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並購後品牌微觀運作層麵主要是對並購後各品牌自身運作模式的研究。並購後各品牌的生態價值最終依賴於顧客及公眾的認可及其所帶來的品牌拓展與擴張來實現,並在品牌拓展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和充實決定自身品牌個性的品牌基因。基於此,本書認為,基於品牌運作層麵的微觀運作模式是品牌演進的自動力源,它是通過對企業並購後品牌自身基因規劃、實現品牌擴散和擴張組成的自循環係統。
一、並購後品牌基因規劃
生態品牌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企業並購後品牌整合中單一品牌麵對的對象不僅有最終消費者,還要麵對並購後的員工、並購後企業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品牌基因規劃的實質就是分析上述各群體對品牌的認識和期望、凝煉出能夠得到各利益相關者認同的共同的品牌價值觀體係,從而體現並購後企業的品牌個性。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消費者驅動力是企業並購後品牌運作的關鍵因素
對於消費者而言,品牌反映了消費者在其生活中對產品和服務的感受,這種感受包括消費者使用或享受某一特定產品或服務時產生的信任、相關性和意義。從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角度分析,消費者對品牌由知曉到認同,再到關聯,直至歸屬,是一個由淺入深,呈階梯式遞進的過程。這一過程體現了消費者對品牌的感覺效應由物質向情感的轉變,而品牌的消費者驅動力是促進這種轉變形成的關鍵因素。
2.員工驅動力是企業並購後品牌運作成功的內部必要條件
品牌對象由市場外部向企業內部的延伸是品牌生態觀的顯著特征,使得員工成為品牌生態係統形成和運作的內部驅動力量。品牌的員工驅動力反映員工對品牌的期望和要求。換言之,員工對自己成長的要求和對利益的期望是員工驅動力的集中體現。這種對成長的要求反映了員工作為生態細胞對自身演進的內在需求,對利益的期望則是其生存的保證和演進的基礎。品牌對員工的凝聚力是員工驅動力的外在表現形式。
3.企業驅動力是並購後品牌運作成功的物質基礎
並購後品牌建設不僅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是推動企業高速度、高效率、低風險、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同時品牌本身也需要企業強有力的支持,否則品牌建設寸步難行。品牌的企業驅動力主要來源於企業的核心能力,進而體現在企業的生產運作、市場營銷、技術研發等各個方麵。資源充裕、技術創新、管理協調統一是企業核心能力形成的基礎。品牌的企業驅動力分析必須建立在對企業資源、能力客觀分析評價的基礎之上。
4.利益相關者驅動力是企業並購後品牌運作成功的外部支撐條件
企業並購後品牌生態係統中的各利益相關者是品牌生態係統的組成部分,是影響並購後品牌基因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基於品牌生態觀的品牌基因規劃必須考慮相關利益群體對品牌的期望與要求。相關利益群體驅動力分析的目的在於揭示各種品牌關係下,供應商、分銷商、代理商、政府、科研院所及公眾等社會組織對從生態係統演進過程中獲得利益的期望,這些期望共同影響著品牌生態係統的和諧與穩定,因而是品牌基因規劃考慮範圍的重要內容。
二、並購後的品牌擴張
企業並購行為越來越成為品牌優勢擴張和轉移的重要途徑,但更為重要的是,在企業並購中,並購企業通過轉移自己的品牌優勢,可以極大地提高被並購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經濟效益,從而提高企業並購績效,我們稱這種效應為並購中的品牌擴張效應[11]。
(一)企業並購後品牌整合中的品牌擴張效應
企業並購後品牌整合最終目的是通過整合後的品牌這一無形資產的運作實現品牌價值的提升和企業的發展,即實現品牌的擴張。品牌擴張不僅可以豐富自身的品牌內涵,實現品牌進化,還可以帶動並購後整個品牌生態係統的引進。但實現並購後品牌擴張必須以生態觀念為指導,結合並購後品牌整合的係統特征,保證企業並購後品牌生態係統的和諧發展與演進。
企業並購中的品牌擴張效應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麵[11]:(1)依托名牌及其營銷網絡和售後服務體係,可以迅速提高被並購企業所生產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銷售業績,這一點在企業並購效應中是最明顯的。(2)通過向被並購企業員工灌輸名牌文化,可以顯著提高其名牌意識和自身素質,促進企業改進經營管理,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吸引力。(3)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張,企業可以有更大的實力進行技術開發、廣告宣傳,建立更為完善的營銷和服務網絡,這些活動都進一步擴大了品牌的市場影響,並增強了品牌的價值和競爭優勢。即品牌發展和企業規模擴張是一個互動過程。(4)以品牌作價投資,可以減少現金和股息支出。從而有效地降低並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