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企業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的開放性和非線性分析(1 / 2)

一、企業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的非線性分析

(一)係統開放性原理

開放是係統自組織的必要條件。係統與外界聯係的程度可以用熵增原理來表示。熵增原理為係統演化的方向和過程提供了一個科學的判據。在開放係統中,係統熵的變化dS,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部分是係統內部產生的熵,記作diS。由於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作用,這個內部熵總是增大的,即diS>0。另一個部分是從外界環境中輸入的熵,記作deS。它可大、可小。這就是說開放係統的熵dS=deS+diS。如果dS為負值,即dS

diS,這裏deS是負熵。一個係統如果是封閉的,就會很快耗盡它的自由能,達到熱動力學平衡(themodynamics equilibrium)的“熱死”狀態,即最大熵狀態。因此,由環境向一個係統輸入自由能(即能做功的能量)或簡化地說輸入能量,就等於向這個係統輸入負熵,使它離開熱平衡態。這裏並沒有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因為係統——環境的大係統,熵還是增加的[91]。

(二)企業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開放性形成機理

企業耗散結構隻有在開放係統中才能形成。並購是企業係統適應環境並與外界環境發生物質、能量交換的一種方式,也是打破封閉,建立開放係統的重要手段[92]。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是與所處環境緊密聯係的,它需要從外界獲取技術、人才、資金、市場、管理等要素,還需要不斷地從市場中獲取反饋信息,以提升並購後品牌競爭力。通過並購企業吸納能與企業產生協同效應、提高競爭力的良性事物,即人力資源、資本、技術、市場乃至信息,但同時也從外界環境輸入了不適應因素,導致企業係統無序。因此,並購將促使企業形成或維持開放係統。不同的並購形式,其開放程度不同,交換的能量不同,輸入不適應因素也不同,導致企業混亂度(熵)的大小不同。

並購後的品牌整合係統也是一個開放係統,通過諸如零售商的品牌支持、企業外部的營銷推廣、政府的適當宏觀支持等負熵流的增加,使並購後企業從最初並購的無序走向新的有序。品牌產品及品牌擁有企業形成複雜的品牌係統,生活在經濟、社會和競爭形成的生態環境中、與相關環境共同組成具有極其複雜的係統行為的品牌生態係統[80]。品牌生存於市場生態係統之中,並購後品牌整合就是在這個市場生態係統中進行的。在品牌整合過程中不斷和品牌所處的大環境係統之間通過可滲透邊界進行一定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雙向交換,優化各構成要素以減少熵值,減少係統內部的不確定性,促進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的發展和進化。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運行、發展和進化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與外部環節發生著廣泛而密切的聯係,總是在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進行的;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在演化過程中能夠通過自我調節向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的方向發展進化。眾多國際著名品牌都認為,衡量一個品牌在行業中是否處於領導地位的標準之一,就是看該品牌是開放運營還是封閉式運營。

二、企業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的非線性分析

(一)線性與非線性的內涵

係統內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一般可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線性相互作用,一種是非線性相互作用。線性相互作用的特點是具有疊加性,即總的相互作用是每個小的相互作用之和,在性質上、行為上完全相同[66]。由於線性疊加,整體等於部分和,無序的組成元素便形成不了有序的結構,而已有的結構與模式由於線性關係也提高不到有序的有組織的關係,這是不能自組織的[93]。非線性相互作用與之不同,其最大特點是具有相幹性。即對象之間存在的相互作用不是簡單地從數量上疊加,而是相互製約、相互耦合形成一種在整體上完全不同於各部分,嶄新的整體效應。組織從無序向有序發展並使係統重新穩定到新的平衡狀態,必須通過係統組織內部構成要素非線性相互作用來完成,正是這種非線性相互作用,係統才能在一定條件下使微小的漲落不斷放大,成為引起係統相變的巨漲落,促使係統從某無序狀態變為有序狀態。即當係統遠離平衡態並進入非線性區後,係統各要素可能產生耦合和循環催化的非線性作用,為係統自組織提供動力機製。

(二)企業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非線性形成機理

1.並購後品牌整合係統各要素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

自組織之所以能夠發生,是因為係統的元素之間以及元素與結構之間存在著一種非線性關係或非線性的相互作用。一般軍隊的戰鬥力與士兵數量成比例的線性關係,但是一個軍師的空城計便不費一兵一卒,隻有諸葛亮一兩個人輕搖鵝毛扇便可以擊退敵人千軍萬馬,這就是一個戰略策略的非線性結構。在生態係統中,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係統內一個小小的外來物種的入侵就會導致整個生態係統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正因為這種非線性的相互作用,才演出了一幕一幕複雜多變的自組織構型來。