蟲。至於醉蟹,加工時應將所有蟹體浸入醉汁,銷售前進行嚴格的衛生檢查,化驗合格後方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