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所以養民也,城所以守地也,戰所以守城也。故務耕者其民不饑,務守者其地不危,務戰者其城不圍。三者先王之本務也,而兵最急矣。故先王務尊於兵。尊於兵,其本有五:委積不多則事不行,賞祿不厚則民不勸,武士不選則士不強,備用不便則士[不]橫,刑誅不必則士不畏。先王務此五者,故靜能守其所有,動能成其所欲。夫以居攻出,則居欲重,陳欲堅,發欲畢,鬥欲齊。
王國富民,霸國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國富倉府。是謂上溢而下漏,故患無所救。故曰:舉賢用能,不時日而事利;明法審令,不卜筮而事吉;貴政養勞,不禱祠而得福。故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聖人所貴,人事而已矣。
夫勤勞之師,將必從己先。故暑不立蓋,寒不重裘,有登降之險,將必下步。
軍井通而後飲,軍食熟而後食,軍壘成而後舍,饑飽、勞逸、寒暑必身度之。如此,則師雖久不老,雖老不弊。故軍無損卒,將無惰誌。
譯文戰爭,有時依靠謀略取得勝利,有時依靠軍事威力取得勝利,有時依靠作戰取得勝利。正確地分析、判斷敵人的情況,想方設法使敵軍的士氣變得低落,軍心變得渙散,雖然軍隊的樣子完整但卻不能用來打仗,這就是依靠謀略取得勝利。法製的健全,賞罰的嚴明,武器的準備,都能使士兵擁有勇猛作戰的鬥誌,這便是依靠軍事威力取得勝利。攻破敵軍殺死對方的將帥,登上敵方的城牆發射弩機,擊垮敵方攻占對方的土地,勝利而歸,這就是依靠作戰取得勝利。國君要是懂得這些道理,便能掌握這三種取得勝利的方法。
將領因有軍隊方能打仗,軍隊因有士氣方能作戰。一旦士氣旺盛便能作戰,而一旦士氣低落士兵便會落荒而逃。廝殺還沒有開始、敵我兩軍還沒有接觸時,便故國必有禮信親愛之義,而後民以饑易飽;國必有孝慈廉恥之俗,而後民以死易生。
故古率民者,必先禮信而後爵祿,先廉恥而後刑罰,先親愛而後律其身焉。
民死其上如其親,而後申之以製。古為戰者,必本氣以勵誌,勵誌以使四肢,四肢以使五兵。故誌不勵,則士不死節,士不死節,雖眾不武。勵士之道:民之所以生,不可不厚也;爵列之等,死喪之禮,民之所以營也,不可不顯也;田祿之實,飲食之糧,親戚同鄉,鄉裏相勸,死喪相救,丘墓相從,民之所以歸,不可不速也。必因民之所生以製之,因其所營以顯之,因其所歸以固之。如此,故什伍如親戚,阡陌如朋友,故止如堵牆,動如風雨,車不結軌,士不旋踵,此本戰之道也。
地所以養民也,城所以守地也,戰所以守城也。故務耕者其民不饑,務守者其地不危,務戰者其城不圍。三者先王之本務也,而兵最急矣。故先王務尊於兵。尊於兵,其本有五:委積不多則事不行,賞祿不厚則民不勸,武士不選則士不強,備用不便則士[不]橫,刑誅不必則士不畏。先王務此五者,故靜能守其所有,動能成其所欲。夫以居攻出,則居欲重,陳欲堅,發欲畢,鬥欲齊。
王國富民,霸國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國富倉府。是謂上溢而下漏,故患無所救。故曰:舉賢用能,不時日而事利;明法審令,不卜筮而事吉;貴政養勞,不禱祠而得福。故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聖人所貴,人事而已矣。
夫勤勞之師,將必從己先。故暑不立蓋,寒不重裘,有登降之險,將必下步。
軍井通而後飲,軍食熟而後食,軍壘成而後舍,饑飽、勞逸、寒暑必身度之。如此,則師雖久不老,雖老不弊。故軍無損卒,將無惰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