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藤屋(2 / 3)

對方點了點頭後假著嗓子學說了一段對話;“老爺,外麵有客人登門拜訪。”“什麼人這麼早?““回老爺,雲龍鏢局老當家的李虎。““快請,二廳伺候。“模仿的口音惟妙惟肖。

看完對方的即興表演,東家樂得哈哈的,就好像世上沒有比這再可樂的事。笑聲引來了敲門聲,隨著主人的吩咐走進來一位腰間挎刀的漢子,看到客人眼神變了變但依然沉靜的問;“老爺有事嗎?”

“沒什麼事,休息去吧,順便讓人送茶來。”看著漢子走了出去主人擰過頭麵對著客人輕聲問;“公子這麼早造訪一定是有重要事,丟鏢的事有眉目啦?”

年輕人笑而不語,老爺心領神會提議說;“這裏不方便,還是去書房吧。”

客人的回答竟讓老爺大出所料“不用去書房,在下坐坐就走。這次來府上拜訪是因為昨天晚上聽朋友說富老爺宅邸有一藤屋,是杭州一絕,今天在下就要離開錢塘,生恐錯過今日再無機緣,特意趕早來一探究竟,見識一下藤屋有什麼特別。”

這麼早來打擾別人的夢境隻是為了看一眼藤屋,理由實在讓人無語,甚至是憤怒,可是客人的請求好善樂施的富老爺又怎麼好拒絕。

藤屋是個跨院,它的大門永遠上著鎖,一年也打開不了幾次,如果你不能攀爬丈五的圍牆,那就隻有一條通道,主人的書房。主人心裏明白,一個能攀爬宅院牆的人不會止步於其它的牆。客人既然盡到了禮節,主人又怎麼能不打開書房的門表示歡迎。

所謂的藤屋四麵有立柱上麵有橫梁、拱架、椽子,就是一座空房架子。空房架子四麵密密麻麻的爬滿了朱藤,朱藤在房屋頂上肆意的相互纏繞,形象的說主人就是給紫藤搭了個攀爬的架子。藤屋既寬闊又高大,它的舉架比宅院裏祠堂還高。

紫藤稀少處成了藤屋的自然門,朝霞順著門在藤屋投下了一道靚麗的霞光,盡管紫藤很密四壁和屋頂還是有零零散散的光線射進來,明暗之間給人的感覺就像置身於樹林之中。藤屋裏是一池清水有兩個相連的水池,地麵和水池四壁都是由青石壘砌而成,石壁之間是用糯米煮熟後的漿汁沾合。

一個水池裏飄著星星點點的無根蓮和浮萍,水質清澈的能看清五尺深水下金魚幼苗的小嘴在動,這裏的魚不怕人,順著石階向下走幾步把手伸到水裏,就會有彩色的金魚圍著手掌轉。

另一個水池深有一丈水清見底,池底和藤屋地麵一樣鋪著六尺見方的青石板,每塊石板至少有千斤之重,石板表麵打磨的很光滑。水池長方形,長五塊石板,寬三塊石板,水池底部分成兩部分,有三塊石板的水深剛好沒人頭頂,靠近另一個水池的兩塊石板的水深隻有兩尺多,這就是一個有深淺水區的泳池。

池壁三麵立陡隻有一麵有點傾斜,從地麵有台階伸到水底,一側的池壁上探出了三隻石雕的鯉魚前半身,兩隻在水池中間離的很近,而另一隻卻離得很遠,三隻鯉魚嘴裏吐著水。在淺水區的角上高出水麵處的池壁向外凹進去一塊,旁邊是一部腳踏的龍骨水車,腳踏的轉軸就固定在凹進去的兩邊池壁上。

水池和藤屋立柱之間的空地,有一些大型的盆景,盆栽無非是喜歡陰涼的花卉文竹與海棠之類,也有一人多高的根雕和太湖石等。

年輕人就像一個孩子對什麼都感興趣,每一朵花卉都會聞一聞,每處盆景都會認真地審視一番,就連半個身子的鯉魚都要仔細地看一看。尤其是那一部水車看過還不過癮,竟然像孩子一樣淘氣水車被他轉得飛快,泳池的水嘩嘩的流向另一個池子。

主人坐在水池邊眯縫著眼看著客人,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直到看見客人走過來才擠出了一點笑模樣輕聲問道:“公子看出來藤屋有什麼特別嗎?”

對方也笑了笑回道;“藤屋除了外表沒有什麼特別,特別應該是在看不到之處。”

“公子語出玄機,鄙人愚鈍實在不知意有所指。”主人的回答也很有意境。

年輕人語意雙關的說; “這幾隻魚嘴不停地往外噴水,這得幾個好勞力才能供得上,在下相信東家一定不會幹這種傻事,應該是還有一部水轉翻車架在水道上,否則魚嘴噴出的水不會這麼均勻。”

主人回道:“公子是個精明人,後園外有一條水道,連通著中河和東河,兩條河間隔不足一裏地由於地勢高低不同水流速度要快一些,正好能帶動水車。祖上在後園高處建了一個蓄水池,宅院裏幾處假山上的小小瀑布以及觀魚塘、荷花池等水花上翻的湧泉都是蓄水池流過來的水,祖上選擇這裏建宅恐怕也是看重用水方便吧。”

客人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緩緩地回應;“富老爺的祖上是個很有心計的人,否則富源通商號也不會做到這麼大,一部水車就能看出經商人的智慧!不過眼前這部腳踏翻車實在是有點多餘,這邊的水麵本就高於那一邊,在兩池之間打一洞水流自然就會溜過去,何必枉費力氣。”

“眼前這部水車已經有百年曆史,放在這裏鄙人倒沒有覺出什麼不好,即可做為一景供人賞玩,又可以在無所事事時踏一踏水車活動一下身體增加一點食欲,年紀一把了,腸胃也在變老!”主人回答的很委婉,說完了還歎了一口長氣,仿佛人真的很老了。

“東家人在中年正當年富力強,哪來的老字一說,東家武藝在身打拳踢腿都可以活動身體,在下雖沒有看到卻能想到。當然東家也會時常來蹬一蹬水車,卻絕不是為了給水池換水,在下的意思已經說得很明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