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德軍海上大封殺——英倫三島四麵楚歌(2)(3 / 3)

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海上大絞殺,激戰過後的海麵上,到處是漂浮的殘骸、碎片和屍體,還沒有沉入海底的船隻仍在爆炸、燃燒,半空中火光熊熊、濃煙滾滾。這支由35艘貨船和3艘護航艦組成的英國商船隊,被鄧尼茨的“狼群”一氣吞掉了28艘,隻有10艘遍體鱗傷的貨船僥幸逃脫,但這些船上的貨物也基本全部拋入了大海。這10艘貨船之所以能生還,還要感謝德國潛艇上那些急性子的艇員。攻擊一開始後,這些艇員幾乎都是3雷齊射,結果到後來把所有的魚雷都發射光了。

這場海戰以德軍的絕對勝利而告終,德軍9艘潛艇無一損傷,艇員也無一人傷亡。天亮時分,“U-99”號、“U-101”號和“U-123”號等4艘魚雷全部用光了的潛艇開始返航。而其他4艘魚雷尚未用完的潛艇又向SC-7航線以西撲去。原來在“狼群”剛剛準備撤退時,德軍潛艇司令部又傳來命令,另一支英國船隊又沿著愛爾蘭西側的SC-7號航線駛來,這支船隊大部分是油船。

19日晚,以“U-48”號潛艇為首的5艘潛艇又傳來捷報,它們在正西方向大約200海裏處又大開殺戒,共擊沉英國商船15艘,其中有12艘是油船。

大英帝國的海上生命線,就這樣被鄧尼茨的“狼群”死死地鎖住了。

德軍除了用鄧尼茨的潛艇部隊封殺英國的護航艦和商船隊之外,還由德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派出大型的海軍襲擊艦到大西洋的各重要航道上,捕殺英軍的護航艦隊和商船。

1940年春夏之交,德軍相繼攻陷了挪威和西歐諸國之後,更加肆無忌憚地向英國和盟軍的護航艦隊發起進攻。1940年6月,5艘德軍輔助巡洋艦駛離德國港口,開始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等航道中遊弋。截至當年9月止,它們共擊沉船隻36艘,總噸位達22.5萬噸。

1940年10月底,德海軍袖珍戰列艦“舍爾海軍上將”號奉命出海擔任襲擊艦。該艦在北大西洋上遊弋了一周,都沒找到襲擊的目標。這段時間正是英國艦船遭到德潛艇沉重的打擊之後,處於隱蔽狀態之時,加上英國艦船損失慘重,所以海麵上幾乎見不到英國艦船的影子。但是,這並沒有讓欣爾艦長失望,他依然率領著這艘巨大的戰列艦在海麵上遊蕩,在捕捉戰機。

直到11月5日,“舍爾海軍上將”號上的偵察機才發現了目標。這是英國的一支商船隊,由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港口返航,在一艘武裝商船“傑維斯灣”號的護航下返回英國。“舍爾海軍上將”號上的偵察機發現它時,它正在離這艘德國戰列艦正東方60海裏的洋麵上航行,航速為15節。

欣爾艦長接到報告後,立即命令“舍爾海軍上將”號全速前進,去截殺這支英國船隊。

一小時後,“舍爾海軍上將”號趕到這支船隊右側的2000米處,欣爾艦長立即下令開火,頓時全艦炮聲轟鳴,英“傑維斯灣”號四周水柱升騰,被包圍在一片硝煙炮火之中。這是一場敵我力量懸殊的海戰,“傑維斯灣”號上的火力不及“舍爾海軍上將”號上的十分之一。在遭到德軍戰列艦的襲擊後,這艘軍艦向周圍的船隊發出疏散的信號,讓它們各自逃命,自己則冒著炮火衝上前纏住德軍的戰列艦,並立即開炮還擊。

然而,炮戰還不到15分鍾,這艘英國護航艦就招架不住,中艙起火,甲板斷裂,艦體上到處是彈痕。但是,它並沒有臨陣逃脫,它要同德軍的“舍爾海軍上將”號糾纏到最後一分鍾。因為它糾纏的時間越長,給其他的商船爭取逃跑時間就越多。這時“舍爾海軍上將”號執意要把這艘武裝商船擊沉。一陣炮轟之後,欣爾艦長又命令第二次開炮。密集的炮彈接二連三地落在“傑維斯灣”號上,在甲板上爆炸。不多時,“傑維斯灣”號的主機房著火,油櫃爆裂,整條艦成了一片火海。艦上的英軍士兵眼看再也堅持不住了,便一個個套上救生衣,跳上救生艇,棄船逃命了。

