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改掉壞毛病(3)(1 / 3)

從心理上看,嫉妒還是一個人內在軟弱自卑的表現。嫉妒者因心靈巨大創傷而無力與強者競爭,這種心理上的不平衡隻得用貶低別人來求得補償。在認識到嫉妒的實質後,就要做一個敢於向強者挑戰的強者,把嫉妒心變為趕超力,努力超過對方,取得對手以上的地位。否則,隻能在眾人麵前暴露自己的狹隘、無能,又會受到他人的鄙視和懲罰,使自己陷人更大的痛苦之中。

4、轉移注意力。

有意識地把自己投人到繁忙的學習、工作中去。這樣,將精力投人到學習和工作中,反而會減少嫉妒心。另外,也可以有意識地把注意力調節到自身的優勢和對方的劣勢上。當你嫉妒某人時,總是因為他在某些方麵深深剌痛了你,而自己在這方麵又恰恰是劣勢。這一差異正是你產生嫉妒感的根源。如果調節一下自己的心態,發掘自己的長處和對方的短處,那以原來失衡的心理就會重新獲得平衡。

如何克服習慣性憂慮

有些人在到某些情境,或看見某些物品幾乎都會產生憂鬱和焦慮,而且這種憂慮之感常常出現,但又難以消除,以致十分苦惱。

例如,工作之餘出門旅遊,本來是令人心情舒暢的事,憂慮者往往會擔心輪船會不會沉沒,火車會不會出軌,飛機會不會失事……對於這種心理障礙,醫學將這樣的心理疾病稱為“習慣性憂慮”。

如何克服習慣性憂慮呢?關鍵是學會自我控製。這裏介紹兩種方法,不妨一試。

1、即盡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一個自覺愉快的事情上。

如一個對搭乘輪船感到憂慮的人,往往會擔心暈船、船隻沉沒等。此時,若是思想轉移到想象中去,憂慮就可能被克服和消弱。

當然,想象轉移並非一次就能完全奏效,必須反複地訓練,但絕不可作漫無邊際地轉移,否則會適得其反,不僅無助於憂慮的克服,反而極易加重憂慮。

2、生活中常有這種情形。

一個人如果嗅某種氣味久了,便會感覺不到這種氣味的存在,心理學上稱此為剌激適應現象。據此,憂慮者如能每天安排一些時間,故意想些憂慮的事,久而久之,在其他時間上反而會擺脫憂慮。

心理學專家認為,故意憂慮的時間不宜安排在臨睡前,不然容易誘發失眠症。為了防止形成條件反射,地點也最好避開自己日常工作的地方。當對憂慮能夠做到自我控製以後,這段故意憂慮的時間就可以逐漸減少直到取消。

在忙碌中也能消除憂慮

丘吉爾在戰事緊張時,每天要工作18個小時。當別人問他是否為那麼重的責任而憂慮時,他說:“我太忙了,我沒有時間去憂慮。”

查爾斯·柯特林在發明汽車的自動點火器的時候,也碰到這樣的情形。柯特林先生一直是通用公司的副總裁,負責世界知名的通用汽車研究公司,最近才退休。可是,當年他卻窮得要用穀倉裏堆稻草的地方做實驗室。家裏的開銷,都得靠他太太教鋼琴所賺來的1500美金。

後來,他又用他的人壽保險作抵押借了500美金。他整天埋在工作中,沒有時間憂慮。

為什麼讓自己忙起來,就能夠把憂慮趕走呢?因為,人類的思想不可能在同一時間想一件以上的事情。

在同一時間裏,一種感覺會把另一種感覺趕出去。也就是這種簡單的發現,使得軍隊的心理治療專家們能夠在戰時創造精神治療上的奇跡。

在戰場上,士兵們經常患有“心理上的精神衰弱症”。軍隊的醫生都以“讓他們忙著”為治療的方法。除了睡覺的時間之外,每天都為他們安排滿了活動,如釣魚、打獵、打球、拍照片、種花以及跳舞等等,讓他們根本沒時間去回想那些可怕的經曆。

“職業性治療”是近代心理醫生所用的名詞,也就是把工作當做治病的藥。

詹姆士‘穆歇爾是哥倫比亞師範學院的教育學教授。他在這方麵說得很清楚:“憂慮最能傷害到你的時候,不是在你有行動的時候,而是在一天的工作做完了之後。那時候,你的想象會混亂起來,使你想起各種荒誕不經的可能,把每一個小錯誤都加以誇大。在這種時候,你的思想就像一部沒有載貨的車子,亂衝亂撞,毀掉一切,甚至自己也變成碎片。消除憂慮的最好辦法,就是要讓你自己忙著,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世界最有名的女冒險家奧莎強生寫有一本自傳《與冒險結緣》。馬丁·強生在她16歲那一年娶了她,把她從堪薩斯州查那提鎮的街上一把抱起,到婆羅州的原始森林把她放下。25年來,這一對來自堪薩斯州的夫婦旅行全世界,拍攝在亞洲和非洲逐漸絕跡的野生動物的影片。9年前他們回到美國,到處做旅行演講,放映他們那些有名的電影。他們在丹佛城搭飛機飛往西岸時,飛機撞了山,馬丁·強生當場死亡,醫生們都說奧莎永遠不能下床了。可是,他們對奧莎·強生的認識並不夠深,3個月之後,她就坐著輪椅,在一大群人的麵前發表演說。事實上,在那段時間裏,她發表過100多次演說。都是坐著輪椅去的。當有人問她為什麼這樣做的時候,她回答說:“我之所以這樣做,是讓我沒有時間去悲傷和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