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改掉壞毛病(2)(1 / 3)

患了抑鬱症,應當想方設法使自己高興愉快起來。例如多參加文娛體育活動,從中獲得人生的樂趣,減輕抑鬱悲觀情緒。隻要一個人融人集體之中,就能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同時也體會到自己作為集體一員的力量。這樣就可以增強自己生活的信心,減輕情緒上的抑鬱。

消除失落感

有的人整天情緒低落,時間長了,就會變得性格孤僻。這不但對人的健康極為不利,容易加速衰老,也使親屬和周圍朋友不好接近。這樣,就使人更加孤獨寂寞。為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就得從防止低落心理做起。從自身方麵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努力:

1、向充滿希望的方向邁進。

從原來有技能特長和健康狀況出發,自覺地適應社會需要,不計較工作報酬,誌在發揮作用,為社會多作貢獻,使生活過得更有意義。這樣的人,也會受到社會的歡迎。對人自身來說,重新生活在集體之中,必將生活得更充實快樂。

2、自盡量豐富生活內容。

由於工作繁忙,無暇顧及自己的興趣愛好。這就要擠出閑暇的時間,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滿足自己各方麵的愛好。如釣魚、養花、音樂、戲劇和攝影、下棋等等,以豐富精神和文化生活。

3、自擴大生活麵。

適時地探親訪友。與老友親朋談談心裏話,既可聯絡感情,又可抒發情懷。還可以參加住所附近的社會活動。包括街道、居委組織的各種活動。如俱樂部、活動室、讀書會等,這不僅可以學到新的知識,而且擴大了接觸麵,很快融人新集體裏。那裏有許多來自各方麵的同齡人,有共同的話題和生活節奏,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歡樂。

改變急躁的脾氣

要改變脾氣急躁,就要找出急躁的原因。脾氣急躁的人不理解事物的發展有其客觀規律,單憑主觀願望急於求成,這是急躁的重要原因。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要求別人的想法、情緒和行為完全符合自己的願望,一旦發現別人不順自己心意,就會勃然大怒。很明顯,這種想法是非理性的,也是很不公正的。正像自己不樂意受別人支配一樣,別人也喜歡按自己的意願辦事。如果從內心上承認他人和自己不同,他人有權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行事,就會學到一種寬容的態度。因此,想改變自己急躁脾氣的人,要經常向自己灌輸“三思而行”、“不強加於人”的信念,堅持寬容忍讓的精神,以珍愛友誼的態度和他人交往。

克服偏激急躁

偏激就是個人主張超出適當的程度。偏激心理可理解為盲目自信或主觀偏執而導致情緒急躁的一種心理狀態。急躁是偏激心理的一種反映形式。偏激的人一般遇事急躁、沉不住氣。偏激心理的主要表現為:

一是看形勢“一團漆黑”;

―是在是非麵則感情用事,不是肯定一切就是否定一切;

三是處理問題易走兩個極端,不是左,就是右。

年輕人由於心理上完全成熟,偏激心理較成年人更為嚴重,主要表現在:情緒易激動;行為易盲從;處理問題難以把握分寸;遇到刺激易失去控製能力。如何消除偏激心理呢?有以下幾點供參考:

1、克服偏見。

思想偏激的人容易用主觀理想來認識客觀現實。因此,要克服偏激,首先要客觀地分析處理問題。其次,要善於體諒他人的處境和困難。另外,看問題不能把自己當做局外人,而要用辯證的觀點去全麵、客觀地分析。既要看到問題,還要看到成績;既要看到正麵,又要看到反麵,並以主人翁的姿態,投身到改革的實踐中去。

2、冷靜行事。

偏激急躁的人容易出現行為偏差,把好事辦壞。如果知道自己有思想偏激,就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遇事要提醒自己冷靜、沉著,不要急於做出反應。如果對事物有看法,一定要注意場合、對象和分寸,否則就與自己原有的動機相悖,帶來消極的效果,還會帶來是非,影響人們之間的關係。

3、學會等待。

偏激急躁的人,往往盲目而行,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等待。因為解決問題總是要等一定的主客觀條件都成熟時,才能再行事。強者既有意誌,又能等待時機。

4、善於自我調節。

克服偏激急躁的毛病,還要善於自我調節不良的情緒。調節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的方法是:

(1)要培養樂觀向上的精神,不要為眼前的成績得意忘形,更不要因小事而動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