在德軍的第三次炮擊之中,這艘護航艦終於爆炸了,化作一團碎片撲入空中,然後又落回海麵,沉入大洋深處。

“舍爾海軍上將”號炸毀了“傑維斯灣”號之後,便開始追殺英國的船隊。在這次追殺中,有5艘英國商船被擊沉。

這是德軍“舍爾海軍上將”號首開殺戒。它的出現又讓英國航運船隊一片驚慌。但是,得逞的“舍爾海軍上將”號並沒有馬上返回基地,而是像一個魔鬼一樣繼續在洋麵上遊蕩,逼得英國所有準備取道這條航道的船隊和護航艦都像躲瘟疫一樣,不得不停航兩周,直到獲悉這艘罪惡的戰列艦過去之後才開航。而這兩周的停航,無論是給英國的軍火生產還是百姓的衣食住行,都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由於英國艦船的停航,“舍爾海軍上將”號在那裏又找不到目標,便隻好遠航南大西洋,但在南大西洋它也經常找不到捕殺的目標,隻好離開那裏進入太平洋。直到1941年4月,這位罪惡的殺手才由北繞過維德蘭群島,返回基爾港德軍海軍基地。“舍爾海軍上將”號這次行程共4.6萬多英裏,擊沉和截獲英軍船隻17艘,總噸位達11.3萬噸,對英軍構成了不可估量的威脅。盡管如此,英國皇家海軍卻無法派出兵力來對付這艘海上殺手了。

德國海軍在派出“舍爾海軍上將”號襲擊英方艦艇的一個月之後,於1940年11月底派出“舍爾海軍上將”號再次闖入大西洋。這艘軍艦威力大,靈活性強,它一出巡,便使大西洋變成了英軍艦艇的屠場。1941年3月中旬,“舍爾海軍上將”號在亞速爾群島附近巡航時,發現了一支由塞拉利昂返航的英國商船隊。“舍爾海軍上將”號立即撲上去猛烈開火。在曆時一個小時的激戰中,19艘英國商船被它擊沉了17艘。

“舍爾海軍上將”號得逞後,毫發無損地返回了基地。

1941年1月,德國海軍又派出兩艘戰列巡洋艦進入大西洋。這兩艘巡洋艦分別為“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標準排水量為31850噸,航速31節,以17節巡航速度行駛時,其續航力為1萬海裏。在納粹海軍上將盧金斯的指揮下,這兩艘巡洋艦又在大西洋上專門截殺英軍的護航艦和商船隊。

這兩艘巡洋艦進入大西洋後連連得手,又成為英國艦船的克星。2月15日,它們一舉擊沉了英國5艘商船,這5艘商船是英國一支遠洋商船隊中掉隊的船隻。

3月14日,盧金斯又指揮這兩艘巡洋艦截住了英國的一支大型商船隊,當時就截獲了6艘油船,把它們押回德軍基地。第二天,這兩艘巡洋艦又繼續對這支商船隊發動襲擊,並擊沉貨船1艘。兩天內,共擊沉和俘獲英國船隻8萬噸以上,但英國海軍依然對它們無能為力。

“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在遊獵的兩個月內,共擊沉和俘獲英國船隻22艘,總噸位達11.5萬噸以上。

除了派潛艇和海上襲擊艦襲擊英國的貨船和護航艦以外,德軍還派出許多由軍艦改裝成的商船在大西洋上攻擊英國船隻。從1940年4月到當年年底,德國的第一批6艘偽裝商船共擊沉英國船隻54艘,總噸位達36.6萬噸。這些英國船隻大都是在遠海被擊沉的。這種偽裝商船讓英國的遠海商船隊防不勝防,其造成的威脅遠遠超出了襲擊的本身,令英國航運部門和海軍大傷腦筋。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1940年6月以後的半年時間裏,英國就有583艘商船和護航艦被德國的潛艇部隊和海軍艦艇擊沉或俘獲,損失總噸位達250萬噸,差不多平均每星期就損失近10萬噸貨物,而這些被擊沉的船隻中,有許多還是英國從盟國和中立國租借來的,這無疑又讓英國政府背上了一大筆債務。

德國的潛艇部隊和海軍艦艇對英國的海上封殺,給英國政府和英國皇家海軍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後果。這種後果使英國南海岸和東海岸的所有港口,其中包括海運特別發達的倫敦港實際上已處於癱瘓狀態。由於許多海上航道被封鎖,從大西洋上駛來的船隻,隻能由北繞過愛爾蘭島而集中在一條航道上,這樣又為德國的潛艇部隊和空軍的襲擊大開方便之門,從而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惡性循環。

同時,由於許多港口關閉,而使另一些港口的吞吐能力大大地超過了自身的負荷,從而造成港口阻塞,成批的貨物來不及卸載,即使卸下來了也無法及時啟運疏散。到1940年10月份,利物浦港和布裏斯托爾港船隻的卸載周期延長了一倍。在大戰時期,這種狀況所造成的後果就可想而知了。

英國是一個島國,它的存亡完全維係於正常的海上運輸,希特勒對英國完成了三麵包圍的同時,又在海上對其進行封殺,實在是扼住了英國政府的咽喉。

但是,英國皇家海軍麵對德國的這種威脅,尤其是德國潛艇部隊在大西洋重要航道上的威脅卻根本無法應付。英國皇家海軍在當時既要防止德國海軍強渡英吉利海峽在英國本土登陸,又要進行遠海護航,實在是首尾難顧,疲於奔命。

當時由於法國的淪陷,使德國人爭取到了一個得天獨厚的機會。德國的潛艇可以從法國的大西洋港口出發,遊弋到西經250°的海域,而在1940年夏,英國的護航艦隻能開到西經15°左右,約在愛爾蘭以西200英裏的地方,如果超出了這片海域,就如同進入了德國人製造的死亡地帶,其命運往往是九死一生。

一個曆來有“海上霸主”之稱的海上強國,竟被德國人在海上扼住了它的生命線,這真不能不說是大英帝國的一大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