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藤屋(3 / 3)

主人哈哈大笑後說;“公子說的在理,強身健體有許多方法,騎馬散步均可以,當然也包括打打拳,不一定非得踏水車。鄙人這麼做隻是一種習慣,小的時候父親時常帶我來這裏學遊泳,看到父親踏水車很好玩也會上去踏兩下,天長日久習慣成自然。”

看到對方避實就虛客人突然問:“水池的底部和四壁會不會向外漏水?”

“怎麼會呢,據說建這兩個池塘光糯米就用掉了十幾石(擔)。”主人一時沒有領會對方的意思。說話時一副信心滿滿的神態。

“在下問這句話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富老爺你看,水池底部上下兩個排水孔上麵是堵死的下麵那個也僅僅打開一半,水池排出的水至多是那幾隻魚嘴噴出水量的一半,流進和排出的水量如此懸殊,池塘的水麵卻不見往上漲,多出的水去哪了?”

主人眼睛眨了眨好像有所醒悟的回道;“公子這麼一說還真是提了一個醒,也許因為年代久遠石板之間出現了縫隙,哪天把水放掉好好查一查。”

客人語氣淡淡的說:“東家這是托詞,在下第一次來藤屋都能看出哪裏漏水,天天都守在身邊的主人又怎麼會不知道。”其實哪裏漏水富老爺是心知肚明,

“公子說的也不全對,越是經常看到的越容易被忽略。鄙人的小孫子天天在身邊跑並沒有察覺有什麼不一樣,前天妹妹回娘家對我說‘佳晟長高了不少,連牙都長齊啦。’這時我才發現孩子真的有了變化。”

客人笑了笑說:“富老爺既然不願說在下來說,同是一個水池深水區的石板上很潔淨,而淺水區的石板上卻已有了淡淡的綠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差,就因為淺水區的石板會經常裸露在空氣中。池水是自動換水所以水質很清,一般的情況下無需經常把水排空清掃,即或是有汙穢沉澱也應該是深水區為多,沒有隻清掃淺水區的道理……”

主人打斷說;“再幹淨的水也會有泥沙,時間一長池底就會有髒汙,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水放掉讓泥沙隨著水流排走,淺水區比深水區高裸露在外的時間也會長,這很自然。另外鄙人在清掃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各種家庭瑣事半途而廢,也許在清掃的時候偷偷懶池水並沒有放淨,種種的原因都會造成高處的石板露出了水麵而低處依然浸泡在水裏。”

客人並沒有糾纏接著說:“淺水區有六塊石板為什麼隻有靠近水車的那塊石板沒有綠苔,稍加注意就會發現石板相互接觸的邊緣過於清潔這又是為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石板是活動的,經常會與其它的物體磨擦不利於藻體的生存,而石板的邊緣是不允許它長綠苔的,綠苔會使兩塊石板間縫隙過大,因此石板的邊緣會被經常清理。隻要有漏水在漏水處就會產生水旋,盡管它不會像排水孔那麼明顯,但是水質這麼清任何微小的變化都逃不出人的眼睛,所以一隻鯉魚頭就理所當然的出現在這裏,魚嘴噴出的水柱激起的水花正好掩蓋住了池底的漏水。”

客人的論述好像催眠術富老爺聽完竟然有了困意,抬起兩隻手捂住臉上下摩挲,手放下的時候嘴卻張的很大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主人從藤椅上站了起來看了看旁邊的年輕人,發出了短促斷續的兩聲哈哈,好像是在笑卻不是用嘴而是鼻音,然後背著手沿著水池轉起了圈,就像在檢驗客人說的話有沒有道理。

主人轉到第三圈終於停住了腳步,招了招手待到客人來到身邊手指水池問;“公子認為這塊石板是活動的?”

對方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

主人又問:“依照公子的說法石板下麵是個地道入口,地道通向一間密室?”

看見對方又在點頭,主人不陰不陽的說;“公子的想象力真夠豐富的,可是公子忘了這是富家,鄙人雖然不敢妄稱錢塘首富卻也差不到哪去。富家有這麼大的宅院,我為什麼要把密室建到水池下,一個泡在水裏的密室用來做什麼,給水獺做個窩?”

客人顯得很平靜,回答的也讓人意外“正因為知道富家是錢塘首富,有能力做別人連想都不敢想的事,俺才會想到水池下麵有密室,在下相信不僅密室裏沒有水,就連入口的台階都不會有水滴,如果富老爺做不到這一點就不配做富源通商號當家的。”

“公子你錯了,話可以這麼說但事實並不是那樣,世上很多的事不是有錢就能辦成的。就說眼前的,這塊石板如果是地道口打開時就必須讓魚嘴停止噴水,最好的辦法就是關掉蓄水池的出口,這樣假山疊石就不會有流水,大小池塘的湧泉也會消失,這瞞不了眾人的眼睛,富家傭人眾多公子可以隨意打聽。”

客人笑得很狡詐,語氣緩緩地回道;“富老爺隻說對了一點,關掉蓄水池的出口宅院裏所有的流水都會停止,但這不是最好的辦法,最好的辦法就在藤屋裏。”

年輕人說完探下身體,左手中指用力摁住魚的左眼,石雕成的魚眼睛竟然凹陷有一寸,右手抓住貼在池壁上一塊很小的背鰭輕輕一提,背鰭被拔了起來,試著往兩邊擰了擰,然後擰著背鰭緩緩地向左轉,魚嘴的水流逐漸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